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老師聊教育
又快到了開學季,今年大一新生的生活費給多少,又是父母在家撓頭思考的問題了。由於今年疫情原因,很多家庭已經入不敷出好久了,給孩子拿了學費後,家裡的生活又緊張了不少,但苦了誰也不能苦了自己的孩子,因此到底給孩子多少生活費,成了難題。
一、全國大學生生活費排行
不要緊張,我們今天就來說說,大學需要給孩子多少生活費才合理,看完這張全國大學生活費排行榜後,家長的心中也就有了衡量的標準了。(如圖所示)
圖中為全國各省每個月大學生生活費的排行榜,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甘肅,江西的普遍生活費用為1000元以下,一般的省市生活費用在1100-1800元左右,其中超出2000元生活費用的省市有8個。
最高的為北京2928.5元,僅次於北京的為廣州的大學生每月生活費用為2500元,其餘6省市生活費均在2000元左右。
因此,家裡有在北京和廣州上大學的大學生,每月生活費相對要給到2500元左右一個月。
但這其中上海和重慶的大學生每月花費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均在2000元以下,但為保證孩子的吃喝花銷,建議每月給予2000元左右。而其他地區均可以參考1500元-1700元每月生活費用。
以上僅為根據全國大學生生活費用排行表所提出的建議。
家長和學生可根據這3點原因,進行生活費用的調整。
一、城市的標準
以生活所在城市的標準,和所上大學城市的標準,進行增加或減少。這是最符合實際情況的一種判斷標準。
二、根據家庭收入
家庭的收入決定了學生的生活費用是多少。工薪家庭的生活費用可以正常一些,小康家庭給孩子每月的生活費用可以高一些。
三、設置心裡額度
一般家庭在給予孩子生活費時,父母的心裡可以設置一個標準,例如給予1千元是極限,但還可以預留出200/300元的空間,供孩子索取,或者給予800元,在孩子需要時,多給予200元,同時告誡孩子,每月只可超支一次,不要給孩子養成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
以上可以作為大學生活費用的一個調整根據,其實每一名大學生,都應該明白自己家庭的收入情況,因此,在考慮索取生活費用時,也一定要注意考慮家庭的能力。
一般上了大學的同學,都會選擇自給自足,兼職賺錢,若是你想選擇兼職賺錢,那麼一定要注意不要上當受騙,選擇正規渠道。
同時上了大學後不要學著攀比,導致最後出現什麼「貸」現象,為了自己和家長的安心,請通過正規方式賺取生活費。
很多學生在上大學後,都會發生這種情況,那就是「沒臉要」生活費用,為什麼會有這種情緒呢,一般是這2點原因。
「沒臉要生活費」的2點原因
一、生活嚴重超支
上了大學後,很多學生會因為和室友出去吃飯或者聚會,增加花銷,因此,很多學生往往是,月初收到生活費,月中就沒有,到月末這段時間就是借錢或者是吃泡麵度過。一開始好意思和父母張口,等多張了幾回之後,就會出現「沒臉要」的現象。
二、家庭貧困
很多大學生上大學的錢,是借來的。或者是申請的助學貸款,因此,他們在花光生活費用後,就「沒臉要」生活費用了。
其實一名大學生,在校花錢真的不省,但父母與孩子彼此之間應相互理解,而不是互相指責埋怨,影響親子關係。
因此,希望每個學生都在父母給予的生活費裡進行合理消費,而父母可以在能力最大範圍內,給予孩子充足的生活費用。
今日話題:你上大學的生活費,是每個月多少呢?歡迎留言
若是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分享收藏,關注我哦!
本文全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