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私人博物館

2020-12-19 手機鳳凰網

  嘉賓參觀僑鑫博物館

鎮館之寶

□文/羊城晚報記者 朱紹傑 趙鵬

歷時兩年的籌備建設,兩萬多平方米的佔地面積,仿中國古代銅鼎的建築外形,打造出南中國最大私人博物館———僑鑫博物館。

博物館擁有中國陶瓷、青銅器、琺瑯器、漆器、玉器、舍利塔、書畫、木簡和木版畫等多個門類的藏品兩萬餘件。在僑鑫集團董事長周澤榮看來,這裡有望成為展示中華民族文化的高端平臺。

在這些豐厚藏品中,釋迦牟尼真身舍利塔與掐絲琺瑯器引人注目。前者是佛界聖物,內藏兩千年前火化的佛祖留下的骨舍利,塔身則由水晶和金銀製作而成,為博物館鎮館之寶;而後者,則是一套完整的清代乾隆宮廷用品,寶藍色的琺瑯器擺成清朝皇家客廳模樣,25件藏品從屏風、桌椅到花瓶全部都是乾隆年間的宮廷御用品,製作精美,極其珍貴。

博物館特別專設兩個展廳放置陶瓷藏品。展品從新石器時代的大溪文化時期的紅陶彩繪罐,到清朝陶瓷器,基本沒有斷代。博物館內最有特色的當屬字畫展廳,與其他博物館不一樣的是,僑鑫博物館展出的字畫並非中國傳統字畫,而是西夏紙畫。

西夏畫存世甚少,而這裡的西夏畫是目前全世界數量最多的。其題材涉獵豐富,上至佛像菩薩、密宗造像、羅漢高僧、伎樂飛天、神將力士,下至人們日常生活、勞作。細緻地反映了當時西夏一朝富有民族區域特色的宗教信仰、民俗民風,甚至描繪了古代西夏人的服飾、髮型等生動細節。

這批西夏畫都附有西夏文題記。西夏文字創製於西夏立國之初,它模仿吸收了當時的漢字,在形體上與漢字非常相似,但結構複雜、筆畫繁多,被當時的宋朝人稱為「若符篆」。後來西夏國滅,党項民族逐漸融合於其他民族,西夏文也幾乎成為無人可識的文字。

當今學界,通曉西夏文字的專家屈指可數。這些字畫或將為西夏學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實物,對深入研究西夏佛教繪畫藝術風格乃至社會歷史文化的變遷,具有重要價值。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200多幅帶字畫作,僑鑫博物館已經從北京聘請專家來破譯「天書」。

另外,博物館還收藏有西夏彩繪木版畫。它採用紅、黃、綠、黑四種顏色繪製而成,內容有佛、菩薩、馬技、練功、飛天、飛龍、天馬行空、二虎吞日、二牛格鬥等,部分作品也帶有西夏文題記。同樣可見党項民族的民風、民俗、歷史、宗教、繪畫藝術。

在全國3415家博物館中,私人博物館只有456家,僑鑫博物館希望為中國民間文博事業體制創新作出貢獻。

11月7日僑鑫博物館揭幕當天,文化部長蔡武發來賀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考古文物保護專家團團長菲利普、巴西聖保羅藝術博物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國立美術館、俄羅斯博物館、柏林國家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河南博物院等數十家國內外博物館的館長等出席了開館儀式。

