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學院首屆學生全員赴法交流—新聞—科學網

2020-12-15 科學網

 

科學網5月9日上海訊(記者黃辛)中法雙導師制助力卓越工程師培養,跨越歐亞兩大洲的學業教育將如何展開?在法國做課題又將有怎樣的奇遇?今天,記者從上海交大獲悉,2016年,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以下簡稱「交大巴黎高科學院」)首屆學生即將結束本科階段學業,全員遠赴法國,在中法雙導師共同指導下,跨洋進行碩士階段的交流學習。

學生在碩士階段將根據中法導師雙方的科研情況,在上海和巴黎兩地開展課題研究。這是學院4年本科+2.5年碩士學制中必備的海外交流項目,也是中法雙方聯合培養卓越工程師的切實體現。

中法雙導師制助力卓越工程師培養

法方院長卓爾清(Joaquim NASSAR)表示:我們的學生是同時接受中法雙重體系的聯合培養,每位學生配有1名中方導師和1名法方導師。目前首屆學生在本科做畢業設計時已經選定了中方導師。學生前往法國後,除課程學習以外,還要根據自己的畢業設計課題以及研究方向,在對方合作學校選擇自己的法方導師。中法兩國導師將共同指導該學生的本科畢業設計及碩士研究生階段的學生培養、實習與科研。

為了使中法雙導師制更加規範,交大巴黎高科學院還建立了「專業導師指導庫」,目前已有94位中方導師加入。今年5月底,學院還將舉辦「中法教師與人才培養交流論壇」,邀請四所法國合作學校(巴黎綜合理工學校Ecole Polytechnique,巴黎高科國立高等礦業學校MINES ParisTech,巴黎高科國立高等先進技術學校ENSTA ParisTech及巴黎高科國立高等電信學校Télécom ParisTech)的教授專家們來到上海交大,與中方導師進行協商,充實法方導師力量,為下一步的聯合培養和科研合作奠定良好基礎。

韓晨同學是學院信息工程專業的大四學生,她在中方導師指導下,確定了無人機自主導航與遠程控制的課題方向,通過學院的溝通協調,了解到她的研究方向與巴黎高科國立高等電信學校(TelecomParisTech)的Tullio Joseph TANZI教授正在進行的課題相符,因此經過雙方「配對」,韓晨同學於今年2月前往法國巴黎高科國立高等電信學校進行畢業設計,後續再回到上海交大進行本科答辯。韓晨同學說,「在這裡,法國導師要求一旦發現什麼問題就立刻去找他。導師常和他的助手一道來實驗室,與我交流科研項目最新進展,幫我解決問題。」

學院希望以中法雙導師制下的跨洋聯合培養為契機,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與科研合作,為中國高等教育提供國際化人才培養的可複製、可推廣經驗。

所有學生均有至少6個月-2.5年海外交流機會

作為國際化辦學特區,交大巴黎高科學院在制定培養方案之初就明確,每位同學都要參加至少6個月-2.5年不等的海外交流項目。2016年首屆學生全員赴法學習前,學院根據每個學生的專業方向,與四所法國合作學校商議,最終確定與學生相匹配的法方高校,開展為期6個月的課程學習。另外,根據上海交大與法國四校籤訂的交換生協議,學院所有學生不僅有短期交流機會,每屆30%左右的學生能夠通過選拔參加學位交換項目。

陳煜炯,高中畢業於上外附中,獲得過交大巴黎高科學院最高獎學金——院長獎,今年通過選拔參加了巴黎綜合理工學院學位交換項目。高考時他同時被法國排名前四的法國裡昂(Lyon)Lycée du Parc中學的預科錄取,按照法國的高等教育體系,他在完成2年的預科教學後可以考工程師學校。他說:「我心儀的學校是全法排名第一的巴黎綜合理工學校,它在法國的錄取率是8%。我最終選擇來交大是因為,相比較而言,交大巴黎高科學院提供的學位交換項目有著更高的錄取率,機會更大,而且我的專業機械與動力工程是上海交大傳統優勢學科,因此來交大學習比直接在法國讀預科更有吸引力。在學院學習了3年後我通過選拔如願進入了巴黎綜合理工學校。目前我已經在巴黎度過了兩個月,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之前在學院的學習,使我更熟悉法國的培養體系和教學模式,讓自己較輕鬆就能適應巴黎更快的教學節奏和繁忙的課業。」

據交大巴黎高科學院副院長李萍介紹:「每屆學生在大三和大四分別有兩次選拔機會。目前,我們兩屆已經共有33位同學分別被巴黎綜合理工學校、巴黎高等先進技術學院、巴黎高等礦業學校和巴黎高等電信學校四所合作學校錄取,他們將根據各錄取學校人才培養計劃設置的不同,在法國學習1.5-2.5年,錄取率超過30%,大大超過這些學校在法國本土的錄取率,這顯示出法方學校對交大巴黎高科學院合作辦學的支持力度和合作誠意,也體現了法國頂尖工程師學校對中國優秀生源質量的肯定。」

