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咋說呢,跟考清華比起來還是太簡單了,但是和大學期末考試比起來還是要難上一些的,這已經不屬於一周突擊背書就能搞定的範疇了。
我是在職考公一次上岸,按理說是難上加難,那段日子也確實不輕鬆,但是要說難度,現在想想也沒有到難如登天的地步。是不是很雞湯?別著急,接下來就是經驗和乾貨了。
要想考公一次上岸,首先是目標要堅定,決心要夠強。我是真的認為決心很重要!下定決心意味著在考公這條路上我們沒有退路可走了,也就是說,從決定考公的那一刻起,就不能有「大不了……還能……」「下一次」之類的想法了,退路客觀存在,但主觀上就不能再去想了。
我大學畢業之後隻身一人在大城市闖蕩,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壓得我喘不過氣,一分錢沒存到身體狀況還越發糟糕,每天都處在身體的極度疲憊和情緒的極度煩躁之間,也已經厭煩了那種拼搏無限而收穫有限的狀態。這也是我當時能下定決心專心考公的原因。
目標和決心都足夠堅定之後,接下來就是付出努力的過程了。
我從來不喜歡毫無用處的努力,尤其是沒有方向、沒有計劃的努力。雖然我那時候制定的計劃很少有按計劃完成的時候,但是有這麼個計劃會讓我知道我目前的進度是在預期之內還是預期之外。
因為在職備考變數比較大,所以每天的學習計劃都不可能定的非常詳細,所以我的計劃都是劃分階段的,類似於:
用三個月完成第一輪學習,以看書和粉筆視頻課為主,以打基礎為目的;
一般是兩個小時的粉筆視頻課(中公教材作補充)+一個小時的刷題時間+一個小時的申論素材積累。
粉筆的課程特別詳細也很全面,有兩個月的時候說實話我書都沒怎麼看,一直在看視頻課,下載到手機裡,路上、吃飯和工作的時間都能看上一會兒,還算是比較方便的。
不過粉筆的課程屬實有些長,千八百課時的,我都是1.5倍速跳著看的,有重點再調回原速。
不過後來練得題多了,處在六十分的那個階段時,粉筆上的東西就有些不夠用了,因為粉筆上的知識和解題方法還是偏基礎一些,想要學一些快速解題的技巧還是得去刷阿甘上岸說的視頻課,專講做題方法和技巧的。
用兩到三個月完成第二輪複習,以看阿甘上岸說的視頻課和刷題為主,以鞏固提高為目的;
這個時候教材和粉筆的課程已經看完了,有了一定的基礎,就換成了阿甘上岸說,刷題的時間也會適當延長一些,看視頻的時候更著重去看課程裡的方法和技巧,很適合刷題的時候用;
從判斷推理開始,到言語理解、資料分析、數量關係,當時我就跟著阿甘的視頻分模塊一點點學那些細碎又靈巧的做題方法,一邊學一邊練,像言語理解其實單單刷題是很難看到進步的,更重要的其實是總結。
之前我的言語理解都是靠語感做的,其實做的也還行,就是正確率不太穩定,狀態好和不好的時候差別很大,上課的時候在阿甘上看過一些針對性的解題方法和技巧,跟著老師講的例題過了幾遍之後就已經能上手了,再後來就開始靠技巧做題了。
後來練題的時候因為有了技巧的加持,速度快了不少,主要是糾結的時間省下來了,更重要的是語感和技巧結合著做題,心裡就有了底氣,言語理解的正確率基本上都能保持在90%以上。
更難一些的推理判斷和數量關係,這兩個模塊的技巧性很強,剛開始自己做的時候,數量關係三四分鐘做出來一道,大多數時候都是直接選擇性放棄的階段,推理判斷還經常被生活常識幹擾,經常會選到一個「合理但錯誤」的選項。
但像這些題阿甘上都是有秒殺技巧和推理公式可以用的,自從學過相關的做題技巧和推理公式後,數量關係也能做了,推理判斷的正確率也提升了一大截。
個人看來,方法和技巧存在的意義並非是投機取巧,更多的時候實在揣摩出題人的心思和考察意圖,進而有針對性地練習,所以多掌握一些解題方法和技巧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不管是說我功利主義也好,說我投機也好,我都認為不管用什麼方法,能上岸就是最好的結果。
用一到兩個月完成第三輪複習,就要以做行測套題和看申論視頻課為主,以總結提升、查漏補缺、熟悉考試流程為目的;
有一說一,像我這種在職備考又沒有備考經驗的,選個視頻課,按照視頻課的流程一步步準備比自己摸索著備考還是要靠譜不少的,尤其是在打基礎的時候 ,有老師帶著把那些知識點掰開碾碎一點點講的話,心裡確實會放心不少。
我在申論上的準備會更隨緣一些,到底是之前做過新媒體,對自己的文字功底會有一點迷之自信,當時也只是在阿甘上看了一些關於申論的套路和結構之後關注了央視新聞和人民日報這些大報的公眾號而已,平時上下班坐地鐵的時候看一看,就當積累素材、端正立場了。周末休息的時候偶爾找一套真題練練手,就算是複習過了。
後來其實還挺後悔的,因為我的申論成績其實有些偏低了,上岸的時候其實不太穩,甚至可以說是有些驚險的,要不是面試的時候好好準備了,也有些運氣加持,可能最後就沒辦法上岸了,後來領導問起來申論成績的時候也有些抬不起頭……
最後半個月的時間只做真題,包括行測和申論,保持做題手感和熟練度,同時完成自測。
現在問我考公務員的時候難嗎?仔細想想,除了中間因為成績提升得太過緩慢而崩潰過一次之後,好像也一直沒有碰到過什麼難以解決的問題,但是整個備考過程又是一段很艱難很痛苦的時間,不只是備考的壓力,還有一如既往的繁重的工作壓力,中途也常常自嘲地想我這是圖啥呢?不過也都一路走過來了。
我還是覺得考公務員的難不是難以解決,而是難以堅持,面對激烈的競爭和巨大的壓力,能抗到最後的都是堅持下來的人,希望到最後堅持下來的人中,有一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