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經典名言20句:活著,就是要積極

2021-02-19 儒風大家


授權圖片 | 滕首詩  攝

《荀子》是儒家經典之一,荀子與孟子同是儒家的代表人物。相比孟子,荀子並未受到充分的重視。從晚清開始漸漸形成「荀學」,甚至有人認為「兩千年之學,荀學也」。荀子的思想繼承了傳統的儒家思想,而又集諸子百家之大成。荀子主張「性惡論」,強調後天努力的重要性,強調實踐的作用,是積極的人生哲學。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學習,是人的本性,是人和禽獸的重要區別之一。學習,當然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當今社會,社會發展的車輪呼嘯前行,不積極學習就會被時代拋在後面。善於學習,才能掌握在現代社會的生存技能,才能適應社會的飛速發展。

 

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君子不是生來就比普通人高明,而是因為他們善於藉助外物的力量,為自己所用。善於運用外在條件來彌補自身的不足,也是制勝之道。

 

3 蓬生麻中,不扶則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孟母三遷」的故事我們都不陌生,環境對人的成長和身心修養起著重要作用。人際交往的圈子也是重要的環境,對自己身邊的環境要慎重選擇,不隨不良環境而墮落。

 

4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荀子強調積累,不邁出小小的半步就走不了千裡路,不從小水流開始匯集就成不了大江大海。再好的馬只跑一步,也比不上資質不好的馬努力地跑。不注重積累,哪怕朽木頭也折不斷,堅持不懈地做,金石也能鏤空。後天的積累能彌補先天的不足,要成功,就得做苦行的功夫!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天有多高,地有多厚,通過實踐才能得知。荀子強調實際行動,而非「坐而論道」。在自強不息的行動中,才能獲得真知,發掘自己未知的潛能。

 

6 精於物者以物,精於道者兼物物。

《論語》中孔子講「君子不器」,是針對古代士階層的,君子不是像器物一樣有具體的作用,君子在位,可以管理操作器物的人。

 

大巧在所不為,大智在所不慮。

最能幹的人之所以能幹,在於不做不應該做的事,最明智的人之所以明智,在於不去考慮不該考慮的問題。人貴在有自知之明,能明白自己的身份,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什麼事該考慮、什麼事不用自己操心,該放手的時候就要放手。分內之事,盡力去做。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小人錯其在已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

君子慎重地對待取決於自己、自己能主宰的事,而不去羨慕由天來決定的事,所以他們每天豆漿進步;小人不去做取決於自己、自己能主宰的事,卻對由天決定的事由濃厚興趣,所以他們每天都退步。正所謂「盡人事,知天命」,很多事是人力不可為的,就是所謂「天決定的事」,偶然性很大,不能強求。但很多人就是對這些事心心念念、抓著不放,守株待兔,幻想著天上掉餡餅,寄希望於福利彩票中大獎、發橫財。不如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日常工作,在這些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事上下功夫,每天才能有進步,積少成多,更有可能取得成就。

 

9 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

順應上天(自然)而讚頌它,哪裡比得上掌握了自然規律去利用它?「制天命而用之」符合當今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原則,人尊重自然,也可適當地改造自然為我所用。

 

10 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是性、偽之分也。

荀子所說的「偽」,是「人為」的意思。天生就有的是「性」,是人力無法改變的;通過後天的學習、努力可以改變的,就是「偽」。所以荀子主張「化性起偽」,通過自己能掌控的力量來改變已成定數的東西。

 

11 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

與孟子不同,荀子主張「性惡」,認為人性本惡。因而更強調人為的作用,通過後天的人為的努力才能達到「善」。沒有本性那麼人為的努力就不能對症下藥,沒有人為的努力,本性就不能改善。所以主張「性偽合」,天生的本性和後天的努力對人都有重要影響,而後天的努力更為重要,它是我們能夠自己掌控的,「學不可以已」的意義就更大。

 

12 天下知之,則欲與天下同苦樂之;天下不知之,則巍然獨立天地之間而不畏,是上勇也。

天下人了解自己,那麼就與天下人同甘苦共患難;天下人不了解自己,就巍然在天地之間而無所畏懼 這是上等的勇敢。與孟子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有異曲同工之妙,只要自己行得正,心中有善,或者要做的是超前的大事業,而別人不理解自己,有「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無奈,也無需畏懼別人的眼光,堅守自我。

 

13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

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自己處在什麼樣的圈子裡,自己一定有這個圈子的特點。自身的榮辱禍福都是由自己的行為決定的。比如,兩堆柴火堆放的樣子差不多,但是火星總是容易在幹的那一堆裡著起火。很多時候我們抱怨別人和不順心的事,然而往往是自身的問題。

 

14 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

山上有玉那麼那山上的草木都很潤澤,水裡有寶珠連河岸也不那麼乾枯。只要自身修養足夠好,光芒總是遮掩不住的。有時候覺得自己做得很好了,可還是沒人理解,因覺得「埋沒」了自己而委屈不平。其實是自己做得還不到位,還需再接再厲,善行積累多了,自然就會得到認可。

