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6G備選方案!太赫茲還能透視皮膚結構,診斷癌症擴散情況

2020-12-13 騰訊網

近日,一項來自華威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CUHK)的研究成果表明,利用一種被稱為T射線的輻射來分析皮膚結構的新方法,可以比目前其他方案更詳細地了解皮膚區域的結構和水合程度,從而幫助改進溼疹、銀屑病和皮膚癌等皮膚病的診斷和治療。

太赫茲輻射是指頻率從0.37THz到10THz,波長介於無線波中的毫米波與紅外線之間電磁輻射區域,所產生的T射線在物體成象、醫療診斷、環境檢測、通訊等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常見的x光可以穿透許多常見的材料,如塑料、陶瓷和衣服,使它們在非侵入性檢查中具有潛在的用途。T射線的低能光子也是非電離的,這使得它們在生物環境中非常安全,包括安全和醫療篩查。

由於傳播得更深的T射線衰減得太多,因此只有在反射回來之前穿過皮膚外層(角質層和表皮)的T射線才能被檢測到,這使得x光成像成為監測這些最外層的潛在有效方法。

為了測試這一點,太赫茲光通過稜鏡聚焦到皮膚上,以將光線對準特定點位。根據皮膚的特性,反射回來的光線會略有不同,科學家則可以藉此比較光線進入皮膚前後的特性。

然而,由於標準的太赫茲反射光譜存在局限性,為了克服這種缺陷,此次研究人員使用了橢圓偏振術,這種方法包括在皮膚的同一區域以多個角度聚焦T射線。

實驗中,研究人員讓志願者在適應環境溫度和實驗室乾燥環境後,將手臂放在T射線設備的成像窗口上30分鐘。通過將皮膚貼在成像窗口的表面,阻止了水分從皮膚中逸出,這一過程被稱為阻塞。

隨後,研究人員在半小時內每兩分鐘進行四次相互成直角的測量,這樣他們就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監測阻塞的影響。因為T射線對水特別敏感,所以當水在皮膚中積累時,差異會特別明顯。

實驗結果表明,使用橢圓偏振術可以精確地計算皮膚的折射率(決定光線通過皮膚的速度),該折射率是在兩個方向上以直角測量的。

這些折射率之間的差異被稱為雙折射,這是第一次在體內測量人體皮膚的太赫茲雙折射。這些屬性可以提供皮膚中含水量等有價值的信息,並能夠計算皮膚厚度。

水合皮膚和脫水皮膚會有不同的折射率。對於患有皮膚病的人來說,可以定量地了解患者皮膚的水合作用。同時,如果要為患有溼疹或銀屑病患者改進護膚品,就可以利用該技術對不同產品的皮膚改善情況進行定量評估,或者區分皮膚類型。

此外,該技術在癌症診治方面也有用武之地,在手術開始前可以使用太赫茲成像技術探測皮膚,以更好地了解腫瘤擴散的程度。皮膚癌會影響皮膚的特性,其中一些變化隱藏在皮膚之下,普通診斷無法察覺。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CUHK電子工程系博士後陳學全博士說:「眾所周知,x光對皮膚的水合程度很敏感。然而,我們的研究表明,角質層的細胞結構也對太赫茲反射做出反應。我們的技術使這種結構特性能夠被靈敏地探測,這提供了關於皮膚的全面信息,並且對皮膚診斷非常有用。」

研究人員表示,下一步的研究重點將著眼於改進儀器,並使其具備實際運用的功能。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

