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區話題丨你怎麼看拿破崙家族的歷史地位?
溫斯頓-邱吉爾曾說,拿破崙是自愷撒以來歐洲最偉大的實幹家。對於國人來說,印象尤深的是他的那句話:中國是頭睡獅,當它醒來時,會震撼世界。
矮子、皇帝、暴發戶、天才軍事家……貼在拿破崙身上的有很多標籤,當這些標籤組合起來,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個寒微起步的野心家。但自他之後,他的家族位列歐洲最為顯赫的望族之一,與羅曼諾夫、哈布斯堡、溫莎等家族不相上下。波拿巴家族湧現出了兩個皇帝、三個國王、一個王后、兩個反叛的親王、美國的司法部長、「二戰」抵抗運動的英雄。身為波拿巴家族的族長、七個兄弟姐妹的「家長」、「 羅馬王」艾格隆的父親,拿破崙不僅是法國的領導者,更是一個家族的掌舵人,他如同一頭雄獅引領著整個家族攻城略地。
毋庸置疑,拿破崙是波拿巴家族最為高大的一尊圖騰,或許是因為他過於高大,讓其兄弟以下所有的家族成員都形同侏儒。迪士尼甚至在作品中調侃拿破崙和他的兄弟姐妹為「拿破崙和七個小矮人」。
不過,在法國歷史學家、拿破崙基金會資產主管皮埃爾·布朗達看來,質疑拿破崙一世的核心地位是荒謬的,但只關注他一人,同樣可笑。即使一個人物無比重要,如果只圍著他打轉,歷史還能成為歷史嗎?我們不應把拿破崙與他的家族割裂開來,沒有波拿巴家族就沒有拿破崙。反之亦然,沒有拿破崙,波拿巴家族也不會有日後的地位。
事實上,是整個波拿巴家族共同構成了一個整體,形成了一種穩定而有堅定目標的家族精神,也正是這種家族的精神造就了拿破崙。然而,自拿破崙悲劇般的傾覆之後,波拿巴家族並沒有煙消雲散,反而在泥濘中深深紮根,春風一拂,就憑藉好風,直上青雲,將自己徹底鞏固成了歐洲赫赫有名的望族。
作者:[法] 皮埃爾·布朗達(Pierre Branda)
譯者:蔣帆、胡詩韻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未讀 2019年10月
皮埃爾·布朗達的著作《拿破崙王朝:波拿巴家族300年》,通過波拿巴家族的17個成員其不可思議的命運故事,運用小說般的筆法再現了法國300年風雲變幻的歷史。《拿破崙王朝:波拿巴家族300年》是一部鮮活的法國史,也是一部千錘百鍊的治家立業典範,為讀者揭開波拿巴家族綿延300年的秘密。
自拿破崙的父親--夏爾·波拿巴為自己爭取來了貴族身份之後。作為科西嘉貴族議員代表,他得到了路易十六的召見,波拿巴家族由此得以打開了進入歐洲權力中心的大門。
在這之前,波拿巴家族在科西嘉島至少奮鬥了六世。這個強橫的家族以進取和冒險為家族精神,採取與貴族聯姻、圈地、經商等種種謀生和壯大家族的手段。為了獲得貴族血統的承認,拿破崙的祖父朱塞佩多次對一位名為菲利波·布拿巴爾特的司鐸苦苦相求。不堪其擾的司鐸最終出了一紙證明,證明布拿巴爾特家族(波拿巴家族的義大利起源)與科西嘉島上的波拿巴家族確有親緣關係,共同享用同一個貴族稱號,兩個家族的名稱同音同義。儘管滿紙胡言,但這還是使朱塞佩在1759年得到了渴望已久的貴族血統認證,為多年以後他的兒子夏爾成為法國第二等級的代表打下了基礎。
拿破崙一世的加冕
正是一代代積累地沉澱,使得波拿巴家族有了冒險的資本,最終在拿破崙時代一飛沖天。
然而,一個家族要想長久,離不開相互之間的扶持。波拿巴家族有一個原則,只要是家族裡的人,無論什麼情況下,互相援助都是第一位的。而自夏爾·波拿巴以來,波拿巴家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家立業的規範,成員之間有著設計明確的家族分工,就像企業,有人負責聯姻以爭取其他王室貴族的支持,有人負責拉攏和應對宗教勢力,有人負責通過經濟手段來為法國中央供血,等等。這套成熟的家族規範指引著波拿巴,令波拿巴家族在全歐洲忌憚和敵對的境況下,雖折戟,卻依然能蟄伏數年,再次絕地反擊。
自拿破崙登位後,他分封出去的兄弟姐妹都要為法國謀利,並在軍事上和經濟上支持法國的行動。每個單獨統治了一個地方的波拿巴族人,都會把法國大革命中誕生的法律和制度帶到新的國家。而每個家族成員,無論是男女,都通過與貴族的聯姻壯大家族勢力。波拿巴家族的利益因拿破崙而與法國的利益高度重合,二者互相成就。
熱羅姆-波拿巴
拿破崙曾對最小的弟弟熱羅姆說:「我希望你知道,茫茫大海中的這艘艦隊,必將是你的榮耀之路。我不反對年輕地死去,但不能碌碌無為地死去,不能不為國家效力,不能一生中不留下痕跡地死去,否則,那就不叫存在過。」在熱血而衝動的熱羅姆的直系後代裡,誕生了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就是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的司法部長,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創始人,人稱「查利」。
自滑鐵盧之役後,波拿巴家族並沒有銷聲匿跡,反而人才輩出。拿破崙的後輩裡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人物:「藝術女王」馬蒂爾德、「二戰」英雄路易·拿破崙親王、既是弗洛伊德的救命恩人又是女性主義先驅的瑪麗·波拿巴……這個家族不僅對法國有著深遠的影響,在義大利、德國、荷蘭、英國、西班牙、美國甚至俄羅斯,都留下了無數的傳奇故事。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波拿巴因馳騁歐洲而崛起,這是一個家族的契機,因輝煌的過去而不甘失敗,也是一個家族不屈的靈魂。最終,因對腳下的土地愛得深沉,在「二戰」中,路易·拿破崙親王選擇成就法國的獨立,而非個人功業。於是,一個家族從血脈變成一種精神圖騰與文化。
「二戰」英雄路易-拿破崙親王
有時,我們會問自己,生命無非百年時光,功業金錢我們帶不走,親情愛情也無法將我們留下,那麼最終,我到底如何存在?
我的家族延續我的血脈,我的後來者傳揚我的精神。
拿破崙基金會官方認證,
波拿巴家族300年興衰史群體傳記,
拿破崙基金會主管15年潛心研究,
揭秘波拿巴家族17個叛逆成員的榮耀歷史
以及波拿巴家族綿延300年的秘密
作者:[法] 皮埃爾·布朗達(Pierre Branda)
譯者:蔣帆、胡詩韻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未讀 201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