純熟法語基礎 更快融入異國留學生活

許多學生和家長都擔心,零基礎入學能學好法語嗎,是否能適應全法語授課的模式。大四的學生周亦迪表示:「當初選擇來交大巴黎高科學院是出於對合作辦學模式的好奇,還有對法國的嚮往。原本計劃本科畢業之後如果要去法國,還要自己想辦法去上語言課程,而學院有專業的法語學習課程,這也是吸引我的原因。我在入學時幾乎沒有法語基礎,學院的法語教學很強大,有法籍教師和中方老師給我們上課,中方教師偏重語法和讀寫訓練,法籍教師上口語和法國文化,還會專門上一些數理類的專業法語課程,從第二學期就開始全法語授課,我和同學們在適應了一段時間就進入狀態,可以輕鬆地跟上教學進度,現在我的法語水平日常溝通交流都很順暢,用法語學習專業課程也得心應手,今年9月我將就要去巴黎高科國立高等電信學校(TelecomParisTech)學習1.5年,相信我能夠很快融入到法國的學習和生活中。」

法方院長Joaquim NASSAR還提到:「去年2月我們已經派出5位同學前往巴黎綜合理工學校進行學習,他們十分優秀,所有的科目都取得了5A的成績,在課外參加了擊劍、馬術、賽艇等體育社團,他們還與法國學生一起參加了巴黎綜合理工學校傳統的授劍儀式,可以說,他們非常適應那裡的競爭氛圍,也十分順利地融入了校園環境。」

李萍副院長表示,所有學位交換或者短期交流均不用額外再收取學費,還可以申請中國和法國的獎學金,在法國的住宿享受法國政府補貼。另外,學院還為每位短期交流的學生承擔一次往返機票的費用。

