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英UK | 不準講英語?哈羅公學那些不為人知的過去

2021-03-04 樹英學會ShuyingAcademy

原文:時代周報,細微處有修改

哈羅公學歷史中的英國私立學校興起

「不完美」的孩子未必不完美

在英國首都倫敦,偶然可以看到這麼一群年輕的男生,他們身穿雪白的襯衣,外著藏藍色的西裝外套,英俊瀟灑,自信十足。更引人注目的是人人頭上那頂帶著深藍絲帶的英式硬草帽(有時候會是黑禮服配英式高禮帽及手杖),這群孩子必定來自著名的Harrow School(哈羅公學)

作為英帝國黃金時代象徵的一個軟標誌—教育,倒是依舊聲名顯赫,吸引各國精英學子、王子皇孫、富家貴胄慕名而往。除了牛津、劍橋一類的傳統大學,很多人也把目光早早瞄向了如哈羅公學一類的「貴族」中學。因為一旦能夠成功入讀這類頂級學校,不但意味著獲得了進入牛津、劍橋等名校的敲門磚,也意味著自己的子女能夠接受最正統、全面的英式貴族教育,有望成為正宗的「英倫貴族」。

哈羅公學,是這類貴族學校中的佼佼者,英國貴族教育體系中的明珠。即使面臨數萬英鎊一年的高昂學費,世界各地的高淨值人士,依然想盡辦法讓自己的兒子戴上那頂哈羅草帽。對他們來說,或許只要哈羅公學願意接受,金錢不是問題。賦予哈羅公學神秘光環的,不僅有輝煌的歷史與傳統,也有大英帝國依舊耀眼的軟實力光芒。

有趣的是,哈羅公學的創始人,既不是聲名顯赫的公爵,也不是名留青史的主教。1572年,一名哈羅本地的富農,約翰·利昂從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那裡獲準在當地建立一所面向本地農民孩子的學校。作為代價,他出錢支付了兩名學生未來去牛津和兩名學生去劍橋學習的費用,並修築了連接倫敦和埃德加的公路。

儘管來讀書的都是本地教區的孩子,利昂還是制定了嚴格的規則,其中要求學校的校長必須由一位至少有20英鎊年收入、碩士學歷的人士擔任,副校長的要求則是15英鎊年收入和學士學歷。

除了每周四外,學生沒有玩樂的時間。出席教堂禮拜是必須的,過了一年級以後,就不允許再說英語了。當時哈羅公學的教學語言是拉丁語。違反規定的學生,將接受「適度疼痛」的體罰。

為了良好貫徹各種校規,哈羅公學初始設立了3個校監,其中兩個負責管教和懲罰學生,另外一個則負責監督其他兩位校監。

當時學生進入哈羅讀書是免費的,利昂資助本地的教育。家長只需要給學生準備墨水、紙張、筆、書本、蠟燭以及弓箭。在哈羅的早期歷史裡,射箭是必須和唯一的運動

這也體現了哈羅的英國本土色彩,在冷兵器時代,英格蘭以精良的弓箭手聞名,弓術是這個國家最重要的戰爭記憶。利昂還有規定,哈羅可以在收取合適學費並不影響本教區學生教育的情況下,接受外來的學生。

「哈羅仔」老照片

利昂一生都貢獻給了哈羅的教育,在他死後,留下兩種財產—哈羅公學和那條大道。為了紀念他,哈羅的學生直到今天都要在每年11月沿著歷史上那條大路跑上10公裡。

也因為利昂最初資助學生前往牛津和劍橋,哈羅從建校開始就和這兩所後來世界最知名的學府結下了不解之緣。「入哈羅、讀牛劍」成為公學的最大賣點。

哈羅的崛起開始於18世紀早期。由於當時另一所著名的伊頓公學被懷疑和託利黨人(即貴族派,現英國保守黨的前身)聯繫過多,得勢的輝格黨(改革派,現英國自由黨的前身)權貴們轉為支持哈羅。許多貴族爭先恐後捐資贊助,哈羅學費因此水漲船高。

