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到底要過什麼樣的生活,什麼樣的生活才是時尚健康的生活?昨日,在2008中國青年LOHAS時尚文化論壇上,北京地球村環境教育中心主任廖曉義、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院長徐岱、北京師範大學博士沈立、騰訊網體育中心體育明星時尚顧問吳文娟共同解讀了「樂活」概念,論壇達成了2008中國青年「樂活」主張的寧波十二項共識。
樂活族要做到3個Good
樂活概念是美國社會學者保羅·瑞恩在1998年提出的,意指「健康可持續的生活方式」。2004年,「樂活族」開始在中國出現,成為SOHO、小資和BOBO族之後的又一個新銳名詞和群體。今年以來,在上海、浙江、廣東、北京等地的白領青年中,「樂活」已經成為新的時尚生活的代名詞。青年樂活族提出:品位在今天的標準答案是「3個1/3」,即1/3關注物質,1/3關注精神,1/3關注自然。時尚在今天的標準答案是「3個Good:Do Good(親近自然、主動環保)、Feel Good(關愛社會、分享樂活)、Look Good(身心健康、有機生活)。
昨日發布的《2008青年「樂活」主張》,即「樂活」的寧波十二項主張。包括:完善自我、陽光生活、自由創造、強健身體、綠色飲食、簡約消費、快樂平和、善待他人、親近自然、保護環境、熱心公益、主動分享。讓每一個人都健康生活每一天。
在嘉賓沈立眼中,樂活就是一種讓他人與自然都快活,同時也讓自己快活的活法。「要樂活,要時尚,也要傳統,中國傳統的生活方式就是一種樂活,就是一種注重健康養生、天然環保與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方式。」
廖曉義成了昨日論壇上最活躍的嘉賓,在她眼中,樂和是樂活的中國元素表達。「樂於和,和則樂,樂是和的表情,和是樂的心情。」
一條小手帕引發的「樂活」時尚
「今天口袋裡帶手帕的有沒有?」論壇主持人中國亞太經濟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浙江大學CCE中心副主任王曙光教授現場提問所有參加樂活論壇的青年人以及嘉賓,現場一片寂靜,現場觀眾沒有一個帶了手帕的,「生產紙手帕耗費了大量的樹木,讓中國有可能成為一個沒有大樹的國家。」
嘉賓拿出一個網友製作的環保作品,一片類似綠色小樹葉的包裝袋,裡面裝著一個摺疊好的環保購物袋,無論是當佩飾還是其實用價值都不錯。而這個小小的細節就是「樂活」所提倡的一種時尚生活——環保而又美觀,個性鮮明卻不張揚。
沈立還現場推薦了他的樂活小四件:環保筷子、飯盒、手絹、環保袋——這是一個樂活族必備的生活用品。本篇新聞熱門關鍵詞:白領包裝包裝袋保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