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城書院:經開區文化地標,夢回宋唐書院
眾所周知,北京是全國的文化中心,也是全國書香氣息最濃厚的城市之一,這一切與散落在京城的文藝書店不無關係,這些匠心獨具的書店,自成一格,串聯起北京的人文色彩。
擇一個冬日的午後,手捧熱咖啡,漫步在北京的大街上,轉角處遇到怦然心動的書店,停步駐足,暢遊書海,將時間浪費在最美好的事物上——閱讀,想必最不辜負這時光。今天開啟我們的探店之旅,一起走進北京城的特色書店:在這裡既有學術氛圍濃厚的舊式傳統書店,亦有網紅、文藝青年打卡的時尚新書店,更囊括了知名文化人士領銜創辦的IP名店。
1、萬聖書園:海內外學子的精神家園
萬聖書園距離宇宙中心五道口只有一站距離,它打通了與北大、清華的血脈,一度被譽為海內外學子的精神家園。萬聖書園的創始人劉蘇裡在北京文化圈有著一定知名度,時常邀請知名作家到書店籤售,這是萬聖書園最大的優勢之一。它是民營學術書店和學人辦店的先驅,也是北京著名的文化地標。
與其他書店不同,萬聖書園裡面的布局很擁擠,書的編排方式不是一般書店那樣的慣常編法,而是以一個個的作者、或者某一個主流思想來集中排序。在這裡你總有和好書不期而遇的驚喜。
2、三聯韜奮書店(美術館店):24小時不打烊
三聯韜奮書店是一家有著悠久歷史和傳統的書店,早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它的前身「生活書店」就是知識分子聚集交流的重要場所。位於北京市美術館東街22號的三聯韜奮書店總店,1996年開張後,和周邊的中國美術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商務印書館的涵芬樓等,共同構築了一個「文化場」。
2014年4月18日,三聯韜奮書店美術館總店正式開啟了24小時不打烊模式。這裡能淘到不少外面書店沒有的種類,視野獨到,沒有濃厚的商業味。三聯韜奮書店讓北京人的夜生活,除了吃飯喝酒看電影觀劇,還有了逛書店這一新選擇。
3、亦城書院:夢回宋唐書院
留心下,就能發現,北京城的很多書店都雲集在東城、西城以及海澱、朝陽這些傳統的老城區,而城市的南城片區(如經開區),書香氛圍相對較淡。不過,經開區喜歡讀書的朋友也不用著急,首家公益圖書館「亦城書院」即將於2020年5月開門營業,屆時將大放異彩,刷新書友認知。
「亦城書院」位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科創五街與經海四路交叉口—亦城時代廣場項目B3空中連廊,閱讀空間約2000平米,層高7.6m,闊然大氣,是經開區乃至北京市的文化新地標。在設計理念上,「亦城書院」以宋唐文化理念為空間文化藍本,詮釋似宋唐而非宋唐的書院意境,在這裡一時覽魏晉風骨,一時看太白對月,知古識今明未來。
亦城書院的特色區別於傳統的書店,首先大手筆設計雕刻書院形象,鏤空玻璃幕牆設計,最大程度飽覽陽光,抬頭觀賞滿天繁星,低頭暢遊在知識的海洋,其次它是獨特的融入於專業商務辦公環境之中的公益圖書館,在商辦空間預留一席書墨空間,讓繁忙的白領一族,沉浸放鬆,重新找到工作的激情和活力。
最後「亦城書院」還集合了公共藝術展、名品品鑑會、學術邀請展等展示空間,讓藝術與生活完美結合,相信不久的將來,這裡將成為亦城菁英的精神角落,經開區首屈一指的文化空間。
4、單向街書店(大悅城店):理想主義者營造的烏託邦
「單向街」取自德國著名思想家本雅明的同名著作《單向街》,單向街書店最早是由許知遠、吳曉波、覃裡雯等13人共同創辦的。
單向街從創立之處,就開拓了文化沙龍項目。單向街努力讓來到書店參加沙龍的人不虛此行,努力讓每一個人獲得精神上的共鳴,或認識自身的另一個層面。莫言、陳丹青、白先勇、嚴歌苓、田沁鑫、賈樟柯、賴聲川、柴靜、梁文道……你會驚奇地發現,在單向街的文化沙龍,可以遇見你盼望遇見的人。
5、Page One書店(前門店):美少女的「京城網紅書店」
PageOne(葉壹堂)是很多年輕人來前門北京坊的必經「打卡地」。這家1983年創辦於新加坡的零售書店以其獨特的藝術氣息迅速集聚了大量人氣。
書店設計十分通透,布局一覽無餘:純白高亮的書櫃與四壁連同一體,中間則是高約1米的木質書櫃,遠處有一片通體白色的快閃區域「Pop Up」和一個環形書櫃。現代感的書架設計和整體布局,處處體現著經營者的用心,從四周窗戶可以望到正陽樓。更值得稱道的是,書店中做了很多顏值極高的裝飾設計,隨手一拍就是一幅美照。也因此,它吸引了很多美少女網紅來此打卡,成為網紅打卡聖地。
6、涵芬樓書店(王府井):涵宇內大智慧,與吾邦共芬芳
1897年,商務印書館成立,標誌著中國近代出版業的開端。1904年,主理商務印書館的張元濟先生創設一藏書機構,廣搜善本,取其含善本書香,知識芬芳之意,故名"涵芬樓"。很可惜,上海的涵芬樓慘遭日軍轟炸,毀於"一.二八"事變。
北京涵芬樓現址是2003年開張營業的,將原來的商務印書館讀者服務部整飭裝修一新,仍以涵芬樓書店命名。在王府井這麼一個世俗熱鬧的地方闢出了一方安靜的書香世界,還真應了涵芬樓門口的那副對聯:涵宇內大智慧,與吾邦共芬芳。
7、庫布裡克書店(當代MOMA店):京城唯一帶影院的書吧
來自於香港的庫布裡克書店,在香港是文藝界一個重要的「文化集散地」。北京分店開在東直門附近的當代MOMA小區內。
店名借用了電影大師斯坦尼·庫布裡克,是京城目前唯一一家有影院的書吧。書吧的格調以綠色為主,書架是堆積起來的綠格子,書籍多與藝術相關,如電影、攝影、繪畫、各類藝術雜誌等。除了售賣書籍,這裡還有影碟與CD,以及一些庫布裡克的小周邊。
8、言幾又書店(西紅門薈聚店):一家有顏值的書店
言幾又,這個名稱來源於繁體字「設」。設計感,是必備的修養。北京薈聚店位於北京市大興區欣寧街薈聚西紅門購物中心,地處五環,遠離城市光圈,遠離囂嚷人潮,言幾又薈聚店更像是貼近文化根基與原始生命力的概念工廠。
設計師以薈聚口岸的「荒僻」為靈感,繪製了文化工廠的概念。鐵閘門,水泥,鐵窗,甚至是鐵鏽感的元素隨處可見,原始復古的做舊設計顯得如謎般靜默。此外,每一列書櫃頂上都纏繞著鐵鏽感厚重的圓弧,而一本本蘊藏著人文思潮的書籍籠罩其下,形成了粗糙與精緻、機械設計與書本文化之間的對衝,既有深意,又有趣味。
劉易斯·布茲比在 《書店的燈光》中寫道:「書店不是一個烏有之鄉,而是一個可以提供諸多樂趣的實地。」作為城市精神娛樂的場所,實體書店往往代表著一座城市的品質,那些久負盛名的書店更成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地標。
夢回宋唐且成歌,讓我們翹首以待經開區亦城書院的驚豔綻放!文化亦莊的序幕即將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