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音樂藝術高考都吸引著大批高三藝考生和家長的關注,畢竟音樂藝考在我們國家是一年一度的大考,也是很多人改變人生軌跡的命運之考。藝考過後填報志願的時候又被稱為二次高考,因為每年都會有許多藝考生因為填志願失誤,與理想的大學失之交臂,所以只有根據自己的分數科學合理的填報志願,才能夠保證萬無一失被高校所錄取。
那麼怎麼樣才能夠科學合理填報高考志願呢?
一、首先要對自己的分數有全面的了解,不管是音樂專業知識成績還是文化知識成績,然後把兩個項目的成績綜合起來,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分數來了解所填報的學校。有句話說,戰場上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填報志願亦是如此。
二、合適音樂藝考生報考的學校一般分為三種,分別為專業藝術類,綜合類,師範類。這三類學校裡面又分為三個等級:分別為藝術類院校,985、211綜合類或師範類院校,普通綜合類或師範類院校。其中,競爭力最大的是專業藝術類院校,比如星海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等等,畢竟是全國最好的音樂類院校,很多人想盡辦法擠破頭都要進去,不過沒有一點拿手本領是很被錄取的。
中央音樂學院
除此外,985和211等級的綜合類或師範類院校競爭也相當激烈,比如廣西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湖南師範大學等等。因為這些院校都有強大的實力和悠久的歷史作為資本,想要考上這種學校門檻也不低,不過比起專業的音樂類院校,壓力相對會小一些。如果你的專業成績和文化成績相對來說還不錯,可以考慮填報這種院校。
廣西大學
最後一個級別的院校是普通綜合類或師範類院校,這也是眾多音樂藝考生報考的目標。比如廣西民族師範學院,海南師範大學,百色學院,欽州學院,河池學院,賀州學院等,別看這些雖然是普通的本科院校,但是這些學校招生的時候也是有嚴格要求的,畢竟每個學校都想招收優秀的生源,所以想要讀一個本科院校還需要在專業上下功夫。
廣西民族師範學院
三、全面了解好自己的分數和學校之後,準確定位自己的分數究竟而是填報哪種類型的學校,然後選出幾個合適的學校,充分掌握這些學校的招生標準和人數比例,專業要求和硬性要求,對比分析這些學校往年來的招生情況信息等。填報的時候一定要量力而行,如果成績一般般選擇,普通綜合類或師範類院校的通過率會高一些。
2017年江蘇音樂藝考生分劃分
四、音樂藝考生填報志願技巧,因為現在實行的是平行志願,選擇多個不同級別的學校分等級報考。如果有衝刺理想的學校,也要填到一些有把握的,畢竟要給自己留下一條退路,千萬不要拿自己充當別人大學路上的炮灰。
五、很多院校更加側重於專業上的成績,分享一下2017年河南的分數線:中國傳媒大學296分,浙江傳媒學院407分,中國戲曲學院160分,中國音樂學院296分,南京藝術學院156分,武漢音樂學院235分等等,是的,你沒看錯,南京藝術學院156分是文化課的成績,所以有一句話說:不怕文化課差,就怕專業差。當然這也是部分省份而已,最終還要因人而異,有一些院名校還是要「雙高」的專業專業和文化成績。比如中國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總之,要避免自己的短板,發揚自己的長處。
最後總結一下,不管你是文化分考的好音樂考不好,還是音樂考不好文化考好,不怕沒大學讀,就怕你選擇錯誤。
作曲家創作樂曲時,經過醞釀、構思,初步明確所要達到的目標後,寫作次序一般是:
① 先寫好音樂主題,把頭開好;
② 繼而予以發展;
