中國語文教材「大換血」! 文言文比例飆升背後,是中華民族自信心的強勢復甦!

2021-02-23 礪劍

據新華社8月17日報導:

今年9月份,中國新一批入學的中小學生將迎來新版「教育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

要換教材了?

據悉,此次投入使用的新教材,是2012年3月開始啟動的「新教材編寫計劃」歷時五年的編寫工作成果!該教材在今年投入使用之後,將統一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改革前後教材對比

同時,這也是自上世紀20年代以來,中國推廣白話文之後的百年間,語文教材的第七次「大換血」,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教材編寫中,古詩詞等「文言文」比例再次得到了大幅度增長!與上一版的教材想比,增幅高達80%!佔據了課文總數的20%還多!

毫無疑問,在經過改革的新教材中,「文言文」如今已經佔據了絕對的份量!毫無疑問,如今經過改革的中國語文教材,相比較於曾經那種,滿篇幅都充斥著外國所謂的「大文豪」的詩詞文章,抑或是無數中國人杜撰的旨在稱頌國外美德的「心靈雞湯」故事,將有著本質的區別!


教材中虛構的故事——愛迪生救媽媽

或許有人會說,如此大費周章的「改革」語文教材,政府教育機構到底是為了什麼?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是否應該捫心自問一下,我們是哪國人?這個問題很簡單:我們是中國人!

而中國又為何能夠被稱之為「中國」?

回顧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早已物是人非,古巴比倫人還在,可是魂丟了。印度?除了一張只知道吃飯的嘴,他們可還說的出來一句古印度的典故?還是能夠寫的出來一個古印度的文字?

但是,在幾千年的歲月中,中國卻始終能夠屹立不倒直到今天!

難道是因為沒有外敵?可是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我們可是送走了一個又一個的敵人:

鬼方、西戎、義渠、匈奴、吐火羅、鮮卑、柔然..


迥異於世界的文字系統,早在三千年前便已經高達5000餘字!而今天世界上所謂的「紳士」們,那個時候還不知道窩在哪個山洞中茹毛飲血。

這是只屬於中國人的驕傲和高貴!而這一切,都是以「文字」作為載體的,文字在不斷地簡化,但是語法系統卻在不斷地完善,作為中國歷史上存在時間最長的「語法系統」,「文言文」對於中華民族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甚至我們可以這樣說,我們的大部分歷史,就是承載在「文言文」之上的!

所以,語文教材大篇幅的加入「文言文」課文,還能夠被稱之為「大費周章」嗎?真的難以想像,如果「文言文」都沒有學習的必要,我們的語文課程中,還有哪樣是有學習的必要的!


要知道,在今人看來略顯晦澀精煉的詞句中,蘊藏的,可是中華民族的魂魄精髓啊!

當然,值得高興的是,此次語文教材中大篇幅的加入「文言文」,除了表現出中國教育系統對於傳統中華魂魄傳承的決心之外,更多的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心的重新恢復!


毫不諱言,在過去的一百餘年來,中國的教育工作者,向來都是缺乏「文化自信心」的!

原因是及其複雜的,但是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因為國家實力的弱小,導致中國的傳統國學,也順帶變作了「矮子」!

曾幾何時,中華文字被西方列強稱作「落後」的象形文字!

曾幾何時,西方的學者人為的牽強劃分出了「拼音文字第一、表意文字第二、象形文字落後」的文字等級制度!

曾幾何時,就連我們國家自己的學者都在大聲疾呼,「漢字不除,中國必亡」,「文言文是封建糟粕」.

新文化運動中旨在廢除漢字的「拉丁文」課本

那個時代,中國被打趴了,連帶中國人也跪了下來.

可是,當我們細心觀察對比後,我們才會發現!縱觀世界各國文字、語法明明咱們中國的才是最為優秀的啊!在粗鄙、淺陋的西方語言體系對比下,漢語言愈加顯得光輝壯麗!


其實我們早都發現了,可是就是不敢說啊.

沒自信啊!不自信啊!普希金的詩詞,就一定是最有底蘊的、泰戈爾的詩歌,多美啊,簡直就是天籟,如果我們有一點稍微不好的質疑,一定會遭到老師和同學們的集體恥笑:沒品味!

好吧,我沒有品位

可是,為何我總是會感慨於李白的瀟灑,為何我總是會痛心於杜甫的憂思,為何在辛棄疾的詞中,即使已經過了幾百年!我依舊熱血豪邁,激蕩難平!

現在,我知道了!這就是民族的傳承!這就是中華魂魄的傳承!