https://phys.org/news/2020-11-t-ray-technology-reveals-skin.html

https://www.techexplorist.com/t-ray-technology-analyzes-structure-skin/36400/

相關焦點

  • 太赫茲輻射射線技術:揭示了皮膚下的病變
    香港中文大學和英國華威大學的科學家表明,使用一種涉及分析從多個不同角度發射的太赫茲輻射射線的方法,他們可以對皮膚和皮膚區域的結構進行更詳細的描述,可以為科學家和臨床醫生提供一種表徵個人皮膚特性、協助管理和治療皮膚狀況的新工具。該研究成果論文發表在最近的《先進光子學研究》學報上。
  • 你的皮膚下面發生了什麼?T射線技術揭示皮膚結構
    ·威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的最新研究表明,太赫茲輻射或T射線可以揭示有關皮膚結構和乾燥的寶貴信息。· 可能是表徵皮膚溼疹和牛皮癬狀況的有用工具· 有潛力協助皮膚癌手術· 新方法使科學家能夠發現有關我們皮膚特徵的更多信息一種稱為T射線(太赫茲)的輻射技術來分析皮膚結構的新方法
  • 無輻射、非接觸、不停留的太赫茲安檢「神器」 了解一下?
    而是因為它太特別了——夾在微波和紅外線兩大電磁波之間,既不完全適合用光學理論來處理,也不完全適合微波的理論來研究。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進步,尤其是微加工、納米技術的發展,近20年來,制約太赫茲技術發展的瓶頸相繼被突破。於是,太赫茲技術得以橫空出世。一上來就讓人對其性能驚嘆不已。
  • 江蘇省舉行醫用診斷X射線空氣比釋動能(診斷水平)計量比對活動
    採集病史資料是診斷的必要手段。醫療檢測設備為疾病的診斷提供重要的依據。如超聲波診斷、X射線診斷、心電圖診斷、內窺鏡診斷、放射性核素診斷等。內窺鏡檢查所收集到的是有關深部腔、道情況的資料。日前,江蘇省37家法定計量技術機構參加了江蘇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組織開展醫用診斷X射線空氣比釋動能(診斷水平)計量比對活動。江蘇省計量科學研究院醫學所的工作人員本著科學準確的精神,積極吸取以往比對經驗,及時優化比對方案,各參比實驗室高度重視此次比對,嚴格按照比對方案開展比對工作。
  • 浙大科學家首次突破光學拓撲絕緣體研究,太赫茲互聯技術劍指6G
    Topology 原本是一個數學分支,其主要研究幾何圖形或空間、在連續變化下維持不變的性質,「莫比烏斯環」 就是一種很有意思的拓撲結構。光學拓撲絕緣體(PTI,Photonic Topological Insulators)是對電子拓撲絕緣體的模擬,最直接的性質就是作為光的 「絕緣體」—— 不透光,但是邊界卻可以導光,即可以支持一種表面波模式。
  • 太赫茲對人體的作用
    因此,可以發展一種利用太赫玆探測和幹預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過程的新理論和新技術,為當前重大疾病診斷、有效幹預提供先進的技術手段。國之源投資(海南)有限公司聯合江蘇太赫茲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鉑美薈健康管理機構,利用核心的太赫技術結合江蘇省東海縣特有的高純度水晶石,研發生產出了獨有的水晶能量管並同步推出家用太赫茲小神吹。
  • 查出癌症,除了化療,還能怎麼治療?癌症類型不同,治療方式不同
    人們知道的最多的癌症療法就是化療,但是因為化療本身很容易帶來副作用,影響患者受到化療的折磨,脫髮失眠等症狀也很折磨人。查出癌症,除了化療,還能怎麼治療?癌症的類型不同,治療的方式也不同。,腫瘤還在人體的某一個部位,沒有出現轉移和擴散,如果採用手術切除的治療方式,能夠最大程度上清除體內的癌細胞,降低癌症發展的風險。
  • 太赫茲有多牛?
    更重要的是,太赫茲安檢成像能做到解析度小於1釐米,即一個硬幣大小的物體都能被辨識。同時,太赫茲探測技術具有普適性,人體衣物內藏匿的陶瓷、液體、粉末、炸藥乃至體積較小的打火機都可以被太赫茲探測出其形狀與位置。當然,安檢還只是太赫茲技術應用領域的「冰山一角」。
  • 這些可能是癌症的症狀,你一定要了解
    據了解,趙忠祥先生在2019年底感到身體不適,就醫檢查,發現身患癌症,已經擴散。 說到癌症,很多人都害怕和這種疾病扯上關係,尤其是擴散後的癌症。癌症擴散意味著治療難度加大,治療將變得更加困難,即使治療,康復也可能不再樂觀,會給患者造成致命性傷害。
  • 多篇重要研究成果解讀癌症擴散研究新進展!
    通過對模型中的腫瘤細胞進行分析後,研究者Yu等人在細胞中鑑別出了特殊的調節性基因和蛋白,其能指揮癌症擴散到大腦中,為了驗證這一發現,研究者將人類腫瘤細胞注射到動物模型的血液中,正如預測的那樣,他們發現這些腫瘤細胞擴散到了模型的大腦中,對來自患者的腫瘤細胞進行分析或能幫助預測腫瘤細胞是否能擴散到患者的大腦中。【2】揭示促進癌症擴散的生存技能!
  • 癌症最怕轉移擴散?胃癌主要通過這4大途徑,早知早預防