「哈羅仔」老照片

哈羅的高門檻在校長那裡也有體現,比如後來成為坎特伯雷大主教的隆裡博士,以及著名詩人華茲華斯的侄子克里斯多福·華茲華斯博士(Dr. Christopher Wordsworth)都擔任過哈羅的校長。

在1805年到1829年喬治·布爾特任校長期間,哈羅進行了多項改革,比如英語得到了寬容對待,希臘語也取得了和拉丁語平等的地位。科學、法語和義大利語課程也被引入。

1941年時,名滿天下的哈羅迎來一位特殊的客人,時任英國首相的邱吉爾。當時正處在二戰最嚴峻的時刻,邱吉爾在哈羅公學對著800多名學子發表了一次著名的演說,成為當代英語文學的名篇:

英國前首相邱吉爾

(現在的勝利✌️手勢是二戰時從邱吉爾開始的)

「一年前我們在孤軍奮戰,許多國家都認為我們的末日到了,認為我們完蛋了。我們的一切傳統、我們的校歌、我們學校的歷史、我們國家的這部分歷史,似乎都將灰飛煙滅了。

但是今天的形勢大不相同了。其他國家認為英國人將一敗塗地,但是我們卻巍然屹立。我們沒有絲毫的畏懼,也從未想過屈服;令不列顛島外的人看似奇蹟,儘管我們自己從來不懷疑的是,我們今天已經處於這樣的地位,正如我所說的,只要堅持到底,就一定能獲得勝利。

不要說黑暗年代;我們寧願說嚴酷年代。這不是黑暗年代,而是偉大時代。是我們國家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年代;我們所有的人都必須感謝上帝,感謝他使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各自的崗位上,為使這個時代在我們民族的歷史上永放光芒而貢獻力量。」

無論對於英國還是哈羅公學,邱吉爾的這番演講都有著特殊的意義。而邱吉爾本人,恰恰是哈羅公學引以自豪的畢業生之一。正是校友錄當中那一排排閃亮的名字,構築了哈羅公學的赫赫聲威,也引得無數望子成龍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同樣拜將封相,衣錦還鄉。

被用來稱呼哈羅畢業生的「哈羅仔」(Harrovians),就是這樣一個閃亮的名字。哈羅仔裡包含7位英國前首相。不過實際上,邱吉爾本人在哈羅的生涯並不開心,甚至可以說,對這位從小有些離經叛道,有一個美國富家大小姐母親的名門子弟來說,哈羅公學的幾年歲月還頗為「黑暗」。

作為傳統名校,拉丁文考試是進入哈羅公學所必須的。但是邱吉爾的拉丁文實在太差。他在自傳《我的早年生活》裡頗為「得意」地回憶:校長威爾登博士對我的拉丁文作文寬宏大量,證明他獨具慧眼,能判斷我全面的能力,這非常難得。

後來的歷史不斷證明,來自世界各地源源不斷靠家世走進哈羅而後期成為影響世界的人物中,邱吉爾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

在哈羅讀書期間,雖然他的數學、拉丁文的成績不是很理想。還由於他生性頑皮叛逆,不時受到哈羅校規的「特別照顧」。不過他的英語和歷史成績卻非常的好,還是全校的擊劍冠軍。

除了邱吉爾以外,哈羅人裡的政治家還有現代保守黨的奠基人羅伯特·皮爾及斯坦利·鮑德溫等。提到羅伯特·皮爾,就不能不提及他在哈羅的校友—英國著名詩人喬治·拜倫。

和邱吉爾不太一樣,拜倫出身於一個貧窮而破落的貴族家庭。但是由於這個家族本身還是相當久遠和顯赫(拜倫10歲的時候就繼承了世襲的爵位,以至於他的老師和校長都需要稱呼這個孩子為「拜倫勳爵」),所以拜倫13歲時順利進入了與之地位相稱的哈羅公學。

時任哈羅公學校長的約瑟夫·德魯裡在他的書房裡第一次與這位天資聰穎、外表俊美但腿有殘疾的貴族少年見面。校長回憶,「交給我的是一匹在山裡野慣了的小馬駒。不過從他的眼睛裡,我看到他是有思想的。」 

找到拜倫的名字了嗎?

