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漲奶」是很常見的生理現象,寶媽做好準備可以有效預防。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生娃之前,大部分準媽都覺得順產應該是最疼的了,熬過「卸貨」,好日子就該來了,可往往當了母親之後才知道,自己太單純了,痛苦的日子還在後面。
比如生理性「漲奶」,就讓多少寶媽「痛不欲生」
記得表妹生下她們家小公主不久之後,就遭遇了「生理性漲奶」,那種體驗簡直痛不欲生。「胸部變得又大又沉,還很酸疼」。
當時初為人母的表妹不明就裡,還以為是自己的問題,特意諮詢了醫生,才明白是咋回事。
因為女性在分娩後,身體已經從之前的懷孕狀態進入了哺乳狀態,體內的多種激素水平會發生急劇的變化,乳腺部位會產生大量的乳汁,同時許多血液和淋巴液也會聚集於此。
最後的結果就是乳房變得又大又重,寶媽出現生理性漲奶。
這其實是一種很常見的生理現象,但卻能給寶媽帶來無盡的痛苦,有不少人都覺得漲奶的痛苦甚至超過分娩。之前章子怡在社交平臺上就明確發文表示過。
怎樣預防「生理性漲奶」?
生理性漲奶雖然痛苦,但也不意味著不能預防,主要在於寶媽和娃建立正確的哺乳關係。
1)及時開奶
最好在產後一小時之內,就讓寶媽開奶,給娃哺乳,這能很大程度上緩解「漲奶」。
2)別嘗試規律餵奶
哺乳初期,只要娃想吃,寶媽就及時給孩子餵奶,不要刻意規劃時間,那樣做沒有意義,也容易誘發「漲奶」。
3)隨時給娃餵奶
因為寶寶剛開始胃口很小,一次吃得也不多,因此只能通過高頻率的餵奶方式才能確保娃不被餓到,能夠吃飽。
每隔2-3個小時就餵一次是比較合適的,如果娃在睡眠,寶媽出現了漲奶的情況,也可以試著給娃喚醒,讓娃吃奶後再睡。
4)哺乳姿勢
正確的哺乳姿勢不僅能讓娃更舒服的吃奶,也能有效預防「漲奶」的發生。
已經「漲奶」了怎麼辦?
1)釋放多餘的乳汁
首先寶媽可以採用釋放乳汁的方式來緩解漲奶的痛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娃吃奶。
在給娃哺乳前先把內衣脫掉,內衣過緊也會導致漲奶,之後使用溫熱的毛巾熱敷乳房,使乳房放鬆,這樣對乳汁的分泌也更有利。注意毛巾的溫度別太高。
哺乳之前還可以輕輕的用手按摩乳房,以便刺激乳汁的分泌。如果這樣按摩後,給寶寶哺乳完了,還是存在一定的漲奶情況,也可以使用吸奶器進行吸奶。
使用吸奶器吸出多餘的部分的奶水即可,不建議全部吸空。
2)冷敷乳房
除了釋放乳汁之外,還可以採用冷敷的方式讓乳房「冷靜」下來,減少漲奶的程度。
寶媽在哺乳之後,可以使用在冰箱冷藏過的毛巾敷在乳房上,這樣可以使乳房有效降溫。減少乳房充盈、腫脹的情況。
不過具體的緩解程度和花的時間會因人而異,只要寶媽覺得乳房不是那麼腫脹就可以停止了。在兩次哺乳之間,寶媽可能還會出現乳房脹痛的情況,這時候只要繼續冷敷即可。
錦鯉媽咪有話說
除了正常的「漲奶」之外,還可能會存在一些特殊情況,比如漲奶的同時「副乳」也可能會跟著脹痛,情況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時候緩解方式仍然是冷敷為主。
有些嚴重的漲奶還會引發乳房腫塊、皮膚紅腫或者是乳腺炎的情況發生,此時單靠一些緩解方法就收效甚微了,需要及時就醫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