朱紹傑、趙鵬

相關焦點

  • 中國規模最大的私人博物館落戶三亞
    新華網三亞11月25日電(記者王英誠)中國規模最大的私人博物館三亞卓越天涯古生物化石博物館25日落戶海南省三亞市。博物館館長、中國著名民間收藏家李躍卓表示,博物館將建成一座集科研價值、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於一體的現代化博物館。
  • 經營不善負債纍纍 中國最大私人博物館面臨易主
    經營不善負債纍纍 中國最大私人博物館面臨易主 2002年6月13日07:31  新華網   稿件來源:中國青年報  雲南滇池邊上全國最大的私人博物館———翰榮軒目前已不堪累累負債,館長羅煥新說:「我現在只有賣掉它一條路了
  • 漢堡國際航海博物館——世界上最大的現代化私人航海博物館
    在德國漢堡老城南面易北河(Elbe River)群島上,有一片修建於19世紀的新哥德式的紅磚倉庫(倉庫城Speicherstadt),曾經儲藏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貨物,被人們稱為「倉庫城」,如今這裡成了一著名的觀光景點,到處都是乘船觀光的旅行者2008年,漢堡政府斥資3000萬歐元,將「倉庫城」其中的一幢9層建築裡改造成了號稱世界最大的海事博物館
  • 全國最大私人博物館封頂 西漢編磬迎客(圖)
    全國最大私人博物館封頂 西漢編磬迎客(圖) 昨天,文物收藏者郭漢東指著已經封頂的號稱全國最大的私人博物館,欣喜地對記者說,5000多平方米的主館終於順利封頂,還有一座11層高的副樓正在破土動工,他20多年來所收藏的3000多件文物可以與世人見面了。  西漢編磬引起轟動  1997年8月,郭漢東所收藏的14件西漢編磬引起了世人的注目。
  • 翰榮軒門可羅雀 中國最大私人博物館面臨易主
    中新網北京6月13日消息:雲南滇池邊上全國最大的私人博物館—翰榮軒目前已不堪累累負債,館長羅煥新說:「我現在只有賣掉它一條路了!」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3年前,羅煥新集幾代人所藏珍寶,耗資6000萬元在滇池湖畔建起了中國最大的私人博物館——翰榮軒。
  • 雲遊通州:漫遊迄今為止世界最大最全的收音機和電影機私人博物館
    規模第一、數量第一、種類第一、藏品「年紀」最大……VR逛通州之360全景漫遊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最全的收音機和電影機私人博物館。館內藏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不同年代的收音機一萬餘件,電影機2000餘件,讓您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找回曾經的記憶。
  • 國外著名私人博物館
    每到一個城市,必不可少的就是去參觀當地的博物館,那些神奇的歷史故事和精美的文物和藝術品讓我著迷。參觀博物館,有時並不是特意為了藏品而前往,而是對寧靜氣氛的嚮往,於是博物館陳列所營造的環境,也成為了它們的特色。那麼,國外著名的私人博物館都有哪些?
  • 全國最大私人博物館落戶深圳
    民間博物館吸引了不少市民  21日上午,實力雄厚的深圳望野博物館在龍華新區龍華文體藝術中心舉行了隆重的開館儀式  這是一家私人的中國古代文物博物館,位於龍華文體藝術中心三樓,佔地1000平方米,館藏各類珍貴文物14500件,藏品的數、量、跨代等都在全國罕見,該博物館落戶龍華新區,為新區市民帶來文化上的新享受。  據介紹,深圳望野博物館於2009年2月由廣東省文化廳批准報國家文物局備案設立,經過多年的籌措,終於在龍華新區開館。
  • 在奧地利私人時鐘博物館內窺視
    (所有照片: Yvonne Oswald)UHRENSTUBE ASCHAU 是奧地利布爾根蘭地區陽光明媚的山丘上鮮為人知的私人時鐘博物館,並不容易找到。但經過老闆Wolfgang Komzak的廣泛的電話解釋和兩次錯誤的轉身之後,歷史悠久的農舍終於找到了位於偏僻,美麗的阿紹村的鐘表。Komzak在一座19世紀早期的建築物和黑麥草屋頂之外等候著。
  • 河南省南樂縣最大的私人博物館裡都有啥
    這個村子很大,也很平凡,但令我感到驚喜的是,在這裡竟然遇見了一個私人博物館:嶽紅昌民俗博物館。看了看介紹,感覺這個人很有實力,竟把自己的愛好與收藏弄成了一個省市AAA級旅遊景點,正如簡介中所說:關注古老村落狀態,講述中國鄉土故事,重溫世代相傳祖訓,尋找傳統文化基因。
