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除認識上的誤區
為什麼許多想提高當眾演講水平的朋友,看了許多書,費了許多力,下了許多工夫,長期以來卻不能如願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要走出當眾演講認識上的「兩大誤區」。走出認識上的「兩大誤區」
誤區之一:口才是遺傳的
從某種程度上說,口才有一定的遺傳因素,但不是絕對的。通常口才方面有一定天賦的朋友,如果後天不積極地有意識練習,在一些小場合還能湊合說幾句;遇到大場合正式講話,僅憑天賦要想說得好,是不可能的。與此相反,天生口才不好的朋友,如果後天主觀努力,加上練習有方,能說會道不是夢!
誤區之二:看書就可以了
想提高自己當眾演講水平的朋友,通常是到書店購買有關口才方面的書,回到家裡像看其他書一樣閱讀。自認為只要了解了書裡面的技巧和方法就可以了。其實這是認識上的又一大誤區。當眾演講不是一門知識,從實用角度說,當眾演講是一門技能;從更高的一個層次說,當眾演講又是一門藝術。技能和藝術的獲得需要大量的練習。就像騎車、遊泳、駕車一樣,如果騎車僅弄懂它的平衡原理和騎車要領,而不進行騎車練習;遊泳僅明白了遊泳的相關知識點,而不親自下水去遊;駕車僅知道了駕駛汽車的交通規則和駕車技術,而不去摸方向盤,親自駕車學練,試想,能掌握這些技能嗎?
二、客觀看待緊張心理
絕大多數的演講者在演講中都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伴有緊張感,古今中外,許多著名的語言大師,如林肯、田中角榮、邱吉爾,他們的第一次演講都是因緊張而以失敗告終的。對此,演講者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明確告訴自己:演講的緊張心理的產生是必然的.....
1、演講時產生緊張心理的表現
演講時產生怯場緊張的心理,是任何演講者都有過的體驗。世上沒有一個成功的演講者在演講時一點都不緊張的,只是他們善於把緊張的程度控制在最小的範圍之內,至於初上講臺的人,怯場更是無可避免的。面對聽眾他們常常精神緊張,手足無措,四肢冰冷,頭冒虛汗,張口結舌,語無倫次,甚至頭腦一片空白,無法繼續講話,總之,就是言語表達失控。
2、演講時產生緊張的心理的原因
美國散文家及詩人愛默森說過:「恐懼較之世上任何事物更能擊潰人類。」80年代,美國曾進行過這樣一次有趣的試驗,其題目是:「你最害怕的是什麼?」測驗的結果竟然是「死亡」屈居第二,而「當眾演講」卻赫然名列榜首。可見,演講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那麼,造成這種恐懼的原因有哪些呢?
1.身體狀況不佳
2.思想認識方面造成的自卑心理
3.不習慣當眾說話
4.缺乏必要的準備
三、系統訓練學習克服緊張
當中演講還會面臨一個十分難以解決的問題,那就是當眾講話的緊張心理。如何克服這種緊張的心理呢?
1、模仿學習。在平時看電視或日常的生活中,可以仔細觀察他人在與人接觸時,在言語、表情、手勢等方面的運用,模仿他人是如何待人接物的,從而增加自我的人際交往技能。
2、做好充分的準備。要知道自己想要表達的重點是什麼,把表達內容理清條理,講話前自己先經過反覆訓練,不去想會達到什麼樣的效果,只要一篇文章讀上8遍以上,你的表達就會輕鬆流暢。
3、掌握講話的方法。很多時候大家不是無話可說,而是有話不知道怎麼去說,造成的結果是說了半天別人也聽不明白或者是乾脆就不說了,時間久了,就會出現講話恐懼症,造成一講話就緊張,心跳加速,手心出汗。不僅影響講話的狀態,產生不好的效果,還會嚴重打擊自信。
4、降低心理預期,不過分在意自己的表現。人們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都希望給對方留下好印象,把自己的缺點隱藏起來。然而,這種期望值過高,就會很在意自己的表現是否完美、出色,因而造成緊張情緒。當我們不苛求自己能讓人人滿意,能容忍自己在人際交往中出現的失誤或失態,不去過分在意自己的表現,而是追求自自然然地與人交往時,緊張情緒自然不會發生了。
5、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其實有時候自己的舉動別人根本就不會特別注意,而你卻為此揣揣不安了半天。要認識到別人對你的看法,其實對你來講並不重要,別人的譏笑或不屑是因為他們不了解你,你不需為此負責,你也不需向他們做任何解釋。要對自己負責,當你為了取悅他人而做出違背你本意的選擇,那麼所產生的後果是要由你自己來承擔的,別人是沒辦法幫助你的。學會原諒自己,自己做決定,自己承擔後果是敢於負責任的表現。
6、尋找和諧的講話氛圍。很多人在眾人面前不敢表達,是由於缺乏自信。總是擔心別人會嘲笑自己,於是就儘量減少當眾演講的機會,要想提高自信心就要儘量減少對自己的否定性評價,增加肯定性評價,如「我現在的自我狀態不錯」、「我做得很棒」、「別人不會看不起我」;另外還要多參與那些容易成功的活動或社交場合,當你的周圍都是肯定和讚賞的目光時,你就獲得了最大的信心支撐,通過多次的鍛鍊,你的自信心就會越來越強。
7、放鬆的方法。深呼吸是最簡便的放鬆法,當自己在社交場合感覺緊張時,可以暫且找一個不引人注目的角落,有規律地作幾次深慢呼吸,同時在心裡默念:放鬆、放鬆。第二种放松的方法是「想像性放鬆法」,平時想像自己進入了在最容易放鬆的情境,如在幽靜的公園裡散步、或在溫暖的沙灘上曬太陽、或在草原,每天練習幾次,想像得越逼真、越鮮明越好。當你以後在社交場合中感覺緊張時,便可想像經多次練習的情景,以達到放鬆的狀態。
8、用好「一分鐘超覺靜思法」。這是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川火田愛義博士研究出來的應付緊張心理的有效方法,做法是:上臺講話前,以一分鐘時間靜坐,全身放鬆,坐端正。要從頭、頸、肩、背、腰、腹,直到大腿、小腿,逐項檢查,全部放鬆,雙眼微閉,兩手搭在腹前,輕慢細長地做腹式呼吸。頭腦中只想著呼吸,數呼吸的次數,別的一概不想。數10至14次,一般就有一分鐘。然後,輕輕睜開雙眼,就會感到情緒鎮定,頭腦清晰,為上臺講話成功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