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禽小隊和哈莉·奎茵》2020年2月7日於美國上映,由華裔女導演閻羽茜執導,瑪格特·羅比、瑪麗·伊莉莎白·溫斯特德主演,豆瓣評分5.8。
小丑女哈莉·奎茵、黑金絲雀黛娜·蘭斯、女獵手海倫娜·貝爾蒂內、警探芮妮·蒙託亞,共同對抗黑面具羅曼·賽恩尼斯的追殺,並成功在其手中救下了女孩卡珊德拉·該隱,也幫助女獵手追回了家族的鑽石。
《猛禽小隊和哈莉·奎茵》的劇情是很典型的「超英電影」設定——超級英雄們成功阻止反派做壞事,這部影片有著《自殺小隊》的鋪墊、各種超級英雄的加盟以及一定的粉絲基礎。
但上映至今,國內觀眾對其的評價不是很好,目前豆瓣評分5.8,可以說「沒有及格」,評分遠低於其他「超英電影」,更不用說2019年的DC大作《小丑》(豆瓣評分8.7)。
本篇文章就從劇情、角色以及意義三個方面帶大家看看為什麼這部影片的評分如此低,又或者說為什麼人們都不喜歡這部影片?
劇情:一部像「過家家」的DC電影
01 混亂的敘事線,變簡單為複雜失去小丑庇護的哈莉·奎茵和其他三位「女超英」救下了黑面具挾持的女孩卡珊德拉·該隱,順便幫助女獵手拿回了家族的鑽石。
這部影片的故事主線講述了這麼一個簡單的故事,但除了我們熟知的哈莉·奎茵之外,其他的所有人物都需要引出和介紹,這就佔據了影片一半以上的時間,這包括反派黑面具及其他四位「女超英」(女孩卡珊德拉·該隱是蝙蝠女),一條主要故事線上延展出了其他的分故事線,這也使得本片的劇情、故事更加豐富,不至於單調。
但問題就出在,其他故事線的引入方式,全片採用了「介紹+回憶」的方式——通過哈莉·奎茵來介紹這些人出現的來龍去脈,反派黑面具及其他四位「女超英」均是如此,這也就導致了多條敘事線混亂,給觀眾的感覺就是,看著看著就「閃回」到了另一個故事。
02 有點「假」的打鬥場景哈莉·奎茵和其他三位「女超英」在遊樂園遭遇黑面具的追殺,四人攜手殺出重圍,並成功幹掉黑面具。
這是影片的「高潮」部分,也是影片打鬥最集中的片段,只有黑金絲雀使用過一次超能力——聲波攻擊,我是很難想像幾位幾乎沒有超能力的女士,是怎麼打敗幾十個壯漢的,這其中不乏像UFC格鬥選手一樣的反派,都被幾位女士輕鬆搞定。
網友吐槽其為「過家家」,一點也不過分。打鬥場景說不上拳拳到肉,哈莉·奎茵的拳頭還沒到壯漢身上,對方就已經做好了跌倒的準備,可以說在打鬥場景這個方面,影片無疑是辜負觀眾期待的。DC出品的像神奇女俠、超人、正義聯盟等系列電影,都以真實、暢快的「打擊感」著稱,但這部影片沒有DC電影的傳統優勢。
角色:一群新的「女超級英雄」
01 哈莉·奎茵—她不是小丑女,也不是女小丑,她就是哈莉·奎茵哈莉·奎茵一出場就和小丑分手了,她失去了「小丑女友」的身份,復仇者接連到來,她只得獨自應付。
我們之前愛的是「小丑女」,不是哈莉·奎茵。很多人對於哈莉·奎茵的喜愛,其中一定會有小丑的因素,小丑這個哥譚市的犯罪皇帝、蝙蝠俠的一生之敵所具有的人格魅力,讓許多觀眾為之痴迷,我們難免會對小丑同樣瘋癲的女友產生了「愛屋及烏」的情感,我們喜歡哈莉·奎茵是因為她和小丑一樣瘋狂,喜歡他們在一起時的化學反應,也更喜歡稱她為「小丑女」或者「女小丑」。
褪去「小丑」的光環,哈莉·奎茵不再讓仇人畏懼害怕,也同樣失去了我們的喜歡。哈莉·奎茵只是一個話多、愛玩、打扮誇張的瘋女孩,善良是她沒法丟掉的品質,更像是「表面上的小丑」。她和小丑不一樣,自然也就沒有了小丑的人格魅力,我喜歡的小丑有著和哥譚市一樣的病態,微笑是他內心痛苦的標誌,不合常理和反叛已經深入骨髓,他誰都不在乎,只想著在黑夜邂逅那個面具後的男人。