從此,哈羅周邊的歷史古蹟旁,學校的林蔭道上,經常留下這位年輕人的足跡。和許多畢業於哈羅的名人相似,拜倫是有點偏才的,他在哈羅的學習被評價為「懶惰而博學」,上課不太用功,卻能在關鍵時刻輕鬆大筆一揮,寫下三四十句美妙的拉丁文六韻詩。

也是在哈羅期間,拜倫對政治產生了重大的興趣。在學校期間,他曾在一封信裡寫到:「一個演說家遠遠勝過一個詩人。而另外,即使我暫時從事詩的寫作,那也是暫時的,因為我還未成年。」

在拜倫於哈羅期間長期閱讀的書目中,政治學、歷史學佔據了很大的比例,包括大量唯物主義哲學和啟蒙學派的著作。

充滿幻想的拜倫常常獨自一人,臂下夾著這些書籍來到哈羅山頂的教堂,四周是一片墓地。拜倫就坐在大榆樹下面的一塊墓石上讀書、冥想。在和風習習、樹葉簌簌中,他的思緒往遠方飄揚。

哈羅公學的興盛,和維多利亞時代英帝國的全盛是不可分的,沒有英國的強大,哈羅公學的畢業生們也不可能產生顯赫的世界影響。

1905年,哈羅迎來了一位年輕羞澀、但精幹堅強的印度婆羅門子弟,他就是後來成為印度國父的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和另外一些同學和前輩一樣,尼赫魯也不喜歡哈羅的生活,包括「令人生厭」的各種課程。而且,由於出身於印度尊貴的婆羅門貴族家庭,哈羅的生活對尼赫魯也顯得有些艱苦。比如他沒有隨身僕人伺候,學生在冬天必須洗冷水澡,讓尼赫魯很不習慣。

除了尼赫魯外,約旦國王海珊、伊拉克國王費薩爾二世等中東王室成員,也是哈羅的畢業生。

其實所謂英國的公學(Public School),很容易在字面上讓人迷惑,以為這是專門由政府出資開辦,以低廉的價格提供給一般市民子弟受教育的機會,如同國立大學一樣。實際上公學和政府無關,只是表示學校可以公開招生,而不只限於特定宗教、種族或地區的學生。

Etonboys

當然,如同哈羅公學的歷史一樣,早期的公學也是開放給窮人的孩子就讀,因為富家子弟多有私人教師專門輔導。不過時至今日,歷史悠久的英國公學培養出來的學生大多是英國各領域的精英,而且學費昂貴,普通人是無法負擔的。

發展到後期以後,公學已經突破了所謂私人辦學的桎梏,而成為一種「社會等級」製造者。比如一般私立學校會被稱為「獨立學校」(或「私立學校」Independent School),哈羅公學後來創辦的約翰·利昂學校,就不是公學,而是一所獨立學校。

 「公學」並沒有特定的標準,但是它們一般都有悠久歷史,課程設置注重人文教育而非科學,設立在英國中學中已經很少見的古典與宗教課程,注重體育活動,學費昂貴,而且很少提供獎學金等特點。

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公學是14世紀時創立的溫切斯特公學(Winchester College),其次就是大名鼎鼎的伊頓公學(Eton College)。英國社會,似乎很喜歡一種兩極對立的感覺。有牛津,就有劍橋;有保守黨,就有工黨;有曼聯,就有利物浦。於是哈羅公學也不能獨美於英國的貴族中學領域,伊頓公學(Eton College)和哈羅公學之間構成貴族學校界的泰山北鬥,長期競爭。

Eton and Harrow schoolboys arrive for their annual cricket match at Lord’s in 1928

HF DAVIS/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伊頓公學歷史比哈羅公學還悠久一點,1440年由英格蘭國王亨利六世創辦,最早為70名貧窮學生提供免費教育,作為進入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的預備學校,到17世紀逐漸成為一所名校。