很慶幸,今天的中國人,真正的站了起來了!很慶幸,今天的中國學生,再也不需要將「白」的,硬要說成「黑」的了!

我們,中國人!也將吟唱著我們自己的詩詞,昂首前行在我們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道路上!

相關焦點

  • 語文教材「大換血」:文言文比例飆升!
    語文教材「大換血」:文言文比例飆升!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年9月份,中國新一批入學的中小學生將迎來新版
  • 中國語文教材今秋第七次「大換血」 文言文比例飆升
    據新華社8月17日報導,今年9月份,中國新一批入學的中小學生將迎來新版「教育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這是白話文興起後,中國語文教材的第七次「大換血」。 新版「部編本」教材編寫從2012年3月啟動,歷時四年,於2016年獲批准投入使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去年新教材在一年級和七年級中發行並投入使用,新教材在一年級投入使用範圍達50%,七年級約60%。
  • 中小學語文教材第七次「大換血」 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
    浙江在線杭州8月17日訊(浙江在線編輯 馮一倫)今年9月份,中國新一批入學的中小學生將迎來新版「教育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這是白話文興起後,中國語文教材的第七次「大換血」。  此次教材改版,將換掉了約40%的課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學6個年級,古詩文總數增幅高達80%。
  • 教材文言文比例飆升 網民:外國人都學 國人為啥不?
    今年9月份,新一批入學的中小學生將迎來新版語文教材,其中最引人關注的變化是「文言文比例飆升」。對此,多數網民表示支持,認為能薰陶孩子的文化素養;也有人擔憂會增加孩子背誦的壓力。  @liu liu:文言文閱讀多一些,可以提高學生文字素養,同時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更深的理解。
  • 語文教材第七次大換血,前幾次的教訓不能忘記
    此次修訂有40%的課文被替換,古詩文比例大增。回顧語文教科書百年史,如此大規模課文替換,往往有著不同尋常的時代背景。第一次,20年代的小學國語教育,用白話文全面替換文言文中國現代語文教育,始於1905年的廢科舉興學堂,當時設立了「中國文學課」,教材課文大多是古代散文。
  • 中小學語文教材大幅增加古詩文比例 英語老師如何接招?
    此次教材改版,將換掉了約40%的課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佔比超過50%。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學6個年級,古詩/文總數增幅高達80%。初中3個年級,古詩/文總篇數也會相應提升,佔到了全部課文的51.7%。文言文是古代漢語書面語言,白話文則是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現代漢語書面語言。
  • 中小學語文教材大換血 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
    原標題:中小學語文教材大換血 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 中小學語文教材大換血
  • 降低「文言文」比例終未果 文教「去中國化」不得民心
    陳水扁執政時期,降低高中語文課綱中的文言文比例:高一由55%減為40%,高二由65%減為45%,高三由75%減為50%,而且語文授課時數也由每周五節縮減為四節。「文言文」生存空間被殘酷壓縮。最荒謬的是,選文由20篇降至10篇,並進行為期一周的網絡投票,竟有日本名不見經傳的「文言文」入選,而韓愈、歐陽修的作品卻落選。其實,「文言文」在大陸乃至世界,都混得風生水起。先看大陸,從9月1日開始,教育部新編語文教材較之以前的人教版,古詩文比例大幅增加。小學教材中,古詩文增幅高達80%,在全部課文的佔比為30%;而初中教材部分,古詩文在全部課文的佔比高達51.7%。
  • 降低"文言文"比例終未果 文教"去中國化"不得民心
    其實,「文言文」在大陸乃至世界,都混得風生水起。先看大陸,從9月1日開始,教育部新編語文教材較之以前的人教版,古詩文比例大幅增加。小學教材中,古詩文增幅高達80%,在全部課文的佔比為30%;而初中教材部分,古詩文在全部課文的佔比高達51.7%。  河南師範大學文學院語文課程與教法教研室耿紅衛教授對於教育部增加古詩文比例發表看法,他認為古文的名篇佳作,可以提高一代學子提高表達情思的語言能力。
  • 臺灣語文刪減文言文方案未通過 維持原來比例
    經過9小時討論,臺當局「教育部次長」林騰蛟(左)、「義務教育署署長」邱幹國舉行記者會,說明最終決議高中語文文言文比例訂為45%至55%,維持原案。(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9月1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當局「教育部」昨(10)日召開「課審會」審查12年義務教育高中語文課綱,經過9小時「馬拉松式」的審查,決議文言文比例維持原來臺當局教育研究院研修小組所提的45%至55%;至於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將不再限於四書,尚可包括五經或諸子百家等相關選文。