02 猛禽小隊—城市失意人的集合,但看上去沒啥吸引力女獵手是貝爾蒂內家族唯一的倖存者,兒時的訓練讓她成為了頂尖殺手,她為復仇而生;
黑金絲雀原本浪跡街頭,後來成為了黑面具的司機,為了救下女孩她選擇了叛變;
女警探的功勞屢屢被男人奪走,數次破案受挫的她離開了警局;
在與哈莉·奎茵共同戰勝黑面具後,懲惡揚善的猛禽小隊也由此誕生。
這部影片的「超級英雄」陣容無疑是豪華的,於此同時也是沒有巨大吸引力的。回想下我們喜歡一個超級英雄的原因,可能是超能力,抑或是獨有的人格魅力,但這部影片對以上幾位女英雄的塑造都不夠到位,即使影片將每位女英雄的故事都娓娓道來,但是不足以完成對角色的塑造和打磨,幾乎沒有超能力,沒有鮮明的特點,更沒有感同身受的經歷。
但是,影片對哈莉·奎茵的塑造無疑是成功的,哈莉·奎茵完成了自身角色的蛻變,但其他人更像是與哈莉·奎茵捆綁打包出售的贈品,如同到超市裡購買一個大件,附帶幾個贈品般隨意。看完影片,除了哈莉·奎茵的「神經質」,我無法回憶起其他人吸引我的特質,印象都不深刻,更談不上喜歡。
意義:「女權」和DC賦予的特別任務
01 「女權」電影?讓人反感的刻意《猛禽小隊和哈莉·奎茵》這部影片被賦予了宣揚「女權」的任務,但也因此被廣泛詬病:為了女權而女權,全片毫無邏輯可言。
對於「女權」這麼沉重的「政治任務」,這部影片沒有很好的完成。首先是哈莉·奎茵「被迫式」地走上「女性獨立」的道路,如果不是小丑主動分手,她依舊會藉助小丑的名號在哥譚市橫向霸道,而不是決定自己面對一切,這樣的情節設定,在我看來更像是對女性的歧視與侮辱。
其次是影片對於男性角色的刻意弱化及抹黑,十分容易引起觀眾的反感。影片中的男性被描述為殘忍、愚笨、背叛的代名詞,對比之下凸顯女性的善良、機智、忠誠,我十分反對這種方式:為了肯定一方的價值,刻意去貶低另一方。真正的「女權」或者「男女平等」,是對所有人的平等對待,男女有著各自的優勢,同時也有各自的短處。
02 新英雄登場,DC宇宙再次擴張《猛禽小隊和哈莉·奎茵》為大家介紹了新的超級英雄,DC宇宙也順利迎來了新的面孔,只是沒有介紹好而已。
女獵手、黑金絲雀、芮妮·蒙託亞(警探)、蝙蝠女、黑面具,這些在DC漫畫中「響噹噹」的人物都在同一部影片中悉數登場,他們之於蝙蝠俠、閃電俠、正義聯盟都有特別的意義。這部影片很好的完成了將新角色帶入DC電影宇宙、為觀眾介紹新成員的任務,為之後DC電影的劇情、角色的聯動做了很好的鋪墊。
但是,影片沒有介紹好這些角色,一方面是多個角色均為首次出現,有限的電影篇幅沒有辦法詳細、深入地刻畫好每一個角色,沒能突出每個角色特有的能力與魅力。另一方面,就是上文提到的「混亂的敘事線,把觀眾認識這些角色的好機會,變成了複雜混亂的「哈莉·奎茵回憶錄」,無意間讓這些角色都成為了背景板。
簡單作結:
混亂且有點「假」的劇情、缺乏吸引力的角色、沒有完成特有的意義,各方面的原因都導致了這部影片的低分、人們對這部影片的不喜歡。
觀眾們對《猛禽小隊和哈莉·奎茵》抱有十分的期待,無奈最後呈現出的影片「沒有及格」,但這並不是一部「爛到底」的影片,還是有值得觀看的地方,哈莉·奎茵還是有著自己獨有的人格魅力。「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好與壞,由每一個觀影者評判。
影視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這裡是@哇噻電影,看影視,品生活。
寫作不易,辛苦讀者朋友點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