  • 探索世界上最成功的私人博物館:古根海姆博物館
    更為有趣的現象是,大多數博物館為非營利性組織,但門票、版權、巡展等項目又在為博物館創造著具備相當規模 的收入,博物館也必須面對和處理大量開支。這就要求博物館必須具備良好的運營管理能力以滿足自身存續的需要, 從這一點來看,博物館又具備經濟組織的要素屬性。正因如此,博物館作為「產業」,理應得到足夠的關注。
  • 私人博物館、美術館,一盤「釣魚」生意?
    私人博物館的數量則更多。根據行業白皮書顯示,僅2008年至2015年這段時間,中國博物館登記數量從2008年的2539家增長至2015年末的4692家。其中私人博物館從2008年的315家猛增至2015年的1110家。最快時大約每3天便有一家私人博物館落地開設,堪稱「光速」。
  • 易鵬飛參觀臺灣收藏家的私人博物館
    易鵬飛參觀臺灣收藏家的私人博物館 字號:小大 2012-06-26 14:45易鵬飛一行參觀臺灣收藏家蘇義吉的私人博物館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泓安 曠雷兵)6月11日,在臺灣出席第八屆湘臺經貿交流合作會的婁底市委副書記
  • 龍湖·天琅|徜徉上海私人博物館·領略藝術家風採
    "私人博物館"產業近年來不斷風靡發酵提及國內私人博物館不得不提及上海上海的安靜與繁華交織在一起有文詞錯搭的感覺以外似乎還有一種現實的錯位當你身臨其境時所感覺到的不僅僅是她的硬體文明同樣重要的還有人文感覺徜徉上海私人博物館更深入的了解魔都的文化魅力· 龍美術館Long Musemu有浦東館和西岸館west bund這個兩個博物館是由劉益謙和他的妻子王薇建立的他們夫妻倆在2012年入圍ARTnews評選的世界上
  • 維特拉設計博物館:國際著名的私人博物館
    維特拉設計博物館(Vitra Design Museum)是一個國際著名的私人博物館,它位於德國小鎮Weil am Rhein。這個由弗蘭克蓋裡(Frank O Gehry)設計的博物館於1989年11月開始正式對外開放。
  • 臺灣收藏家揭露:上海私人博物館假貨泛濫
    文匯報報導,日前,我國寶島臺灣收藏家曹興誠在上海對私人博物館假貨泛濫現象進行了揭露。曹興誠不久前去南方某省參觀了幾家私人博物館,其中一家博物館上下兩層擺的全是假貨。藏品雖然標的年代多為商代、周代、漢代,但一眼就能看出是現代仿品,而且手段相當拙劣。曹興誠直言,假的東西登堂入室是混淆歷史事實,誤導後人,汙染民族文化。
  • 旅遊:中國泰迪熊博物館——全球規模最大的泰迪熊博物館
    中國泰迪熊博物館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泰迪熊博物館。館內有9個主題展館和3大創意文化空間,收藏著1000餘只精美泰迪熊。最有意思的是熊擬人化的場景展示,由泰迪熊來演繹傳統典故和世界古蹟,例如西遊記、三顧茅廬、埃及金字塔等。
  • 文化頭條|1.6億助力中國私人博物館聯合平臺發展
    2016年2月27號中國私人博物館聯合平臺成立,是中國第一個私人博物館聯同服務體,對接全球私人博物館,形成私人博物館健康和可持續性發展的模式,形成中國收藏界的高端對話平臺,形成一個方便、快捷、高效的線上交互平臺。
  • 湖北首家私人古建築博物館誕生 展出明清古建築
    如詩如畫的古建築博物館。記者蔣太旭 攝     長江日報消息(記者蔣太旭 通訊員董靜)佔地30畝、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20餘棟明清古建築、上千件古玩文物。經過數年籌建,湖北省首家私人古建築博物館——武漢李莊古建築博物館日前經省文物部門批准註冊。記者昨日從市文化局獲悉:這是今年來武漢市繼青菱文農藝術博物館後第二家獲批的私人博物館。至此,武漢市登記註冊的私人博物館數量已達8家,約佔全市博物館總數的15%以上。     穿過明代石柱牌坊和一棟清代門樓,一處小橋流水的古宅群落躍入眼帘,仿如世外桃源。
  • 中國第一個投資上億的私人博物館,光地板就2千萬!
    每天了解古玩知識 這是中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 據說投資數億元,這些還不算各種私人藏品文物,施工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