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在線原創】蘋果降了500!拜託,那只是官網價格下調了500元,實際上的價格風向標拼多多已經降過好幾輪了。這次降價其實不僅僅是蘋果而是所有行業都降價,對,所有行業。
降價的根本:稅率調整
剛剛落幕的2019年兩會,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第三部分第一條就提出,在今年將製造業等行業的增值稅率從16%降到13%.這是本次各行各業都開始降價的基礎,財政部具體細則,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以下稱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或者進口貨物,原適用16%稅率的,稅率調整為13%等等一系列稅收優惠條件。
《政府工作報告》中減稅是重點
從善如流的蘋果已經直接給賣貴了的用戶退錢
看暈了?沒關係,其實我們要注意的是,很多人會以為降稅3%就是降價3%,這是完全錯誤的。其實降稅金額多達上萬億,但是具體到萬把塊的電子產品上優惠幅度非常小。那為何降價幅度看著還可以?其實是廠家藉機降價促銷的手段……
手機不夠看:汽車一個比一個狠
蘋果降價500,其實是連降價帶著促銷,所有企業其實都是這個目的。尤其是經濟宏觀上沒有那麼景氣,比如這兩年汽車難賣,借著降稅狠狠降車價的非常多。而且這還是官方降價,不包括具體門店裡給的各種優惠。
911turbo降價幅度最大
我差的是優惠的23萬?
寶馬降價:入門款幅度一般
GLA260降價1萬
保時捷被認為降價「沒有誠意」,誰讓保時捷是網際網路新貴們的寵兒、銷售逆市增長呢?降價最狠的911 Turbo S Exclusive系列可以降23萬,可問題是我差的是這23萬嗎?普通家庭還是看中低端車款的優惠幅度。尤其是熱銷車款,價格堅挺的降價才是真良心。
奢侈品的雞肋降價
奢侈品只有漲價、賣不掉燒掉,很少降價。但是這次奢侈品也加入了降價潮,比如Gucci降價,就上了熱搜。不過奢侈品的降價顯得比保時捷還沒誠意:它們每一萬元降價300塊。
奢侈品1萬減300被認為「誠意不足」
奢侈品稅費高,還有不少降價空間
這種雞肋式降價顯然滿足不了消費者對奢侈品「性價比」的渴望。現在旅遊業發達,朋友圈幾乎時時刻刻都能看到旅遊在外的朋友,幫買買個包,即使是國外正價退稅,也要比國內便宜很多,這說明國內流通環節的稅費其實還有降的餘地,現在至少是一個好的開始,不是嗎?
買買買的開始
年初,年度交稅制實質上讓上班族獲得收入上的稅收減免,最多免稅額可以達到5000元每月,現在在總理的號召下又降低了企業稅,可以說這些都讓我們有了更多消費的理由。這其實是一種正向的引導。
電商便宜省事
更多的消費才能有更多的稅收。以前捂緊了、或是去海外購買的模式,稅並沒有進入國家財政。現在新政策出臺,到手的多了些,售價降低了些,雙正向刺激下,消費自然也就更多了,前面的公式可以看到其實減的稅具體到一兩萬的商品上沒多少,但如果消費增長,實際的稅收一定是更多。
今年底的我們……
電商是最方便的購物渠道。關鍵的是電商的價格會比企業的指導價還要低不少,加上各種購物節,今年的買買買,恐怕就不是剁手了,而是剁成維納斯,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