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梅花鹿-鄧州市夏集鎮丁長偉特色產業拓寬群眾致富路

2021-01-08 鳳觀南陽

鳳凰周刊訊(記者沈俊偉 特約記者翟玉飛)暖陽高照,天朗氣清。近日,記者一行慕名來到河南省鄧州市長偉梅花鹿養殖有限公司所在地—夏集鎮小耿營村董營組,受到了公司經理丁長偉的熱情接待。

在金色暖陽照耀下,鹿苑裡的小梅花鹿們格外興奮,蹦蹦跳跳,來來往往,打打鬧鬧。小鹿們那滿身淺黑色的花紋印在淡黃色的冬毛上,映襯著朵朵白色梅花,格外美麗。它們一會兒舔舔鼻子,一會兒晃晃耳朵,一會兒甩甩尾巴,一會兒伸伸小腿,溫順靈巧、活潑可愛,討人喜歡。

小鹿們正在歡鬧,忽然看到來了「不速之客」,立即奔向鹿舍,伸長脖子,豎直耳朵,瞪大眼睛,緊張地盯著來客,察顏觀色,唯恐來者不善,一舉一動盡顯靈動和機警。

「梅花鹿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原本生長在我國東北等地的山林中。養殖戶為什麼會想到在位置偏遠的農村養殖梅花鹿,效益怎麼樣?」記者帶著好奇、疑問和困惑,與丁長偉經理攀談起來。當得知來意後,他豪情滿懷,娓娓道來,回顧了在困境中奮鬥的歲月,講述了在探索中前進的歷程,暢談了在追夢中創業的故事。

背井離鄉下東莞 艱辛打拼二十年

丁經理遙想當年,感慨萬千。他出身寒門,上有兄長,下有弟妹。那時,父母靠種幾畝薄田為生,既要維持日常開支,又要供應四個兒女上學,常常入不敷出,生活極為貧困。丁長偉年少懂事,渴望靠讀書改變命運。可是,只因家貧,他不得不過早地終止了學業。

俗話說:「窮則思變。」1995年8月的一天,為了擺脫貧困,丁長偉滿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背上行囊,告別家鄉,遠赴東莞打工。

在東莞,丁長偉一下車就切身感受到超乎想像的美麗、繁華與喧鬧。他無暇領略異域風情,迫不及待地去工廠應聘,最終被力克玩具廠聘用。他非常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勤學苦練製作技術,逐步成長為行家裡手,受到了同事誇讚和領導好評。

丁長偉身處異域他鄉,可忘不了父母的艱辛和家庭的貧困,暗暗發誓:「一定要靠勤勞的雙手創造財富,改變命運!」因此,他嚴守公司紀律,天天起早貪黑,加班加點,甚至通宵達旦。在這裡,他兢兢業業,撈得了今生的第一桶金,增強了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1998年12月,風華正茂的丁長偉收穫了自己的愛情,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結婚後,他和愛人是生活上的好伴侶,更是工作上的好搭檔。20年來,為了擺脫貧困,創造幸福生活,夫妻倆比翼齊飛,風雨同舟,患難與共,先後在四個公司奮力打拼,積攢了數十萬元,為日後創業奠定了基礎。

日月如梭,光陰似箭。2014年3月的一天,丁長偉在嫂子家(嫂子是福建省人,與哥哥同在東莞務工)偶遇其娘家叔叔。陳叔鄭重其事地開導他:「我在香港做鹿產品生意數十年了,深知梅花鹿渾身都是寶,養鹿產業前景看好。你養殖梅花鹿不會錯的!」

陳叔的話宛如燈塔照亮了前進的道路,又像路標指引了奮鬥的方向。他和愛人經過反覆商議,決定聽從叔叔的建議,不再為別人打工,自己當老闆,回家養鹿。

胸懷夢想赴東北 勤學好問取真經

丁長偉深知,梅花鹿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自己至今還沒有見過一次呢,養鹿談何容易?!但生性倔強的他沒有猶豫,沒有彷徨,沒有退縮,而是迎難而上,藉助叔叔牽線搭橋,隻身遠赴長春市雙陽區梅花鹿養殖基地,取經問道。