相關焦點

  • 交大巴黎高科學院工程教育SPEIT模式迎來首屆碩士畢業生
    今年正值中法建交55周年之際,於2012年創立的「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簡稱「交大巴黎高科學院」)日前也迎來了首屆共35位碩士畢業生。of Technology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人才培養模式。
  • 巴黎綜合理工學校校董會主席Eric LABAYE一行訪問上海交大
    丁奎嶺表示,交大-巴黎高科學院是上海交大和巴黎綜合理工共同傾注心血成立的學院,感謝多年來的巨大支持,每年雙方的學生交流交換項目運行良好,今後歡迎更多的巴黎綜合理工學校的學生來上海交大交流。LABAYE表示,交大巴黎高科學院的學生都十分優秀,今後還會進一步加大學生交換的力度,現在巴黎綜合理工新增了英語本科項目,希望能與上海交大加強合作。
  • 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舉辦首屆 「卓越之光」頒獎典禮...
    12月5日下午,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首屆 「卓越之光」頒獎典禮暨「唱響心中的歌」主題活動在學術活動中心演講廳舉行。交大巴黎高科學院中方院長李少遠、法方院長Frédéric TOUMAZET、黨總支書記劉增路、ARDIAN公司代表 Ada WEN、校學生事務中心主任程茵、校團委副書記周琳琰、交大巴黎高科學院副院長陸佳亮、黨總支副書記李毅、院長助理章麗輝、Alain CHILLÈS以及學院的各部門行政負責人和部分專業教師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動。活動由大一學生卓瑾、嚴子軼主持。
  • 交大巴黎高科學院與交大出版社籤訂《中法卓越工程師培養工程...
    10月22日下午,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與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在交大巴黎高科學院525會議室舉行了《中法卓越工程師培養工程》系列法語教材框架協議籤約儀式。
  • 交大巴黎高科學院首批35名碩士生畢業,來見識一下「中法混血」工程...
    上海教育新聞網報導 學制6.5年、數理基礎課120學分、超過8個月企業實習、至少半年海外經歷……記者5月23日從上海交通大學了解到,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將迎來首批碩士畢業生。首批畢業生35人,不僅獲得上海交通大學碩士學位,還擁有法國工程師職銜文憑。
  • 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學院培養出首批本碩連讀畢業生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董少校)每人完成120學分數理基礎課程,開展不少於8個月企業實習,畢業時拿到至少3套證書……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近日培養出首批35名本碩連讀畢業生,創造工程人才培養新模式。
  • ...巴黎高科學院與中法聯合醫學院為在法交大學子 搭建疫情期間...
    3月,新冠肺炎疫情在歐洲持續蔓延,此時上海交通大學巴黎高科學院尚有近50名學生在法國的四所合作學校交流學習。在這樣一個疫情不斷變化發展的關鍵時刻,由交大巴黎高科學院和交大醫學院中法聯合醫學院共同建議發起,由中法聯合醫學院協調附屬瑞金醫院、法國醫務人員等資源,及時搭建了「中法心連心健康諮詢小分隊」平臺,為包括在法的16位中法聯合醫學院的同學一起,開闢雲端在線通道,推送防疫小常識,提供日常健康知識指導,源源不斷傳遞來自學校的溫暖與支持。
  • 交大巴黎高科學院獲得法國工程師職銜委員會(CTI) 更新認證和歐洲...
    近日,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收到法國工程師職銜委員會(CTI)的正式文件,獲批6年最長認證期限,同時獲得歐洲工程教育(EUR-ACE)認證。畢業生可獲得法國國家認可的工程師文憑。
  • 巴黎高科學院出版首批法文版數學物理教材
    近日,由交大巴黎高科學院與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聯合策劃的法文教材《電磁學基礎》和《高等數學I——實變量函數與空間幾何》正式出版,這是「中法卓越工程師培養工程」系列首批圖書,在巴黎高科學院中法雙方教師共同努力下,將多年教學經驗歸納沉澱編寫而成的,是基礎階段的重要教學成果,第一期共計劃出版6本。
  • 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舉辦2020屆碩士研究生雲畢業典禮
    與此同時,巴黎高科學院精心籌備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雲端畢業典禮,作為一份特殊的珍貴紀念禮物,為2020屆研究生們在上海交大六年半的學習生涯畫上圓滿句號。4月2日15時,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2020屆碩士研究生雲畢業典禮開始。
  • 以色列企業向廣以首屆畢業生拋出橄欖枝—新聞—科學網
    面試現場      施文慧供圖 為幫助學生充分了解就業形勢,實現高質量就業,12月6日,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以下簡稱廣以)舉辦以色列相關企業就業創業對接會,組織多家以色列企業到場與學生進行交流,吸引近400
  • 中法學院系列介紹-2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今天這一期我們將為大家繼續介紹兩所理工科領域的中法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南京理工大學中法工程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大
  • 中法高等教育論壇在巴黎舉行
    新華網巴黎6月21日電(記者黃涵)由法國高等教育署和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主辦的第二屆中法高等教育論壇21日在法蘭西公學院舉行,來自中法高等教育界的近200名專家學者參與討論。論壇包括三場討論會,主題是學生流動、職業培訓與工程師培訓以及高等教育與科研評估。
  • 首屆中法高等教育論壇在同濟大學舉行
    >>>進入搜狐出國頻道    10月22日,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和法國教育服務中心主辦,同濟大學承辦的「首屆中法高等教育論壇」在中法中心舉行。論壇得到了中國教育部和法國高等教育研究部的支持,來自中法兩國政府、社會團體及94所中法高校代表240餘人參加了論壇。  同濟大學校長裴鋼、法國駐華大使蘇和、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章新勝、法國巴黎高科主席cyrille van effenterre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首屆「友誼杯」中法桌球團體邀請賽巴黎舉行
    中國僑網11月26日電 據《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向東向西」消息,當地時間11月23日,由中國駐法國使館俱樂部主辦、多家桌球協會協助支持的首屆「友誼杯」桌球團體邀請賽在巴黎八區奧裡奧爾體育中心成功舉行。
  • 喜訊:濟南外國語學校成為上海交大優秀生源基地!宣講現場座無虛席
    校長劉新利、副校長姜明和上海交通大學山東招生組組長、農業與生物學院黨委副書記鄭浩,巴黎高科學院招生專員、能源動力專業負責人魏光華,外國語學院招生專員黃韶參加儀式。會上,劉校長首先對來訪我校的三位老師表示熱烈歡迎,並簡介了濟南外國語學校高中部生源構成、學校培養特色、學生突出潛能和質量等情況,強調了我校保送工作的嚴肅性和嚴謹性。
  • 上海交大學生創新中心打造學子創新實踐的「練武堂」—新聞—科學網
    中心著力打造創新能力訓練和創新孵化兩個平臺,向學生提供專業舒適的實驗場地、全面周到的工程服務、豐富多樣的科技競賽和緊貼前沿的企業課程,全力支撐學生創新創業。 創新實踐平臺聚焦學科交叉 為了幫助學生形成具有特色的本科生課題創意,中心定期開展師生見面會,邀請學術前沿領域的著名教授與青年學者,與學子面對面、零距離互動交流,鼓勵同學們和導師們建立學術聯繫,衝破學科、資歷、背景、經歷的藩籬,自由交流、探索,啟迪思想的碰撞。
  • 上海交大代表團赴港交流 向港生伸出橄欖
    央廣網上海4月12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李厚澤)從昨天起,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徐學敏一行在赴香港大學參加C9+1會議期間,訪問香港培正中學、華仁書院(九龍)以及東華三院盧幹庭紀念中學等,並赴香港大學參加C9+1會議進行主題發言,進一步加強內地高校與香港中學、高校在人才培養、科創實踐等方面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