③ 最後通過合理的曲式而完成音樂形象。
這三步往往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下面先從音樂主題談起。
概述:
音樂主題是一首樂曲最主要的樂思,常是作曲家在充滿激情的精神狀態下寫出來的。它具有鮮明的個性特點,富有較強的表現力,意義也比較完整。樂曲一開始往往就是音樂主題,也有經過引子才出現的。因它是形成全曲音樂形象的基礎,很重要,因此創作音樂作品時,首先應把精力集中於此。
主題的構成,就樂句的句數來看,常由兩個樂句構成,也有由一個、三個、四個或更多個樂句構成的。它常結束在調的主音上,或三音、五音上(即結束在主和弦上,大調是1、3、5,小調是6、1、3,徵調式是5、2,商調式是2、6等),有一結束感、段落感。
主題往往是一個樂段。
主題核心是主題的一部分,多在開始的地方,常見的是一或二小節(自成一個「單元」),有時是一個樂句。整個主題常由此核心延展而構成的。平時談及音樂主題時,常不是指主題的全部,而是指主題的一部分,如主題核心。
這是由兩個樂句(每句八小節)構成的音樂主題,終止在小調的主音上,開始兩小節是主題核心(很有小草純樸無華的特色),整個主題由此發展而成。
主題節奏:
作曲家創作樂曲時,經過醞釀、構思,初步明確所要達到的目標後,寫作次序一般是:先寫好音樂主題,把頭開好;繼而予以發展;最後通過合理的曲式而完成音樂形象。這三步往往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主題節奏是指主題或主題核心的節奏骨架,主題的個性特點以及主題的多樣性常由此奠定。
主題節奏就歌曲來說,常與歌詞朗誦的節奏有關。但無論是歌曲或是器樂曲的主題節奏,更重要更寬廣的來源是作曲家對生活的深刻感受,是在自己內心深處的感情波濤上所進行的各樣富有特色的「浮雕」。一種是主觀心境的刻畫,這是主要的,為數也最多。一種是客觀人物、景色的刻畫、描繪,雖然是客觀的,但也絕離不開主觀的作用。
主題節奏與歌詞朗誦節奏的關係有些歌曲的主題節奏與歌詞朗誦的節奏基本一致,如:不少歌曲的主題節奏與以上情況相似:這類易在群眾中傳唱的歌曲,特點之一是音樂的主題節奏與語言的節奏相當吻合,音調也較通順,因而感到自然,容易上口。應充分注意到,音樂的主題節奏要比歌詞朗誦的節奏豐富得多。作曲家刻意追求的是音樂主題要富有個性特點,並與內容吻合。朗誦歌詞時,肯定不會把節奏拖得如音樂主題的節奏那樣悠長。
主題音調:
主題音調是指獨立於主題節奏的高低的連續,常具有一定的特點。
主題音調的民族風格音調有相當強烈的民族範圍內的繼承性。音調與民族的語言及思想感情特有的表達方式等密切聯繫著,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中外許多著名作曲家所創作的音樂主題,其音調大都一定程度具有自己的民族風格。俄羅斯作曲家格林卡曾說過,音樂是人民創造的,作曲家不過是加工改編而已。特別是從音調來看,這話是有根據的。有些器樂曲的主題本身就是民歌,如柴科夫斯基《D大調第一弦樂四重奏》第二樂章的主題:是一首俄羅斯民歌。我國沙漢昆《牧歌》(小提琴獨奏)的音樂主題:來自內蒙古民歌。
我們有些革命群眾歌曲,本身就是民歌,只是重新填了詞,以新的時代的激情去演唱,從而有「出新」。原封不動地把民歌作為主題,總的來看終是很少數,更多的是在民族、民間音樂的基礎上進行再創造。
音調與語言有密切的聯繫,這在歌曲創作中尤為顯見,如音調的起伏儘可能與歌詞朗誦的語調相一致,以使歌詞內含的感情較自然地表達出來,歌詞也讓人聽得清楚。
聶耳、冼星海的歌曲,其音調的起伏與歌詞朗誦的起伏多結合得相當完美,但並不全按字尋腔,而更多地著眼於整個音樂形象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