在老闆的陪同下,丁長偉參觀了鹿場,眼前為之一亮,精神為之一振。鹿場佔地面積和養殖規模都很大,經濟效益非常可觀!美麗靈動的梅花鹿和潛力巨大的養鹿產業深深地吸引著他。他大開眼界,驚喜不已,更加堅定了養鹿的信心。

經了解,丁長偉得知,養鹿絕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學會養殖技術和管理經驗至關重要。為此,他決定留下來,一邊取經,一邊實習。

在鹿場的每一天,丁長偉總是第一個起床,最後一個休息。白天,他緊跟員工和師傅,一起餵養梅花鹿,悉心學習餵養和防疫知識,留心觀察梅花鹿的生活習性。夜晚,他潛心鑽研專業書籍,藉助養鹿微信群、快手和網際網路,如饑似渴地學習養殖技術。每當遇到不懂的問題,他就隨時隨地向富有經驗的同事和師傅請教,直到學懂弄通為止。

就這樣,丁長偉度過了6個多月的難忘時光,終於熟練掌握了養殖和管理技術,信心百倍地回到了家鄉。

雄心勃勃歸故鄉 克難攻堅幹事業

丁長偉回鄉養梅花鹿的消息不脛而走。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全村掀起了不小的波瀾。父母和親朋好友都覺得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紛紛好言相勸。

「長偉,我活了一輩子也沒有見過梅花鹿一面。梅花鹿屬於野生動物,養殖難度和風險太大,你萬一搞不好要把咱們兩輩人的家業敗光啊!」父親苦口婆心勸阻他。

「咱們這裡常年養豬養牛養雞的都有養殖經驗,可都說風險極大,搞不好血本無歸。養梅花鹿還是第一次聽到,難度大呀!你萬一失敗了,20多年掙的血汗錢打水漂了不說,還要窮幾輩子的!」最要好的朋友憂心忡忡地勸導他。

丁長偉理解家人和親朋好友的一片苦心。自己已對這個新興產業有著深入的了解,又熟練掌握了養殖技術,有了幹事創業的底氣。因而,無論大家如何勸阻,他都毫不動搖。

「請放心,我一定能幹好的!」他斬釘截鐵地說。

時間不等人。丁長偉不敢怠慢,開啟了創業之旅。

俗話說得好:「萬事開頭難」。鹿場選址和用地成為亟待解決的首要難題。村「兩委」對此高度重視,整合董營組北邊的村集體園林地供鹿場使用。

用地問題解決了,又一個難題擺在了面前。丁長偉經過再三預算,首期資金就需要100多萬元。夫妻倆打工十幾年積攢了40多萬元,還有60萬元的缺口。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怎麼辦?正當他倆為此愁眉不展、寢食難安之際,哥嫂二人全力支持,出手相助,央人託己,借遍親友,總算湊齊了資金,解決了燃眉之急。

資金到位後,他立即找施工隊壘院牆、修鹿圈、建房舍、蓋草棚,忙得不可開交。鹿場建設過程中,村「兩委」積極與各級部門溝通,幫助協調土地使用、水電配套等一系列工作,為梅花鹿養殖鋪平了道路。

經過一個月的緊張施工,佔地40000平方米的鹿場終於建成了。緊接著,丁長偉提交了有關手續,申辦了相關證照,掛牌成立了鄧州市長偉梅花鹿養殖有限公司。夢寐以求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隨後,丁長偉千裡迢迢,再赴長春市雙陽區梅花鹿養殖基地,購買雌雄梅花鹿40隻,租用卡車長途運輸回來,投放在鹿場餵養。

自此,丁長偉遠赴東北學得的技術終於有了用武之地,更與梅花鹿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吃住在公司,置身於鹿圈,以公司為家,與群鹿相伴,感受著圓夢的快樂,品味著創業的甘甜。為養好梅花鹿,他天天起早貪黑,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勤勤懇懇,精心餵養,細心照看,傾心守護,一心撲在事業上,忙碌並快樂著。

