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5 11:31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王凱藝 通訊員 楊磊
【15:00】
作為愛心大家庭的領頭人,周秀芳每天為籌建學校的事四處奔波,牽線、對接;還忙於幫各地的困難學生及家庭和愛心人士結對子。
翻開周秀芳的日記,每一筆愛心資助、每一所學校的工程進展、每個困難孩子的需求……一條一條記錄得清清楚楚。「事情辦妥一件我心事就放下一件。」周秀芳告訴記者,三年多來,這樣的日記已經寫了滿滿十本。
【14:30】
記者來到周秀芳的宿舍,陰暗、簡樸的一間屋子就十幾平米,周秀芳說:「我對自己的生活沒什麼要求,吃住都很簡單。」
【11:20】
六年級一班教室的課堂上,周老師和寧波李惠利小學的師生進行了現場連線。兩地學生通過網際網路,進行線上交流。
「這個學生她一放學就要燒飯,照顧弟弟;那個學生除了做作業還要照顧不會勞動的爸爸,每天要走三個小時的山路到學校,家裡的被子還是奶奶結婚時用的;另一個學生除了做功課以外,放學時間還要餵豬、採蘑菇、餵雞、砍柴……這些孩子生活艱苦,但他們依然熱愛學習,擠出時間看課外書。」周秀芳對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一清二楚,多次走訪過困難家庭,幫助他們。
「我們已經把你們61個貧困生結對的愛心款都給了他們,他們很感激。我希望明年你們能來漵浦參加一個互動夏令營,希望你們好好學習健健康康。」視頻連線結束後,周秀芳還向李惠利小學的孩子們發出了一份邀約。
【11:10】
記者來到目前周老師主要支教點——北鬥溪鎮九溪江中心小學。考慮到年紀大了,當地的幾位校長就勸周秀芳儘可能住在山下,不要太操勞,她想做的事大家都會盡力去幫忙。
【10:50】
10點50分,下課鈴聲一響,孩子們從教室裡跑出來,「周奶奶,周奶奶……」邊喊邊向周秀芳飛奔而來。被孩子們擁簇包圍的周奶奶,此刻臉上樂開了花。
【10:45】
一踏進校門,朗朗書聲傳來,周秀芳笑呵呵地感慨:「現在環境好了,孩子們可以好好讀書學習了。」
周秀芳在一樓教室門口,通過窗戶看了看裡面上課的孩子,緊接著疾步走進廚房,看看今天中午孩子們的夥食。「青菜、雞蛋和排骨湯。」周秀芳看到已經準備齊全的飯菜,滿意地點了點頭。
【10:20】
10點20分,記者跟隨周秀芳來到了九溪江鄉前進村上海交大安泰希望小學,這個學校是周秀芳發起籌建的第二所希望小學。來自上海的張剛是這座小學的主要籌資人,他曾是周秀芳的學生。2015年一次偶然的師生聚會,聽了周老師的支教經歷,看到周老師拍來的貧困山區孩子的生活處境,張剛當即決定加入愛心援助隊伍。
【09:36】
「見到你們都來了,真好!」周秀芳說,三年多來,從自己的學生、同事過的老師,再到寧波和湖南兩地的各界愛心人士,她的愛心團隊越來越壯大,受助的孩子已經超過350個,這是讓她最欣慰的事。
16日一大早,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在漵浦縣北鬥溪鎮的鎮上見到了周秀芳,神清氣爽、行動矯健,是這名古稀老人給人的第一印象。「我今年才十七歲啊,渾身都是勁兒,跟孩子們在一起我不會老!」周老師風趣開朗的個性,活躍了現場的採訪氣氛。
早前報導:
寧波「支教奶奶」周秀芳愛心事跡一直廣為流傳,深深影響著社會各界。
2014年初至今,她深入貴州、湖南等偏遠山區義務支教,還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擰成一股繩,募資捐建希望小學,改善當地的教學環境。三年來,經她「愛心搬運」捐建的10餘所希望小學在漵浦山區陸續建起,本月又有三所新學校投用。
「支教奶奶」今年已經70歲了。然而這名古稀園丁並有停歇自己的愛心腳步,她的支教之路還在繼續……
11月15日早上7點50分,記者踏上了寧波開往湖南懷化的列車,預計在今天下午4點左右,抵達懷化市下轄的漵浦縣。明天(16日)開始,記者將陸續走訪周秀芳援助過的村莊、學校以及那裡的孩子們,探尋這名寧波「支教奶奶」在湘西的愛心之路。
17日,周秀芳募資捐建的第八所小學——兩丫平鎮黃金寧波鄞州希望小學將在當地舉行揭牌儀式。據悉,還有5所希望小學目前仍在建設之中。屆時,周秀芳本人也將面對面向記者講述她的愛心故事,還原其最真實最感人的心路歷程。本端也將第一時間從現場發回報導。
周秀芳是寧波李惠利小學的退休教師,在她的牽線下,兩地結對幫扶的活動持續開展。近日,師生們紛紛通過書信的方式,將自己的祝福傳遞給漵浦山區的同學們。
「親愛的漵浦的同學,你好!我們雖然沒有見過面,但是從我們學校退休的周老師,帶來了很多你們生活和學習情況的照片,我看到後,流下了眼淚!」601班的王思齊小朋友,給素未謀面的同齡人寫信,把牽掛、鼓勵、祝福都付諸在筆端。
陳樂瑤等學生,利用廢舊物資,設計了「心中的希望小學」:有花園、草地、亭子,有漂亮的教學樓,她說,希望漵浦山區的孩子,有一天也能在那麼美麗的校園裡學習、成長。
15107166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