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我同行》當孩子和死亡接近,壞孩子不代表不懂友誼與童年

2020-12-25 倔強的小紅帽2

朋友和敵人一樣,越少越好,幾個就足夠。

關於史蒂芬金,很多人想到的都是恐怖、驚悚。而他被稱為「恐怖大師」的原因是因為他的代表作基本上都是恐怖片,如《魔女嘉莉》、《閃靈》、《死光》、《寵物墳場》等,但他的代表作也並不只有恐怖片,其著名的《肖申克的救贖》就是他的作品,另一部影片《伴我同行》也很經典。

該片改編自美國著名暢銷書作家史蒂芬·埃德溫·金(Stephen Edwin King)中篇小說《屍體》(The Body)。故事講述的是四個男孩同行,尋找一具屍體的故事。

四個男孩子的性格迥異,一個因為父親被送到精神病院遭人歧視;一個是因為家裡時代的壞名聲承受所有人的偏見;一個因為優秀的哥哥意外死亡而被父親冷漠;一個則膽小如鼠卻無法遏制內心的衝動。四個人為了當「英雄」才踏上了尋找屍體的旅程,這段經歷並不是重點,重點是四個人在旅程中的性格都展現的淋漓盡致,四個人的軟弱和堅強被無限放大,每個人都有新式,每個人都有夢想,就是這樣一群早熟的「壞孩子」,互相照顧、互相安慰著走過了一段旅程,這樣的友情往往最真摯也最純潔。

什麼都不懂的童年

旅程的終點是死亡,但孩子們仿佛在郊遊,一路歡聲笑語,又險些喪了命……

童年就是不知道什麼是死亡,幸運的孩子甚至不知道什麼才叫害怕,但是四個孩子一路前進,雖然每次都和死亡危險擦肩而過,但好似幸運女神眷顧一樣的避開,一開始在垃圾場被狗追,同伴自己迎上火車的危險動作,差點別火車碾死……夜晚樹林中野獸出沒,他們冒險涉水過河被水蛭爬滿了全身。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離死亡很近,相信小時候大家都幹過一些危險的事情,事後回想起來都會嚇出一身冷汗,但當我們明白什麼是死亡後,已經過去很久很久了。熱愛這部電影的觀眾說,「它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與我孩時的經歷完全相同。」有人問他:「你是鄉下出來的?」他回答說:「不,我是在城市裡長大的」。看來無論是來自小鎮、城市,還是農村,那份情感都是貫通的。

問題少年的改變

電影中四個孩子都是大人眼中的「壞孩子」

他們尋找屍體成為英雄的動機,多多少少跟他們對現狀不滿有關,在家庭在社會都是被遺忘的一群人,沒有得到家人的關愛,缺少關心,就算是做出了正確的事情,也會因為他人的偏見而被誤解,於是他們開始盡情的放肆,抽菸、打牌,沿著鐵軌唱歌。

他們旅程的目的似乎是想讓人們重視他們,他們所在乎的不僅僅是電視的曝光,也不是警察的嘉獎,而是家人對他們的承認!從電影劇情的發展,我們也能感受到他們四個對死亡有著不同的態度變化,一開始對「屍體」表現出無限的好奇,也會感覺到不安,但這樣的情緒源自「死亡焦慮」。

後來,因為旅途中不斷碰到的際遇,他們又開始有了迷茫感和疑惑,他們會發出「為什麼要死?」的感慨,在他們的認知中,睡眠和昏厥的狀態似乎就是最接近死亡的狀態,當他們發出疑問的時候,也是他們直面死亡的時刻,對死亡的疑惑到最終真正見到屍體的沉默,最後讓他們情緒爆發。

從興奮的英雄想像,到最後若有所思、一言不發地回到鎮上,最後四個人彼此再無聯繫,大家在這場「成人禮」中丟掉從前的自己,丟掉英雄的身份,開始走進社會扮演世俗的正常人。

這樣充分證明了人類學家阿諾德所說的「成人禮」三個階段觀點。

第一階段:個人從他們所在的群體中走出,走向一個未知的社會或者一種狀態中;第二階段:象徵性的行動和禮儀與過去的自己分離開;第三階段:完成儀式重新進入社會,獲得一個新的身份。

電影中四個天不怕地不怕的男孩子,安頓完屍體,從他們所在的群體中走出,走向未知,一個新的學習環境,離開小鎮,不再做英雄,用沉默不語和基本禮儀和過去的自己分離,最後他們獲得了爸爸、伐木工、律師、作家等新的身份。

我們只年輕一次,現在不瘋一把,更待何時?