鬥轉星移,日月輪換。就這樣,一天天、一月月過去了。當年引入的40隻梅花鹿發育成熟並進入繁殖期。丁經理運用學到的梅花鹿繁殖技術,確保30隻母鹿成功受孕。經過漫漫數月的焦急期盼,在一聲聲悅耳的叫聲中,一隻只小鹿出生了。他和愛人如獲至寶,把小鹿視為掌上明珠,疼愛有加,傾情照料,呵護著小鹿健康成長。

就這樣,丁經理採用「自繁自殖」的方式,鹿群數量越來越多,養殖規模越來越大,公司效益越來越好。

隨著養殖規模逐步擴大,丁經理感覺人手不夠,便說服在外務工的哥嫂回鄉入股加盟,共同經營,公司發展更加穩健了。經過6年的不懈努力,長偉梅花鹿養殖有限公司至今已存欄160隻,成為豫西南規模最大的梅花鹿養殖基地,引來了鎮內外領導、遊客前來觀摩遊玩。

丁經理說到這裡,面帶微笑,扳起手指如數家珍:「鹿場年產鹿茸300斤左右,每斤2000多元,收入60萬元。年產鹿茸血酒500斤,每斤150元,收入7.5萬元;年產小鹿40隻左右,餵養2個月出售,每隻5000元,可賣20萬元。淘汰掉的老梅花鹿,每斤鹿肉可賣100元左右。按照當前的養殖規模,每年可盈利近100萬元。」

「梅花鹿好養嗎?梅花鹿產品怎麼樣,好賣嗎?」記者對這個新興產業充滿了疑惑和好奇,一臉不解地問到。

丁經理聽了欣慰地笑了:「『隔行如隔山。』這話真不假!梅花鹿雖說是人工飼養,但它依然保持著野生梅花鹿免疫力強的特性,特別能抗寒防病,基本不用防疫。雄鹿也傳承著爭強好鬥的野性。每到繁殖季節,平時親如兄弟的雄鹿為爭奪交配權爭風吃醋,拼個你死我活,常有公鹿死於非命。梅花鹿吃食不講究,花生秧、玉米杆、紅薯秧、麥秸和雜草都吃,可以就地取材,餵養成本低。」

他呷了一口香茶,接著說到:「梅花鹿全身都是寶。鹿糞一年四季從不生蒼蠅,腐熟後可以作為有機肥使用。鹿茸有壯元陽、補氣血、益精髓、強筋骨、祛風溼等諸多療效,是一種應用廣泛的名貴藥材。用鋸鹿茸滲出的血液製成的鹿茸血酒,具有補腎養顏、滋陰壯陽、舒筋活血、強健腰膝等功效。梅花鹿因為更新換代需要殺掉或者因為決鬥而死亡,鹿肉每斤可賣百十元,肉質鮮嫩,可以調血補虛、美容護膚、補腎壯陽,增強免疫力。我們藉助電子商務、「朋友圈」、專業微信群等網際網路平臺,銷售鹿產品,銷路順暢,供不應求。」

當問及今後的發展規劃時,丁經理信心十足地說:「今年5月,《中國畜牧遺產錄》明確規定,梅花鹿已經列為特殊家畜,能夠與牛羊一樣養殖了。下一步,我們就可以卸下包袱,放開手腳,準備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擴建餐廳、旅社,打造集觀光、休閒、餐飲、住宿為一體的旅遊聖地,遊客在這裡可以觀賞梅花鹿,暢飲鹿茸血酒,品嘗梅花鹿肉,切身體驗『昔日帝王餐,今日百姓宴』的至尊享受!」

憶往昔豪情滿懷,展未來信心百倍。訪談中,丁長偉經理經理回首崢嶸歲月,講述追夢故事,暢談未來規劃,百感交集。他深有感觸地說: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物質貧窮並不可怕,貧窮也是一種財富。人窮志不窮,窮則思變。思路決定出路,奮鬥創造幸福,拼搏改變命運。我們只有靠自己的雙手勞動致富,才能真正擺脫貧困。

勤奮點亮青春,拼搏成就夢想。昔日貧寒的農家子弟、今日富裕的公司經理—丁長偉依靠睿智、勤奮和拼搏,開闢了一條出路,闖出了一片天地,成就了一番事業,實現了人生價值,成為脫貧致富的帶頭人、特色養殖的引路人,為全鎮人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相關焦點

