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為正文
前幾天新聞897推出了一條尋人消息,居住在漢濱區大同鎮楊莊社區的張先生想讓大家幫他尋找40年以前的老朋友朱先生,想親口對這位老朋友說一聲「謝謝」,問問他的近況,了卻自己的一個心願。
據張先生介紹,兩人在1971年結識於安康地區醫院,當時同住一個病房,互相鼓勵戰勝病魔建起了深厚的友誼。出院以後,朱先生經常給家庭困難的張先生家裡捎東西,幫助他。
後來張先生在城裡打工,朱先生經常邀請張先生到家裡做客,如同親人一樣。後來因為種種狀況,張先生眼睛也失明了,兩人斷了聯繫。
點擊播放 GIF 0.5M
回憶起這些往事,如今70多歲的張先生經常夜不能寐,非常想念朱先生,希望能再次聽到老朋友熟悉的聲音。
消息發出後,網友們紛紛轉發、擴散,向新聞897提供朱先生的線索。
經過匯總和初步確認,在昨天的《897大家幫》節目中,欄目組聯繫到了朱先生的三女兒朱紅豔。進一步確認朱先生已經過世。
談到父親生前做過的事,朱紅豔幾度哽咽。
朱紅豔(錄音):父親是個很豪爽的人,他幫助過很多人。83年漲水的那一年,父親遊泳過去給災民送吃的,現在想起來就想哭。
從朱紅豔的話語中,我們了解到朱先生生前就是一個樂於助人的人,同時也能感受到子女為有這樣的一個父親而驕傲。
但遺憾的是,朱先生卻在2000年左右病逝了。
好不容易找到的老朋友,原本以為可以了卻心願說聲感謝、聊聊家常,卻得到這樣不幸的一個消息。張先生不斷的說著「他應該跟我年齡差不多,不知道得了什麼病走的這麼早,應該才五十多歲。」
言語之中,我們能聽到張先生的惋惜,對於感謝的話,張先生堅持要向朱先生的兒子、女兒代為表達。
張先生(錄音):聽到這個消息,我很抱愧,也沒能去看他,只能向他的兒子、女兒表示感謝,感謝他的父親對我的關心。
張先生用這樣的一種方式來回報幫助過他的朱先生,這是一種感恩。朱先生施恩與人,不求回報,但他的為人仗義、慈善為懷的個性卻深深留在人們心中,讓後人為之驕傲,而這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節目後,朱先生的女兒主動向我們詢問起張先生的家庭住址和電話,想趁著十一假期去和父親的老朋友們聊聊天,看望一下老人家。
這,大概就是一種傳承!
近期熱點
記者:童慧、沈婷(實習)編輯:凌晨
責編:馬莉、海濤
安康綜合廣播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