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晚上,你的朋友圈是不是也被「紅包照片」刷屏了?幾乎是一瞬間,朋友圈內鋪天蓋地都是打了「馬賽克」的照片,而想看到照片「真容」,則需要給該朋友發紅包。這個帶有強烈狂歡色彩的功能一出現,頓時引發了不少爭議。有的人玩得不亦樂乎,也有的人對其頗多道德指摘和吐槽。
有人說,這等於赤裸裸地在藉助人們的「窺私癖」賺錢,是一種徹頭徹尾的投機行為。筆者卻不以為然,既然是朋友圈,其中自然大部分是同學、同事、家人和朋友。沒人逼著你一定要花錢去看他們的照片,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罷了。你想看的照片的主人絕對不會是無關的路人甲,既然你肯付紅包,自然是覺得值得一看,又有什麼可抱怨的呢?既然明知這是遊戲,就該有點娛樂精神,動不動就扣大帽子就顯得太無趣了吧?
還有人說,這是變相地歧視窮人,讓沒錢的人都沒「資格」看朋友圈了,是腐朽墮落思想的狂歡,是拜金主義的反攻倒算。這更是無稽之談,一場遊戲而已,何必動輒上升到道德層面,甚至拿意識形態和階級矛盾說事?願意攙和的就攙和一下,不願意攙和的就圍觀看看熱鬧,有點幽默感好不好?君不見由此引發的一系列新創作的「表情包」和「精彩段子」,這不正是網際網路文化的一大財富嗎?
網際網路是開放的,是包容的,只要沒觸犯相關法律法規,沒違背社會公序良俗,沒造成對廣大網民的情感傷害,我們就應該以更健康陽光的心態去面對諸多新生事物。遙想當年微信紅包剛面世時,也有不少人各種杞人憂天,結果怎麼樣?雖然也引發過一些社會問題和經濟類案件,但殺人之罪在人而不在菜刀,微信紅包已然成為許多網民網際網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紅包文化也成為網際網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坦白說,別看紅包照片昨天刷了屏,登了熱搜榜,但從一個網際網路從業人員的角度來看,它註定是曇花一現的。但不管怎麼說,這並不影響我們在短短幾個小時內玩得很開心,這已然是它的一大功勞。玩過之後,大夥開懷一笑,然後該幹嘛幹嘛去,這不是蠻好的嗎?千萬別動不動上綱上線給自己和其他網民找不痛快了,好不?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