和哈羅公學一樣,伊頓公學也只招男學生。人數1480人,多於哈羅的800人。某種程度上,伊頓公學比哈羅公學更得到英國傳統人士的青睞。首先其歷史更加悠久,而且如上文所說,伊頓公學和英國王室貴族關係密切。公學所在地就在著名的溫莎堡旁邊,從溫莎堡上,歷代英國國王都可以俯瞰這所貴族學校。

從象徵意義上來說,伊頓的學生,是在英王的關懷下成長起來的。也正因為如此,王室成員一般會選擇伊頓而非哈羅,比如威廉王子和哈裡王子都是伊頓公學的學生。

伊頓的校友錄和哈羅相比同樣群星燦爛,甚至略勝一籌。也有一個專門的英語單詞用於形容他們,那就是「伊頓佬」 (Old Etonians)。包括前首相戴維·卡梅倫在內,歷史上有19位英國首相曾經穿過伊頓校服,這本來是英國國王喬治三世去世時人們為悼念他而穿的喪服,後來成為學校的校服,凸顯了伊頓的保王色彩。

身著校服的Etonboys

著名的伊頓人還包括雪萊、喬治·歐威爾、亨利·菲爾丁、凱恩斯和威靈頓公爵等人。而且由於伊頓的歷史要比哈羅早,所以哈羅公學早年有不少老師和校長都是「伊頓佬」。

著名作家奧威爾就有一段軼事,他曾經想體驗監獄生活。於是故意裝醉漢攻擊一個警察,結果警察一聽他的伊頓口音就知道這是一個上流社會出身的小夥子,於是禮貌地勸他走了。

❤️

WeChat ID:KingsbridgeShuyingUK

☎️:(86)178-2195-6478

走過申請季2021 | No.1 杜奕菲和維克森林大學

對留學感興趣的朋友

可以聯繫王老師:18616770219

或掃碼添加微信

[更多申請故事]

[從這裡開始認識樹英]

[他們的申請故事]

Brown University:開始懷念申請季 | 得失輾轉御城蕪 言止清寥嘆陌路

Cornell University:乖乖聽話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人生若失去方向,便選擇更艱難的那條路吧 

University of Chicago:點滴拼湊中與芝加哥的意外邂逅 | Congratulations from UChicago | 我和樹英的緣分 | 與清醒為鄰 | 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Wellesley College:願Wellesley的榮光歸於你 | 總有一些什麼,比offer更重要

Swarthmore College:我的成長日記

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終於等到你 還好沒有放棄 

Duke University:申請季不言放棄

Harvey Mudd College:我的申請季,從一個失敗的賭局(Gambler’s Ruin)開始 

Haverford College:一個和別人大同小異卻是我自己的故事 

JHU:做個普通的好人   

Northwestern University:只要方向對了,我不在乎比別人走得慢一些 | 一個北京女孩的樹英成長日記 | 在申請季中尋找自我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出國那麼辛苦,一起努力會好很多吧 | 開始 | 感恩遇見你,感恩還是你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樹英成長,你長什麼了? | 所謂勇氣就是知道不畏懼什麼,也知道畏懼什麼 | 那些樹英教我的事 | Go forth and have no fear,要相信,上天自有好的安排 | 我與樹英與成長 | 成長,永遠都是進行式 | 擦肩而過 | 生活永遠都會給你最好的選擇 

Smith College:撞在這個不言而喻都變成言而不喻的世紀上 

Rice University:一蓑煙雨任平生 | 米飯女神給樹英的情書

Vanderbilt University:你是我最重要的決定 | 樹英帶給我的改變 | 此心安在,便是吾鄉 | 來自學姐的一封信 |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Emory University:最明智的決定!樹英Class of 2015 | Alice夢遊仙境記之樹英奇遇記 | 我想活的開心 