 

15 心平愉,則色不及傭而可以養目,聲不及傭而可以養耳,蔬食菜羹而可以養口,粗布之衣、粗紃之履而可以養體,屋室、蘆庾、葭稾蓐、尚機筵而可以養形。

保持心情愉悅,就是人生的一大智慧。看到的東西不那麼養眼也覺得可飽眼福,聽的音樂不怎麼好聽也覺得可以享受,只吃蔬菜就能滿足口腹之慾,穿的、住的很粗糙也能滿足身體的需要。人窮一時,但心不窮,真正的窮養富養或許不完全是物質方面的,即使物質生活條件差,只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心情保持愉快,可以彌補物質上的不足。正如孔子讚揚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回也不改其樂」。

 

16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民能載舟,亦能覆舟,大眾的力量是決定性的。唐朝時,魏徵用此觀點來勸諫唐太宗,荀子的這句話是身居高位的人應該時刻銘記的。

 

17 心枝則無知,傾則不精,貳則疑惑。

若心不專一就會一無所獲,要想求全就學得不精,一心二用就會學不明白。意在強調專心致志和「術業有專攻」的重要性,只有專注於自己的志業,不好高騖遠,才能有所成。

 

18 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暗於大理。

一般人的毛病,就是容易受局部的蒙蔽,因而不能明白大道理。眼光不妨放長遠一些,站得高一些,能看得更廣,格局更大。

 

19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虛壹而靜。

用心才能明白道理,而用心要保持虛空、專一而安靜。荀子認為,人們在以前已經學到了一些知識的情況下,再學新東西的時候,容易犯經驗主義的錯誤。生活中也是這樣,我們在遇到一件事時,總是容易按以往的經驗去判斷,這樣可能是錯的。最好能保持虛空的狀態,專心地看待這件事,然後可以想想是否可以借鑑以往的經驗。

 

20 禮起於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於物,物必不屈於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以起也。

「禮治」是荀子的重要思想,荀子認為「禮」之起源,是為了保持物質和人慾的平衡。欲望,是人生來就有的,滿足欲望是人的本性。但是人人都依自己的願望行事的話,可想而知世界就會混亂不堪,而且外物有限,不能想要多少就要多少。所以需要制定「禮」來規範人們的行為,合理引導欲望。荀子認為「禮者,養也」,「禮」並非是刻意壓制人的欲望,而是合理滿足人的欲望,以及合理分配物質,使社會相對穩定。

 

