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上一回我們說到了
關於排版細節的決定性三原則
三原則講完了
相比你對於排版的理解已經有了飛躍式的提升
別著急 穩住
我們還有重要的兩大元素
字體與配色
文末老規矩有福利
記得看到最後哦~
可能你一直在用這種「看起來最舒服的配色圖」
或者是這種看起來很高大上的配色
或是直接找好看的分析圖取色
(文末獲取配色參考圖)
但是不管是多麼好看的分析圖配色
如果和你的效果圖根本不搭
用起來只會是災難
還有另外一種方法
可以讓你不再依賴外來的配色圖
就是從自己的效果圖裡取色
讓我們再次召喚強大的indesign
或許你經常用吸管工具
但可能從來沒注意過這個顏色主題工具
當用顏色主題工具吸取你的效果圖時
就會自動生成一套配色
然後添加到你的色板
再做 其他圖的時候就可以很方便取用了
如果你覺得這套配色很好用
可以點擊右上角的選項
選擇存儲色板
於是你就有了一套屬於自己的配色
下次想要使用的時候就可以通過載入色板調用啦
▼動圖演示▼
小tips:這個方法也可以用來取各種配色圖例的色板,存儲成自己的色板下次就不用再費勁找參考圖啦~
決定了文字順眼與否
主要在於字體的選擇、大小、粗細
字體的選擇:
關於襯線體和非襯線體的區別
在形式其實非常容易辨別
它們在形體上的區別無非就是
襯線體會更優雅具有裝飾性
非襯線體更醒目直接比較現代
而我們更多地是關注於他的用法
關於用法上
襯線體可以用在
(圖源網絡,侵刪)
非襯線體可以用在
篇幅正常的內容都可以使用
適合用在標題,較為醒目突出
分析圖裡字不會太多 所以較襯線體來說很常用
(圖源網絡,侵刪)
非襯線體較襯線體來說更萬能百搭
在我們的平時設計中還是較為常用
在這裡推薦幾個比較好用的非襯線字體
(文末獲得常用字庫包)
▼中文字體▼
▼西文字體▼
如果你看到一張圖紙上有個好看的字體
想拿來自己用該怎麼辦呢?
在這裡提供兩種辦法 一定能幫你找到想要的字體
【tips1】
ps匹配字體功能
可能很多小可愛都沒有發現
ps原來自帶匹配字體的功能(cc2015版本以後)
方法很簡單
只需要把你想要識別的字體丟進來
然後調整框選範圍
系統就能自動識別一些類似的字體
▼動圖演示▼
這種方法的準確率可能不會很高
一般只能識別出你電腦內已經安裝的字體
電腦裡沒有類似字體怎麼辦
我們還有另外一個方法
【tips2】
求字體網
傳送門:http://www.qiuziti.com/
這是一個在線匹配網站
用法很簡單
在這裡上傳你要識別的字體圖片
在之後彈出的頁面輸入對應的字
也可以選擇拼字
提高識別準確性
然後就能匹配出相應字體啦
網站也會列出一大堆類似字體參考
準確度非常高!
▼動圖演示▼
非常重要的一點是
不要看到很多好看的字體都想放在一起用
一張圖幅內,字體的種類不要多於三種!
字體的大小和粗細:
上一篇文章我們已經講了
關於變換字體的粗細
實現畫面中重複與對比的效果
(再次傳送門:排版細節要抓好,三個原則不能少)
那麼關於文字的大小,應該如何把控呢
平時在排版的時候我們會發現
字體太大會顯得很low
太小又看不清 撐不滿
到底用多大的字體才合適呢?
建議在A1圖紙中:
選用10-12號作為圖紙中「正文」顯示字號(例如設計說明啊、文字簡介啊這些大段文字)
選用7-9號作為注釋字號,例如分析圖中的文字引注、圖片下面的標題等
選用15號作為小標題文字,例如大段文字中的小組標題等
慎用16號以上的字體
以上字號作為參考,根據情況自行加減
如果害怕字體列印出來看不清
可以在視圖裡查看實際尺寸
關於字體的大小
在同一圖幅內也不宜出現的太多
一般不要超過4種
而且要遵循字體越大,級別越高的法則
排版系列第三篇就到這裡啦
不知道你有沒有一些收穫呢?
回顧前兩篇內容請點擊:
五個版式提升你的展板逼格
排版細節要抓好,三個原則不能少
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
可以幫忙推薦給你身邊的朋友嗎
本期福利
後臺回復「字體與配色」
(不需要轉發,不需要集贊,是不是超級良心!)
相關精彩
▼ 更多精彩 歡迎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