UCBerkeley:學一個錯誤的真理 | 還好沒放棄,還好遇見了你 | 所謂成長 | 難忘一起走過的日子 | 故事的最後 

UCLA:What’s my favorite?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吃貨也是有夢想的 

NYU:我的兔子洞奇幻旅行 | 分享一個Taylor Swift的BFF的小學妹的故事 | 從「傻瓜」到「樹英人」 |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USC: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 愛,長在我們的心底的地方 | 謝謝讓我遇見你 | 樹英的樹 | Oxymoron | 原地落體,自由起飛 | 救贖迷茫的自己 | 唯有自己不可辜負 | 這不是一篇人生啟示錄

CMU:沒風你就使勁划槳 | 沒人走的路也是路 | 在願望的最後一個季節

Tufts University:樹英三年

GIT:少年四維特別煩惱

Hamilton College:Know Myself | 相約在四季 | 檸檬芝士味的那些日子呀 

Cornell University:接納失敗是一種勇氣 | 經歷過漫長的寒冬終將會迎來春天

Barnard Collge:論增發之不可得-後樹英成長記 

USC:夢校,我來了

Cornell University:幸運

UCLA:這位實現夢想的女人,她背後的男人有兩個

Columbia University:A Thank You Letter to ShuYing | 在光中看見光 

Emory University:最好的安排 

Middlesex School:來自Middlesex的一封信

[家長眼中的樹英]

Brown University:遇見樹英,是人生一場美好的邂逅 

Duke University:哲學家媽媽和拖延症孩子 

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有樹英的陪伴,申請季一樣快樂 

Vanderbilt University:最美的遇見 | 申請季,看到別人眼中真實的Max | 和孩子一起成長是最好的教養 

Hamilton College:偶然中的必然 

Smith College:愛,原來是一場自我教育 

UCBerkeley:樹英,一直都在! | 我們的申請季,一起走過的日子 

Emory University:和樹英的美麗約會 | 淡淡的幸福

NYU/Cornell:這對姐妹來自NYU STERN和Cornell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一場美麗的遇見 | 走過申請季 | 見證成長 | 與樹英同行

USC:樹英,一個讓藝術生夢想成真的地方 | 執我所愛 | 申請季,和女兒一起成長 | 小趙和一個叫「樹英」的地方 

CMU: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 

University of Rochester:憑海臨風,以夢為馬

GIT:無法摻水的成長

Boston College:女兒人生中最豐富的四年

[如何加入樹英]

