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溫柔禮貌、落落大方,總笑稱自己是個&34;,但一言一行中卻透露著果敢和堅定,那是為了夢想奮不顧身的勇氣,和對未來可期的自信。正是這樣&34;的性格,讓她將言行化為柔和的力量,不懈努力,實現夢想。她就是西北政法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2016級優秀畢業生,馬鶴芸。
高光時刻:
2016-2017和2017-2018年度優秀共青團員稱號
2017年度西北政法大學第八屆&34;市場營銷大賽團隊第三名獎項
2017年度大澤一等獎學金
2019年陝西省高校最美心委稱號
&34;、&34;、&34;等榮譽稱號
現保研至華東師範大學
馬鶴芸的大學生活簡單而充實,學習填充了她的大部分時間,宿舍書桌上那盞檯燈就是見證。她讀完一本又一本書,做完一頁又一頁筆記,因為她心裡的目標明確,所以義無反顧,堅持不懈。
在馬鶴芸眼中,大學是充實自己、完善自己的沃土,更是追求夢想的始發站。在大三之時,馬鶴芸突然覺得自己或許可以嘗試保研,但這樣想法的產生不是心血來潮,而是她前三年的努力積澱。
三年裡,她制定了許多個短期目標,每一個小目標的完成都代表她離保研成功這個大目標更近一點。她每一年都在為獎學金和三好學生榮譽奮鬥,認真對待每一堂課,盡力做好每一次作業。參加各種組織的活動和比賽來鍛鍊自己,大創、市場營銷大賽、教育扶貧活動、&34;等等活動都能見到她活躍的身影。她說自己很&34;很&34;,面對一件還沒有做的事情不會產生一點點念頭,她害怕努力過後會讓自己失望。這個&34;不是不做事的念頭,而是幻想成功的念頭。面對遠大的理想不要想著最後的結果,腳踏實地做就好,時間會見證一路上的成長。
或許執著的努力讓她得到了肯定和回報,來自華東師範大學的保研通知書,就是屬於她的迴響。
和很多同學一樣,馬鶴芸大一就加入了學生會,但因學業繁重而退出。大三時,又因興趣決定加入其它學社,成為了&34;成員。思維的碰撞一直貫穿著她的生活,無論是在社團內與社友的交流還是實習時在陝西婦女研究會的工作,用專業理論和專業方法解決生活和工作中方方面面的問題讓她充滿成就感。
馬鶴芸還參加了許多社會實踐、志願服務活動,比如山陽教育扶貧、長安區扶貧辦活動等。她在活動中學習進步,充實自己,了解社會,增強責任感。同時,身為策劃者,她也提高了自己的組織協調能力和創新意識。
馬鶴芸也擔任著班長職務,繁雜的工作讓她必須合理安排工作與學習,因而她白天下課後處理好各類工作,晚上集中完成學習任務,不拖不欠,避免堆積,讓自己張弛有度。
學習與生活平衡於生活,如此才能簡單而不單調,充實而不枯燥。
大學四年倏忽而過,馬鶴芸強調,有機會去做的事,一定要做,不要猶豫,試錯的成本並不高,錯過的成本才高。把握好當下的時間,沒必要的事情就不做;有必要但不重要的事情就去做,不要在意結果,盡力就好;有必要又重要的事情不僅要做還要放在心上,並做好失敗後補救的準備。不要浪費時間,做些有意義的事情,遠比假裝自己很忙好。
同時,面對低谷也不要讓太多的負面情緒包裹自己,就算再多困難擺在面前,也要盡力做好每一件事。&34;,通過引用這句話,她表示人一生會遇到無數的困難,有些困難無可與人言說。馬鶴芸認為與其悲觀擔憂自身處境,不如積極想辦法走出低谷。這就是馬鶴芸的人生態度,做好該做的事情,其他的交給時間。苦盡甘來,著眼當下,盡己所能,不留遺憾。
如今,離別在即,馬鶴芸也將踏上新的旅程。這場逐夢之旅不會停止,她留下的腳印也會不斷激勵著後來的學子朝著夢想奔跑。
歡迎關注&34;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部分素材來源:西法大學生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