《伴我同行》起始於中年人的回憶,展開於尋找一具同齡人屍體的旅程,又終止於童年逝去的感傷。

影片中鐵路一直出現,說明他們的旅程很漫長。影片最後那段旁白「雖然我和他已十年不見,我知道我會永遠懷念他。我後來再也沒交到像十二歲時那幫人一樣好的朋友,也許每個人都是如此吧?」朋友啊,陪你走過一段路,慢慢失去了聯繫,但你會永遠想念他們。世界變小了,是因為自己長大了。

電影簡簡單單,一如兒時的友誼,卻難尋覓。

《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是李宇春演唱的一首歌,由她本人作曲作詞,唱出了無數人的心聲。

夏天已經 擦身而去樹葉還綠 髮絲還青時光卻從 不曾逆行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沒有回憶怎麼祭奠呢還有什麼永垂不朽呢

在少年時代,和三五同好,於暮春之初,為著一個甚至可有可無的目標,沿著鐵路向遠方出發。有什麼事情是小時候做過長大不敢輕易嘗試的?不瘋狂一次就老了,等到遲暮之年坐在夕陽下回想起來還是會感覺到驚心動魄,那種心情可能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吧。

似乎關於青春的回憶,關於成長的故事最終都要和現實相連,這可能就是人生的必然,人必須要長大,不是回憶太美好,只是現實太殘忍,但是我們擁有的共同的記憶永遠不會褪色。

結語

這電影老少皆宜,給孩子看,他們能看到友情之間的單純和有趣,給大人看,他們能感動緬懷不負青春,一場冒險折射出了夢想、價值還有自我等太多東西了,電影中很多細節和臺詞都值得回味,他們或許只是過客,但永遠感激他們曾陪你走一段……