相關焦點

  • > 哈羅公學Harrow School
    哈羅最重要的目標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服務於他們的意識,開拓創新的精神,及強烈的責任感。總之,學校鼓勵孩子們發揮他們的才能達成他們做的每一件事情。哈羅公學著名的校友包括了詩人拜倫、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伊斯蘭學者馬默杜克?皮克索爾、攝影術的發明者福克斯?塔爾博特、印度領導人尼赫魯和考古學家阿瑟?伊文思等。
  • 昂立外語獲English UK成員邀請,參加2017【哈羅公學夏令營】
    7月,受English UK成員的邀請,昂立外語的小營員們,啟程Harrow School(哈羅公學
  • 哈羅公學的前世今生
    在倫敦西北郊有座哈羅小鎮的中部高地,坐落著一所久負盛名的頂級男生寄宿制貴族學校哈羅公學。原本高在雲端的哈羅公學,因成為全球大熱的《哈利波特》影片中霍格維茨魔法學校的取景地而漸漸為人所知。而因薄瓜瓜入讀也廣為國人所知。像霍格維茨魔法學校一樣,哈羅公學也有著自身的魔力。它以其綿長厚重的歷史、優質的教育、與全球權貴過從甚密而聞名於世。
  • 哈羅公學的兒子回家度假,親戚:他長大了好多!
    家長的話:哈羅公學預科生母親,北京蘇女士哈羅公學要求在決定錄取前,家長帶孩子先來英國本土哈羅公學進行筆試和面試。當時考的是數學、物理、生物。回北京之後過完春節,當學校開學時我們就正式過來念書,頭半年是英語學習。
  • 英國九大公學之--哈羅公學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哈羅公學。哈羅公學位於倫敦西北角,是英國歷史悠久的著名公學之一。它由哈羅當地的一名富農約翰·裡昂於1572年創建,最初的目的是為當地的男童提供受教育的機會,但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與演變,今天的哈羅公學是英國最負盛名的私立學校之一,入讀的多為本地區以外的富家子弟。哈羅公學(Harrow School),是貴族學校中的佼佼者,英國貴族教育體系中的明珠。
  • 深圳需要更多的「哈羅公學」
    擁有400多年歷史的世界著名學校——英國哈羅公學將入駐前海。目前,該項目已完成相關手續,具備正式施工條件,預計7月啟動開工建設。對於深圳人來說,這當然是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儘管哈羅公學來深辦學可能與多數家庭關係不大,但這樣頂級的學校落戶深圳,卻足以讓人們對深圳教育有更多期待。
  • 名校案例 | 從新加坡小學到哈羅公學的一年變遷
    這也是很多家長的誤區,英語不僅僅要求聽懂看懂,能用英語上課,在英國的教育體系中,對於英語能力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英語的寫作能力,閱讀數量,精讀能力,通識知識,語言綜合應用的技巧。頂級公學的考試都是以第一語言的要求來測試每個孩子的,這些能力自然也是考核的重中之重。
  • 如何提前了解哈羅公學,更好獲得offer?
    9)」,而哈羅公學就位列其中。 英國哈羅公學只招收13~18歲之間的男生,是一所英國貴族男校。國際留學生想要去哈羅公學留學得提前兩年進行申請,而且入學要求比較高,英文水平一定要達標,否則會跟不上學校的教學進度。 入學條件的嚴格,申請難道大,那麼對於想就讀哈羅公學的同學還有什麼方法呢?
  • 英國哈羅公學,英式教育全球推廣的典範
    但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與演變,今天的哈羅公學是英國最負盛名的私立學校之一,入讀的多為本地區以外的富家子弟。哈羅公學也因此在1870年另外創辦了約翰·裡昂學校,專門招收當地學生。亞洲國際學校有限公司在1997年與英國哈羅公學成立了哈羅國際管理服務公司(HIMS),哈羅公學授權亞洲國際學校、哈羅國際在亞洲設立哈羅分校,在此之後相繼成立了曼谷哈羅國際學校等四所亞洲的哈羅分校。四所哈羅國際學校借鑑哈羅公學的教育體系,採取特許經營的方式,使用分立運營、英國督導的模式進行辦學,將本土課程同英式教育相結合,力求達到「為未來更美好的世界培育領導人」的目的。
  • 哈羅公學的秘密,難怪中國人搶佔英國私校全球第一!
