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元精品店開在商場內能「活」下來嗎?在大家的日常印象中,十元店是開在社區周邊、學校附近或者臨街鋪面等地方。因為商品物美價廉,所以十元店做的生意是面向社區中勤儉節約的家庭主婦或學校內仍靠著父母供養的學生黨,這倒是可以理解的。
或者,臨街鋪面就那「十元」招牌掛起,街道上來往行人中也總有那麼一部分人喜歡高性價比的買些東西。此時,十元店選址臨街鋪面倒也不愁沒生意。
可是,同樣作為實體零售的一份子,當十元店開到商場內還能不能「活」下來呢?這就得由莜尚精品百貨來好好給大家講講了。
當十元店出現且佔據各大社區周邊時,零售行業內有人把十元店看作是商場、超市更貼近人們生活的「鄰家」零售店,彌補了商場、超市的一些市場空白。彼時,十元店與商場、超市時和諧共處、共享市場的局面。
那麼,十元店若入駐商場,就有點「踢館」搶客的意思了。想想看,同樣是做實體零售的,十元店好好做社區、學校周邊的生意不好嗎?非要搶商場的「飯碗」?
事實上,經過電商崛起的蠶食以及滌蕩,這些年來很多線下實體零售的商場也不好過,很多時候越來越宅的人們更喜歡便宜、便捷送到家的網購,也不願意要出門「跋涉」到商場逛店買東西,尤其是要陪女生逛的話。
此時,商場需要的入駐業態,恰恰正需要類似十元店這樣能以商品物美價廉吸引到客流的經營門店。事實上,如今商場的業態分布趨勢早已不是一味往高端消費走了,而是哪門生意吸引人來就被歡迎入駐。
再說了,十元精品店入駐商場真的是會搶客流嗎?未必!類似莜尚十元精品店一般主營家居日用、數碼配件、箱包飾品以及辦公文具等百貨商品,與當今商場只要是服裝、餐飲、電玩、健身等生意是少有衝突的吧?也就是說,十元精品店開在商場內是不對其他原有業態不發生競爭問題的,又說真有也就是在同樣經營品類的門店有搶客之嫌吧。
從實際經營的角度看,十元精品店特別是主打快時尚百貨的品牌入駐商場的話,大概率是能「活」下來且成為商場引流業態之一也說不定的。再說,商場本身的客流量不差,人群消費水平也都不低,開十元精品店的話,消費流量是不愁的。
當然,開在商場內的十元精品店與其他選址區位還是不同的,比如租金上肯定比選在社區、學校附近的貴;或者,裝修上總不能太簡單吧,到什麼廟要念什麼經,十元精品店入駐商場,裝修檔次上要與商場其他門店風格相契合,至少不能檔次低到與商場格格不入吧?
此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十元精品店所選擇商場的人群結構、消費特徵,要與店內所售商品的特徵吻合,購物商圈是人群密集且消費需求多樣的一個地方,所以如果能在人流大的地方開一家精品店,生意自然就不會太差,但商場內人群的消費需求很是多樣化,那麼相應要求十元精品店賣的商品種類也需要更豐富、品類更多才能生意越做越好的「活」下去,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