文原創,圖網絡

相關焦點

  • 豆瓣8.9《伴我同行》:壞孩子的友誼背後,暴露了家庭教育的不足
    《伴我同行》是一部1986年的美國電影,改編自史蒂芬·金的小說《屍體》,這是一部關於成長的電影。這部電影獲得了1987年金球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提名,1987年奧斯卡獎最佳編劇提名,位居豆瓣「評分最高兒童片」高分榜上,被許多影迷評為「80年代最好的影片之一」。
  • 致敬曾經的友誼,珍惜現在的友誼,一起看看《伴我同行》吧
    今天小魚和大家分享一部很溫馨的電影,而這部電影講的就是關於童年時的純真的友誼,看完《伴我同行》這部電影後小魚感觸頗多。不知道小夥伴們是不是還記得自己曾經純真的友誼?是否大家曾經純真的友誼還存在?曾經兒時的朋友是否還繼續交往?小魚還記得曾經兒時的友誼,但因為搬家,所以曾經的朋友已經逐漸失去了聯繫,也正是因為不再聯繫,小魚還忘記了幾個朋友的名字。
  • 哆啦A夢:伴我同行:這部電影是賣情懷嗎?有種童年,叫做機器貓
    《哆啦A夢:伴我同行》是2014年上映的一部動畫電影,同時也是《哆啦A夢》系列首部3D電影。今天小編就跟各位小夥伴簡單談一下我自己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和感受。共有的童年可以說,每個孩子的童年都不會缺少哆啦A夢的身影,小編記得那個時候我是管哆啦A夢叫「機器貓」。作為藤子·F·不二雄誕辰的80周年紀念作,《哆啦A夢:伴我同行》選擇重新開始講述大雄與哆啦A夢的故事。
  • 這幾部高分電影,帶你回到小時候|日語|伴我同行|尋夢環遊記|挪威...
    乖巧懂事的晨晨和善解人意的爺爺,從相依為命到生死兩隔,晨晨陪伴了老人寂寞的晚年,而爺爺也在一點一滴影響著晨晨,教會他長大以及如何面對死亡。片子曾獲德國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青少年兒童影視中心獎、荷蘭第7屆兒童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等獎項。對於很多90後的朋友來說,這部電影會讓你穿越回自己的童年,或許,也會讓一些人想起自己遠在天堂的爺爺或奶奶。
  • 「書香亦城·伴我同行」親子閱讀活動亮相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
    8月14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經開區」,又稱「北京亦莊」)「書香亦城·伴我同行」2020年親子閱讀系列活動在中信書店大族廣場店正式啟動。活動以「書香亦城·伴我同行」為主題,邀請區內書香家庭代表、師生代表、社區企業代表共聚一堂,通過開展親子閱讀系列活動推動青少年閱讀發展,助力創建書香家庭、書香社區、書香校園。
  • 《伴我同行》這孫子到底圖個什麼?
    本片的片名竟然叫Stand by Me,除了那首歌,很自然讓人想起瑞凡·菲尼克斯那部經典的《伴我同行》以及那段最經典的臺詞「我後來再也沒交到像十二歲時那幫人一樣好的朋友,也許每個人都是如此吧」也許是有意的,或者僅是巧合。
  • 哪吒和敖丙:壞孩子和好孩子,你愛哪一個?
    壞孩子讓人頭疼,好孩子讓人心疼。丸子頭、煙燻妝、雀斑臉,哪吒從一出生就不是個省油的燈,不論是鎖在家裡還是溜到街上,走哪兒都是災難現場,你永遠不知道他下一秒會搞出什麼惡作劇來,就像一團火,活力和破壞力同樣強烈。這樣的壞孩子讓人頭疼,卻也鮮活可愛,我甚至很期待看他又能作出什麼新花樣。
  • 暑假讀書樂趣多——「書香伴我成長,知識伴我同行」
    實驗小學校開展了以「書香伴我成長,知識伴我同行」為主題的讀書活動。學校自啟動「書香伴我成長,知識伴我同行」讀書活動以來,通過班主任的認真指導,學生的參與率非常高,他們積極按照要求在網上註冊並堅持每天進行答題打卡,完成對應書目的閱讀檢測。讀書是一種好習慣,更是一種悠然的樂趣,瞧,他們沉浸在書中的樣子多美!
  • 哆啦A夢內地上映6部,但最佳的伴我同行即將被打破
    何況,我們每個成年人不都是從孩子成長過來的嘛。相信,每個孩子都有他童年的陪伴,或遊戲、或漫畫、或玩具、或動畫片。而很多朋友的童年一定都有過一個藍胖子的陪伴,這個藍胖子就是哆啦A夢。從2015年的《哆啦A夢:伴我同行》到如今的《金銀島》,我們已經連續四年在兒童節這天,在大銀幕觀看哆啦A夢和大雄的故事。但其實,截止去年,已經有過6部《哆啦A夢》劇場版在內地上映。但另外三部是較早的2007年、2008年和2009年。
  • 童年的狂歡 《泡泡龍》新版上線伴你同行[多圖]