    胃癌非常容易出現轉移情況,它的擴散方式有很多,所以會對其他的臟器造成較為明顯的損害,出現一些特殊的症狀,如果能夠及時的發現及時預防癌細胞擴散,能把危害降到最低。胃癌主要通過哪些方式擴散?胃底部未來癌症會沿著胃黏膜向上通過賁門部向血管內轉移,胃癌可以向下通過幽門部向下十二直腸擴散,如果腫瘤已經突破了漿膜層,會加大其他器官擴散,比如肝臟膽、胰、脾、肺的浸潤機會,出現一系列消化道以外的表現如脅肋部疼痛、黃疸、咳嗽、呼吸困難等。
  • 外陰黑色素瘤診斷與鑑別診斷
    Rafnarsson-Olding報導198例外陰黑色素瘤,34.8%者出現外陰出血症狀,28.3%有外陰包塊史,15.2%和13.6%患者分別感到外陰的瘙癢和燒灼刺激感,排尿不適和陰道排液分別佔12.1%和10.6%,潰瘍、疼痛、局部變黑等症狀出現比率不超過5%。   診斷:  1.臨床表現 根據黑色素瘤的病史、症狀和體徵,初步獲得外陰黑色素瘤的診斷並不困難。
  • 什麼是太赫茲技術?它有哪些解決方案及應用場景?
    Rb3EETC-電子工程專輯太赫茲產業是全球最具爆發力與競爭力的新興產業,2016~2022年期間,太赫茲技術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預計可達31.83%。目前可見已有近萬億市場有三個:太赫茲安檢技術預計國內市場潛力在100億元左右;太赫茲成像產品潛在的全球市場銷售額可達1000億元以上;中國食品安全監測領域分析儀器的潛在市場在 7450億元以上。
  • 北郵呂廷傑:太赫茲和空天網際網路都不是6G真正發展方向
    至於6G的方向,他認為美國強調的太赫茲會是6G的一個需要考慮的解決破題技術的方案,但不應該是6G的主要解決方案。在他看來,6G一定是解決5G的痛點,5G的應用還沒有出來,甚至有可能要5到7年才能大規模地湧現出來,因此是否需要用太赫茲這樣更高的頻段、更高的成本去解決網絡的速度問題還是未知數。6G的最大的應用、用點就是解決5G的痛點,而5G最大的痛點一定不是帶寬問題。
  • 癌症患者怕復發、轉移,收好3個建議,或能阻止癌細胞擴散
    很多癌症患者也表示,自己不怕癌症治療,就怕癌細胞復發、轉移,因為一旦癌細胞復發轉移,治療難度也會增大,實現治癒的可能性也就更小了。醫生建議癌症患者做好3件事,或能阻止癌細胞擴散。如果能夠注意到這種異樣,及時檢查,或許能發現癌症復發、轉移。而很多患者表示,自己並沒有出現什麼不舒服,也根本不想再踏進醫院一步。這樣的想法也很危險。因為經過研究後發現,癌症實際上是一種慢性疾病,很難根治。定期複查就顯得尤為重要。
  • 中國電科:研發中國自己的毫米波與太赫茲測試儀器
    他們,以中國電科「一五五三」發展戰略為指引,樹牢「四個意識」; 以「製造世界一流毫米波太赫茲測試儀器」為目標,堅定「四個自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肩負「國防、科技、電子信息」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堅持技術創新; 多年來致力於毫米波太赫茲信號發生、檢測技術的研究開發工作和毫米波太赫茲測試儀器及應用系統的設計研製工作;
  • 姚建銓院士:生物醫學亟待填補「太赫茲空隙」 —資訊—科學網
    ,逐漸成為物質結構探索、安全檢查和通信領域的研究熱點。   在日前舉行的香山科學會議第488次討論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姚建銓指出:「應加強太赫茲波領域中物理、生物學、醫學及材料學等學科的交叉融合,以推進太赫茲波在生物醫學領域的研究與應用。」   由於技術與材料所限,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科學家一直難以獲得頻率在0.1到10太赫茲之間的電磁波,即太赫茲波。
  • 男性經常忽視的5種癌症徵兆
    癌症徵兆1: 乳房腫塊  像大多數人一樣,你可能從未想過患乳腺癌的可能。雖然不常見,但男性患乳腺癌是可能的。  此外,美國癌症學會提供了一些應該引起注意的乳腺癌徵兆,包括男性以及女性的乳房。它們包括:乳房皮膚起皺紋、乳頭內陷、乳頭或乳房皮膚發紅或擴散、乳頭溢液。
  • 體內有癌,皮膚先知,皮膚若有這四種變化,很可能是癌症的信號
    醫生,我皮膚瘙癢已經整整三個月了,去很多醫院皮膚科都看了,可就是查不出病因。52歲的楊女士說到自己的皮膚頑疾,痛苦不堪。 醫生說,皮膚雖然位於身體的最外層,但是有時候也能反應內臟部位是否健康,很多癌症來臨的時候,可能皮膚會出現異常的變化,只是,很多時候這些變化被忽視了。
  • 3歲女孩被醫生診斷「便秘」後,竟死於「罕見癌症」……
    3歲的Aoife / EssexLive 從「便秘」到「癌症」,Aoife都經歷了什麼?此外,Eilish目前正在創建一個名為「 Aoife's Bubbles」的兒童生殖細胞腫瘤慈善機構,希望提高人們對這種罕見疾病的症狀、診斷和影響的認識,並儘可能教育和幫助更多的人。 什麼是生殖細胞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