▼ 點擊閱讀原文,讀經典,愛智慧,益生活

相關焦點

  • 《荀子》經典名言二十句:活著,就是要積極!
    《荀子》是儒家經典之一,荀子與孟子同是儒家的代表人物。相比孟子,荀子並未受到充分的重視。
  • 《荀子》裡的10句智慧名言,句句經典,都是人生閱歷的總結!
    《荀子》是戰國時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荀況的一部著作。該書旨在總結當時學術界的百家爭鳴,並進一步闡發自己的學術思想,成為先秦一大思想寶庫,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荀子》裡的10句智慧名言,句句經典,都是人生閱歷的總結!1. 妻子具而孝衰於親。
  • 荀子名言名句大全——荀子
    ——《荀子·天論》 18、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 19、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荀子·勸學》 20、學無止境。 21、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
  • 英語名言欣賞:20句經典人生名言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語名言>正文英語名言欣賞:20句經典人生名言 2012-11-06 19:35 來源:普特英語聽力 作者:
  • 《荀子》10句千古名言,句句透徹現實,值得一看
    《荀子》10句千古名言,句句透徹現實,值得一看一、君子以德,小人以力。賞析:這句話出自《荀子·富國》。君子靠德行處世,小人憑藉氣力。賞析:這句話出自《荀子·勸學》。君子與別人天性沒有什麼差異,只不過是善於藉助於外物罷了。三、故贈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賞析:這句話出自《荀子·非相》。贈言:用良言勉勵或規勸,多指臨別時贈予行者。
  • 荀子名言68句,哪句令你印象深?
    ——《荀子·天論》 18、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 19、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荀子·勸學》 20、學無止境。
  • 叔本華關於人性的10句經典名言,意味深長,值得收藏(附解析)
    叔本華關於人性的10句經典名言,意味深長,值得收藏(附解析)叔本華關於人性的10句經典名言,對人性的剖析深刻精準。1.每一個人心中多多少少都有些憎恨、憤怒、嫉妒、怨恨、惡意,這些東西平時淤積於胸中,就像是儲存在毒蛇的牙泡裡的毒液,只要時機一到,就會噴發而出。解析:這句話說明,人性具有惡的一面,我們必須防止惡的一面為非作歹。
  • 國學經典:鬼谷子、孫子、韓非子、墨子、荀子精選名言50句
    鬼谷子精選十句名言1、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也。
  • 《荀子》精選20句,古人智慧,人間至理
    《荀子》的文章論題鮮明,結構嚴謹,說理透徹,常用排比句增強議論的氣勢,語言富贍警煉,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荀子》一書在中國思想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今日精選《荀子》20句,與大家共讀。1. 長短不飾,以情自竭,若是則可謂直士矣。
  • 【磁縣公安】全民學國學 國學經典入機關│ 國學經典勵志名言100句...
    值得收藏的中國古代經典名言100句,激勵你的成長。下面學習啦小編為你分享的是中國古代的經典勵志名言100句的內容,希望你會喜歡!51、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林逋《省心錄》譯:知道自己的不足並努力學習就是聰明的人,不好問又驕傲自滿的人是可恥的。52、學不可以已。
  • 《荀子》經典10句:高情商的人,都很注意這10個細節
    《荀子》是戰國時期荀子和弟子們整理或記錄他人言行的哲學著作。全書共分三十二篇,內容可謂博大精深,涉及哲學思想、政治理論、治學方法、立身處世、學術論辯、經濟軍事等。今天,隱娘從《荀子》中找出10句名言,告訴你:高情商的人都是這樣為人處世的!
  • 《荀子》精選20句:古人智慧,人間至理
    《荀子》是戰國後期儒家學派最重要的著作,全書共32篇,集中記錄了先秦著名思想家荀子的言論。《荀子》的文章論題鮮明,結構嚴謹,說理透徹,常用排比句增強議論的氣勢,語言富贍警煉,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荀子》一書在中國思想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今日精選《荀子》20句,與大家共讀。1. 長短不飾,以情自竭,若是則可謂直士矣。
  • 一生受用的20句經典名言(珍藏)
    語出《晁錯論》,告誡我:能夠成就偉大功績的人,不僅僅要有超凡出眾的才能,還一定要有敢於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勇氣和堅忍不拔的意志。8.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語出《呂氏春秋》,告誡我:要學會配置資源,結交同道之人,不需要所有的事情都親力親為,個體戶思想要不得,要具有整合思維。13.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
  • 《荀子》10句經典名言,說透10個哲理,讀懂受益一生
    有人評價說:荀子是一個循循善誘的好老師。是呀,在古籍《荀子》中,共存三十二篇,除少數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寫。他的文章擅長說理,組織嚴密,分析透闢,善於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強議論的氣勢,語言富贍警煉,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 魯迅先生的十句經典名言,非常經典
    後來就出現了很多經典的語句。小編今天跟大家講的就是魯迅名言中的十句經典名言第一句是:「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等於慢性自殺」。大家都知道一寸光陰一寸金,在我們上高中大學的時候,偷懶,上網,上課睡覺相信都是這是每個人當時的回憶吧,當自己長大了,就想當時好好學習就好了,這個例子就可以驗證上魯迅先生的話了吧。
  • ...公安局】全民學國學 國學經典入機關│ 國學經典勵志名言100句...
    ,特別是領導幹部帶頭領學,發表詩詞,集體誦讀經典。 值得收藏的中國古代經典名言100句,激勵你的成長。下面學習啦小編為你分享的是中國古代的經典勵志名言100句的內容,希望你會喜歡! 26、三思而後行。——《論語》譯:每做一件事情必須要經過反覆的考慮後才去做。27、多行不義必自斃。
  • 勵志名言:50句經典的勵志名言警句
    50句經典的勵志名言警句1、你都沒竭盡全力,哪有資格哭泣。
  • 這句經典名言出自易經,道盡人生哲理,還被作為大學的校訓
    然後也被奉為儒家經典,這本書裡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我們選取其中一句經典的名言來品讀,這句名言如今還被大學作為自己的校訓,以此來激勵學生。這句名言整體地理解固然是沒有問題,但還有其他一些解讀,畢竟《易經》的高深讓人費解。
  • 15句最經典勵志的名人名言
    15句最經典勵志的名人名言,其中就有小編我最喜歡的籃球之神麥可·喬丹的名言,放在了第一個(是不是有點自私,哈哈),一起來看看這經典的15句都是誰說的吧!1、I can accept failure,but I can't accept not trying.
  • 50句國學名言,句句經典!讓孩子背熟掌握,終生受益!
    50句國學名言,句句經典!讓孩子背熟掌握,終生受益!教育部課改,現在對語文這門學科的文學常識性內容有所增加,而且在中小學的考試當中,文學常識內容也在呈現加大的趨勢。讓孩子們利用課餘時間誦讀經典,一方面不僅是能夠提升孩子們的學習積累能力,一方面也能夠讓孩子擁有一定的語感,把傳統的經典文化保存下來。而且現代漢語的學習跟古代漢語的學習也是大同小異,如果將其掌握透徹,肯定會讓一個孩子對於學習更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