  • 臺灣新課綱草案擬降文言文比例引爭議
    中新社臺北8月29日電 近日,臺灣當局「教育部」主導的「課綱審議委員會」普通高中分組有委員建議,將文言文比例由草案的45%到55%,調降為上限30%,在島內引起廣泛關注。  據《聯合報》等臺媒報導,2019年度開始,韓愈《師說》、諸葛亮《出師表》、顧炎武《廉恥》等經典文章,恐將從臺灣高中語文教材中銷聲匿跡;「師道」、「忠君愛國」、「廉恥」的義理,不再是選文的標準。  臺當局前領導人馬英九29日以《古文與慈母》為題在臉書(Facebook)上發文,回憶與母親秦厚修比賽背誦古文《桃花源記》的過往。
  • 新編版教材 換掉40%的課文,大幅增加文言文比例
    但是,從小學高年級開始,很多家長發現,語文逐漸成了拉分最厲害的科目。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新教改之後,數學越來越簡單,而語文差異化越來越大,語文逐漸取代了數學在以往考試中的地位。而此次教改最大的特點是:換掉了原人教版近40%的課文內容,大幅增加了文言文比例。
  • 各地語文教材大「換血」 課本刪除魯迅經典文章
    「阿Q」是不少網友對語文課本的深刻回憶。魯迅教科書作品選擇爭議不斷 "戰士思想"如何傳承9月6日,編劇劉毅發帖稱,「開學了,各地教材大換血」——他列舉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課文,比如《孔雀東南飛》、《藥》、《阿Q正傳》、《記念劉和珍君》、《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壯士》、《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朱德的扁擔》等。其中涉及魯迅的作品多篇,因此劉毅稱之為「魯迅大撤退」。
  • 大陸語文教材大幅增加古文比例 臺當局卻在拼命刪
    海外網8月29日電 從這個學期開始,陪伴許多80、90小夥伴兒成長的人教版語文教材就要退出歷史舞臺了。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統一組織新編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將於9月1日在全國投入使用。教育部新編語文教材較之以前的人教版,古詩文比例大幅增加。
  • 小學語文又加碼!古文比例又上升,打好文言文基礎,妥妥加高分!
    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語文課上的《逍遙遊》《滕王閣序》文言文支配的恐懼嗎?真不明白,文言文這麼難,我們的孩子為什麼還要這麼費精費神的學習!根據教育部提出,預計今年將要大幅度增加文言文的比重,最終目標使文言文和現代文比重達到1:1。
  • 中小學9月起全面啟用統編版教材,與原教材有什麼區別
    圖:「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 語文教材百年來的第七次大換血,終於塵埃落定。 從2017年9月份開始,全國中小學語文教材將統一採用全新的「部編本」(由教育部直接編寫),語文教材「有限的多樣化時代」告終。
  • 教育部通知:語文教材大變動,古詩詞增加87%!一年級就有文言文
    教育部通知:教育教材大變動,古詩詞增加87%!一年級就有文言文!隨著時間的推移,距離高考也只有10天的時間了,不知道同學們是否準備好了呢?高考之後,又是一番新的人生旅途,挑戰和機遇也會隨之而來。新一年的招生計劃也陸陸續續開始了,不過2019秋季入學的學生,可謂是面臨了最強的挑戰。
  • 中國高中語文為何要學文言文?外媒:傳承中國文化
    參考消息網9月14日報導 外媒稱,日前,在臺灣各界的一致反對下,臺灣當局教育主管部門沒有按計劃調降臺灣高中語文課本中文言文所佔比重,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在9月10日決議,維持原課綱草案內容,將文言比例訂為45%至55%,必讀選文20篇。但高中課文中的文言文比例卻在幾次修訂以來,已從七成以上逐次降低。
  • [語文] 文言文穩中有變
    尋找教材與《課標》的結合點  2002年-2004年,上海市初中語文教學正處在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由一期課改向二期課改過渡。2002年8月市教委正式推出《上海市中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徵求意見稿)》,從2002學年起,上海部分學校的初中、高中階段的起始年級開始試用二期課改新教材,至2005年,試用新教材的學生將畢業參加升學考試,與此同時,新教材將在全市所有學校初中起始年級全面推開,原一期課改期間編寫的H版和S版語文教材將逐漸停止使用。
  • 臺當局削減高中教材文言文未果 「文化臺獨」不得人心
    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題:「文化臺獨」不得人心——評臺灣當局有意削減高中教材文言文比重未果新華社記者 查文曄臺當局教育部門10日開會審議新課綱內容,其中備受關注的高中語文課本文言文比例維持45%至55%不變,老祖宗傳下的中華文化經典暫時免遭劫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