    一位哈羅畢業生說,他們被稱為「哈羅生」(Harrovians)。「哈羅生」裡包含七位英國前首相、無數明星名流,哈羅公學到底神奇在哪呢?(哈羅公學提供的課程十分豐富,從英語、法語、數學、生物、化學、物理、歷史、地理、美術、音樂、宗教、體育等基礎課程,還有拉丁語、希臘語、德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古典教育、攝影、設計技術、國家政策、商業研究、信息技術和等課程。
  • 英國哈羅公學樂團南寧獻演,詮釋450年全人教育精髓
    2019年12月15日,來自世界最著名私立學校之一的英國哈羅公學室內樂團從倫敦載譽而來,於哈羅禮德南寧教育分享會上為超過一千位家長現場獻演,充分展現哈羅450年的卓越教育成果和赫赫聲名。在每首樂曲之間,來自哈羅公學和哈羅國際的管理層和資深教育團隊,娓娓道來哈羅教育卓越之處,揭開哈羅成功培養世界著名國家**和具影響力人物的歷史底蘊。
  • 從哈羅公學,看英國單性別學校的低齡教育
    來自哈羅公學的史蒂芬 · 哈裡森博士和麥可 · 格雷博士以哈羅公學為例,分享了關於單性別學校的看法。哈裡森博士是哈羅公學教牧關懷的負責人,格雷博士是哈羅公學的學術負責人。近年來,哈羅的女教師人數都在穩步增加,目前約有五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男孩們在學科選擇的時候,並沒有表現出特別明顯的趨向性,反而學科的選擇更加的廣泛了,這可能是不受外部影響的真實選擇。從全英國來看,只有8%的男孩選擇了學習英語,選擇英語的女孩有20%。
  • 哈羅公學強勢進軍中國,英國頂級貴族公學變味了嗎?
    接下來,我會簡單梳理一下那些建在中國的哈羅學校,看看他們到底是什麼來頭。哈羅海口校區效果圖講完只收外籍的哈羅國際學校,我們再看看可以收中國籍的哈羅禮德學校。最近一年,哈羅禮德的擴張勢頭非常迅猛。哈羅禮德學校是今年年初才被英國哈羅公學推出的雙語品牌學校,面向所有國籍,特別是可以招收中國籍的學生。
  • 哈羅公學中國遍開花,英國頂級貴族公學變味了嗎?
    接下來,我會簡單梳理一下那些建在中國的哈羅學校,看看他們到底是什麼來頭。總的來說,哈羅在中國共授權新建了三類學校:哈羅海口校區效果圖講完只收外籍的哈羅國際學校,我們再看看可以收中國籍的哈羅禮德學校。最近一年,哈羅禮德的擴張勢頭非常迅猛。
  • 英國頂尖公學之哈羅公學,政界領袖、文壇名人、影視明星的搖籃
    哈羅公學,和伊頓公學、威斯敏斯特公學、拉格比公學等學校被稱為九大公學,是英國著名的私立寄宿制貴族學校。2005年哈羅公學在北京開設分校,主要提供英國的兩年制A-level高中課程。2010年4月哈羅公學宣布在中國香港設分校,這是全球第4所哈羅分校。
  • 聊聊你所不知道的英國哈羅公學
    在英國,只有7%的人接受過頂級私校的教育,牛津、劍橋裡卻有50%的高材生來自伊頓公學、哈羅公學等高階名校,堪稱英國精英生源的中堅力量。教育,作為英帝國黃金時代象徵的軟標誌,在「首相搖籃」哈羅公學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眾多名人政客、王子皇孫在此接受教育,並在各自領域得到傑出成就,讓這所有著447年悠久歷史的名校散發著「只可遠觀」的神秘光環。
  • 英國名校哈羅公學進駐上海·都市快報
    據報導,北京哈羅英國學校實施的是全英教學模式,從教師到教學大綱都與英國本土的哈羅公學一模一樣。學費裡包括了音樂和體育等哈羅公學的傳統項目。花費裡甚至包含下午茶的費用。學校還為11-18歲在京國際學生提供通往英國高校的道路。  ■連結    耗盡千金上哈羅  哈羅公學位於英格蘭大倫敦哈羅區,是英國歷史悠久的著名公學之一。
  • 美穗-哈羅公學(Harrow School)
    學校簡介: 哈羅公學(Harrow School)是英國著名的獨立學校之一,同時也是英國少數幾個仍然維持只收男生的寄宿學校。  該校座落在倫敦西北方一個小山丘上,建校迄今已400多年。1572年,當地一位農民約翰•萊恩(John Lyon)立意教育貧苦學生,得到女王伊莉莎白一世頒發王室特許,建立學校。
  • 哈羅公學究竟多難進?最新入學考試及時間要求解析
    哈羅公學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著名公學之一,詩人拜倫和英國前首相溫斯頓·邱吉爾等均畢業於哈羅公學。
  • 重磅:2015被哈羅公學錄取的中國大陸第一人
    2015年12月10日,一張印有英國哈羅公學(Harrow School)字樣的錄取通知到達了15歲的上海男孩W同學的手中。  媒體瞬時沸騰了起來!因為  這可是是從不在中國大陸公開招生的英國哈羅公學今年向中國大陸學生發出的第一張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