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報記者 解楚楚
「運用衛生健康及網際網路知識技能,從事社群健康檔案管理、宣教培訓、就診、保健諮詢、代理、陪護及公共衛生事件事務處理……」
當唐山仁德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劉玉君第一次看到「社群健康助理員」的定義時,不禁想,這不就是自己目前從事的義務工作嗎?
今年7月,人社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向社會發布了包括「社群健康助理員」在內的9個新職業,明確了社群健康助理員的定義和主要工作任務。
從義務工作到新職業、新工種,工作性質的轉變,讓社會上眾多從業者備受鼓舞。
「這是國家對全民健康高度重視的又一體現,將大大提高我們對工作的自信心。」劉玉君表示,社群健康助理員成為新職業,將吸引更多人加入這一行業,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便利化服務,幫助更多社區民眾減少健康隱患。
有了基本健康管理
民眾降低了疾病風險
近日,由劉玉君和十餘名醫務志願者組成的社群健康服務隊,走進唐山市世紀龍庭第二社區綜合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居民提供義務健康服務。
「劉老師,您又來了!」65歲的段老太太作為常客第一個進入服務大廳,跟劉玉君打招呼。劉玉君熱情地攙扶著老人坐到檢測臺前,開始為老人進行常規坐骨神經檢查。很快,一張打滿對勾的檢測報告完成。
「段大姐,這段時間您是不是經常運動呢?」劉玉君邊看檢測報告邊問。
「是啊,自從上次你告訴我要多鍛鍊,我就按照你的方法每天鍛鍊,果然腰腿都不那麼痛了。」段老太太興奮地回答。
劉玉君在服務登記表的備註一欄隨即填寫了「明顯見輕」字樣。隨後,劉玉君遞給老人一張健康指導表。
記者看到,該健康指導表涵蓋了膳食、運動、心理、日常起居四方面的健康知識,每一方面的數據信息都精確到克與分鐘,更加精細化的服務贏得段老太太的頻頻讚許。「社群健康助理員通過對民眾進行多方面基本健康管理,幫助他們降低了疾病風險,從而達到疾病預防的效果。」劉玉君說。
回到唐山仁德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後,劉玉君把該社區20餘名居民的健康檢測報告存入電腦歸檔。
記者了解到,目前唐山仁德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已與唐山市30多個社區達成社群健康服務合作,為近150人建立了健康檔案。而像劉玉君這樣的社群健康助理員已近20人,形成了專門的社群健康服務團體。
從服務「機械」健康
到服務「人」的健康
2015年,劉玉君從唐鋼集團機電工程師崗位離崗休養。此時,恰逢其居住的小區要開辦一場心理輔導沙龍,他就加入其中。經過半年籌備,他與朋友合夥在唐山市鳳凰世家社區成功開辦了心理諮詢室,運用自己不斷積累的心理健康知識,為社區群眾提供基本的心理諮詢和疏導。
不過,劉玉君很快發現,人們在諮詢心理問題時,也會連帶問及身體疾病,這促使他不斷拓展服務範圍,逐漸轉向對身體健康學問的研究。
2019年初,劉玉君憑藉對身心健康專業知識的全方位掌握,正式加入唐山仁德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通過集中培訓,成了一名合格的社群健康義務服務工作者。工作期間發生的一件事,讓劉玉君對這一職業的敬畏感陡然上升。
「今年6月初,我在陡電社區為一位老人做健康管理時,通過微核磁檢測發現他腎部存在腫瘤風險,於是協助他到醫院做了進一步檢查。」劉玉君說,這位老人最終確診,如今通過及時有效的治療,病情得到了較好控制。
今年受疫情影響,唐山仁德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面向社會開啟了一系列線上技能培訓活動。劉玉君憑藉自己的專業素養和工作經驗,對全市200餘名有意願者進行了理論知識和技能實踐培訓。此外,他和同事們還建立了覆蓋唐山市眾多社區近100人的微信群,每周都會邀請專家通過微信語音的形式進行半小時的健康講座,並針對微信群成員的諸多健康問題進行線上解答,保證健康宣講不間斷、不停歇。
從為機械設備「健康」服務的機電工程師,到為人提供健康服務的社群健康助理員,劉玉君順利實現了工作對接,也讓自己的生活重新煥發生機。
加快完善制度體系
提高職業認可度和認同感
面對記者問及社群健康助理員這一職業的特點時,劉玉君總結出三個方面。
「首先是非醫療性。」劉玉君認為,這一職業應當歸屬到服務行業中,並且目前社會上的大多數從業者只能對社區居民做基礎健康服務,醫學專業度依舊不高。
其次,日常工作較為繁瑣,處於碎片化狀態。不同民眾對健康服務的需求各不相同,甚至常常超越健康範疇,這就導致社群健康助理員的日常工作繁瑣、零碎,同時也對從業者各領域知識的涉獵廣泛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不過,新職業的誕生必然伴隨著諸多不完善,而這些不完善也導致了社會尤其是年輕群體對社群健康助理員的職業認知度、認可度普遍較低。
劉玉君說,他們在社區工作中,常常聽到諸如「這些服務沒什麼用」「到這裡體檢還不如直接去醫院體檢」「這些服務專業嗎」等懷疑言論。對此,明確社群健康助理員的職業定位,構建完整的健康服務制度體系,成為這一新職業穩步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記者了解到,當前該職業並沒有專門的職業資格考試、認證機構,大多從業者只能通過報考健康管理師,以及其他與健康領域擦邊的職業資格考試進入這一行業。同時,也沒有統一的技能培訓標準。目前各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培訓項目、水平參差不齊,導致上崗人員整體職業素質水平不高,更不利於社會對這一職業認可和信賴。
面對現狀,劉玉君表示,希望國家能夠儘快成立專門針對社群健康助理員職業的統一技能培訓、資質考核機構,同時在人員選拔上,增設限制條件,側重應聘者的醫學專業素養,提高健康服務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