    很多人的童年都會留有泡泡龍的印記,它圓潤的身軀抱著一個大大的泡泡,成為了伴隨一代人童年生活的經典。永遠青春的小龍時刻緊握創新的法寶,跟隨著我們越走越快的步伐,讓我們在高強度的生活節奏下也能感受到一絲童年的狂歡。今天,一直伴我們同行的《泡泡龍》官方正版又升級了!這次,不但帶來了更多更難更好玩的關卡,更帶來了令眾位玩家期待已久的神秘大禮!
  • 《哆啦A夢:伴我同行》終極版中文預告 配音陣容亮相
    同時在海報上除了公開「金龜子」劉純燕將作為哆啦A夢的中文配音之外,本片還將邀請韓庚、周冬雨分別為成年大雄和成年靜香配音,這也是「哆啦A夢」首次3D化並引入豪華配音陣容的一次亮相。  在本次的正式版終極預告片中,大家熟悉的各位角色都紛紛登場,看著這些陪伴了我們童年的角色真的是感到很溫馨啊。
  • 經濟日報刊文評哪吒和敖丙:壞孩子和好孩子,你愛哪一個?
    經濟日報刊文評哪吒和敖丙:壞孩子和好孩子,你愛哪一個? 好孩子和壞孩子也許就是我們的左思和右想,一會兒把酒言歡,一會兒分道揚鑣,終究會回到一起。哪吒和敖丙。
  • 3個女孩天台玩「死亡遊戲」?警惕孩子的「毒友誼」
    前一秒是還是好閨蜜,下一秒就欺負你,這是典型的「毒友誼」,對方只以自己為中心,從來不在意別人的感受。好的友誼,是能夠讓彼此共同成長的,心理學家皮亞傑就曾說過:兒童的「童年時代有兩個世界」,一是父母和兒童相互作用的世界,一是同伴的世界。同伴群體對兒童的發展,起著與父母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作用。
  • 友誼隨手伴 島內各地「伴手禮」相迎大陸遊客
    「這是伴手禮,友誼隨手伴」——島內各地「伴手禮」相迎大陸遊客   新華網臺北7月7日電 臺北故宮「翠玉白菜福袋」、淡水「醍醐大師香鐵蛋」、臺灣茶……大陸遊客赴臺旅遊成行,連帶臺灣名產行情看漲,島內各地紛紛推出各具特色的「伴手禮」,迎接遠道而來的大陸觀光客,分享臺灣地道的好味道。
  • 朱瓊:與生為伴 一路同行
    面對學生不同質量的提問,她從不直接評判孰優孰劣,而是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比較、發現,然後表述想法,在保護學生積極性的同時對他們提出進一步的要求;面對課堂上出現的冷場,她從容地給學生更多思考的時間,耐心等待:「不急,再讀讀課文」、「同學之間再討論一下」;當學生自學時,她走到他們中間,詢問有沒有困難,提醒讀寫姿勢,使每個學生都感到老師在關注著他。
  • 《哆啦A夢伴我同行2》終定檔,大雄和靜香結婚,神秘道具新登場
    《哆啦A夢》系列伴隨著很多人一起長大,不管是哆啦A夢裡面各種奇奇怪怪的道具,還是大雄和小夥伴們真摯的友情,都是我們童年滿滿的回憶。 而由於疫情延遲的《哆啦A夢 伴我同行2》也終於確定了上映的時間,很多人都開始期待在內地的上映。
  • 你不是「壞孩子」
    她給這篇自命題日記命名——《來自一個「壞孩子」的自述》,字體算不上漂亮,但看得出她很認真。文中這個「壞孩子」為世俗所不能接受的種種的「壞」其實是孩子天真幼稚的表現。這個「壞孩子」一路孤單地成長著。她玩世不恭的外表下有一顆敏感而脆弱的心。讀著,我的心也不覺有些沉重。透過文字,我似乎看見一個女孩的模樣:她沒有乖乖的學生頭,臉上似乎掛著什麼都無所謂卻很乾淨的笑。
  • 《天生非此》|沒有真正的「壞」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
    高中時我有一個女同學,她個子不高,體重卻重達180斤,班上有很多人嘲笑她是「肥豬」。但是很奇怪的是她總是跟在那些嘲笑她的人後面,卻拒絕那些少數的真心安慰她的人。後來我試圖去接近她,了解了她的童年,才發現她不是有病,而是被父母逼的。
  • 與書為伴:為孩子選擇高品質的同行者,打造最智慧的童年
    01孩子的童年如果能夠與書為伴,樂享文字世界帶來的種種奇妙,就有了一位世界上最智慧的夥伴,陪他長大。如果有一位夥伴為他講述閃爍的星星背後的神奇,波瀾詭譎的大海下面有一個怎樣有趣的世界,我們生活的地球,是怎樣從遠古發展到今天的文明,這世界上的小朋友都有哪些不同的童年生活,孩子有這樣一位夥伴,古往今來的世界,就展現在孩子的面前了。
  • 面對「毒友誼」,請告訴孩子:友誼的小船該翻就得翻
    交友問題總是牽動著父母的心,父母們既害怕孩子們交不到朋友,又怕孩子在交往中吃虧,更擔心孩子受到「壞孩子」不良的影響。但有時原生家庭中家長對孩子的忽視和控制都會讓孩子與「壞孩子結交」,孩子們的友誼便可能會成為「毒友誼」,甚至會傷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