  • 涉縣小夥養殖梅花鹿,開啟特色致富路
    涉縣合漳鄉黃龍口村小夥兒任志方創辦了恆茂養殖場,通過人工飼養梅花鹿走上致富路。任志芳的恆茂梅花鹿養殖場位於神頭鄉前寬漳村,從2017到現在,他已投資200多萬元,養殖了120多隻梅花鹿。在現場記者看到,整個養殖區是相互隔開的,每個養殖區100多平米,有休息區和活動區。梅花鹿生性膽小,怕熱不怕冷,生存條件在氣溫30℃以下。因此,任志方把場址選在了地勢較高、環境適宜的前寬漳村。養殖過程中,他還為每一頭梅花鹿編號,這樣就可以簡單直觀的識別每一頭鹿,通過編號快速查找到生病的梅花鹿,方便了人工管理。
  • 麗江寧蒗新營盤鄉:特色產業拓寬群眾致富路
    「2700蘋果」產業示範園(3月17日攝)。新華網 和紅豔 攝  近年來,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新營盤鄉通過抓牢特色產業發展,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加快產業脫貧步伐,貧困群眾「造血功能」不斷增強。  新營盤鄉採取「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農戶種植蘋果,由公司負責品牌宣傳、技術指導、質量監督和線上銷售。該鄉成功打造的「2700蘋果」品牌得到市場認可,優質蘋果銷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
  • 「甜蜜事業」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
    借著廣西金鐘山黑頸長尾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該村因地制宜、精準施策,以「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帶領群眾養蜂釀蜜,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我家原來只是種苞谷、水稻等傳統農作物,產量低、收入少,家裡日子過得很緊。
  • 陽泉市雲林種植公司養殖梅花鹿,養鹿蹚出致富路
    山西雲林種植有限公司養殖梅花鹿近200頭,年產鹿茸約250公斤,養鹿蹚出致富路:2017年,山西雲林種植有限公司從吉林省引進70餘頭梅花鹿嘗試養殖。經過近4年的發展,養殖逐步標準化、規模化,現存欄梅花鹿近200頭,年產鹿茸約250公斤,實現了經濟效益。
  • 梅花鹿養殖託起群眾致富夢
    70餘只梅花鹿在鹿舍內悠閒的散步覓食,合作社負責人張阿龍正在忙著查看梅花鹿的生長情況。南屏鹿業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6年1月,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是一家集繁育、養殖、加工、銷售為一體的鹿業專業合作社,主要銷售優質梅花鹿種鹿、鹿茸、鹿肉、鹿血等系列鹿副產品。張阿龍告訴記者,相較於牛羊養殖,梅花鹿養殖不需要那麼多勞動力,飼草料成本也可以降低三分之一左右。
  • 靠著梅花鹿 走上致富路——張家川縣大陽鎮梅花鹿養殖基地見聞
    靠著梅花鹿 走上致富路——張家川縣大陽鎮梅花鹿養殖基地見聞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 陳義宏夏日時節,遠遠看見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大陽鎮梅花鹿養殖基地廠房時,卻發現前方公路正在維修道路受阻記者走進養殖基地時,成年梅花鹿看到來了這麼多陌生人,瞪著警惕的眼睛紛紛後退。天水聖慈藥業有限公司大陽分公司總經理黨永珍告訴記者,大陽鎮梅花鹿養殖基地是在當地政府大力支持下,由天水聖慈藥業有限公司大陽分公司負責修建和運營。公司是以中藥材種植、購銷及初加工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目前建設中藥材收購晾曬加工廠1座,主要以黃芪、黨參、當歸、板藍根、大黃等為主要經營產品。
  • 萬豪生態家庭農場:林下特色養殖拓寬致富路
    地處紅山管理處轄區的萬豪生態家庭農場因地制宜,利用果園發展黑山羊、黑山豬等林下生態養殖,拓寬了創業致富路。新聞內容萬豪生態家庭農場有果園面積近200畝,通過劉夢平夫婦多年的苦心經營,果園優質的枇杷和楊梅成為農家樂遊客的搶手貨。
  • 【縣區】養殖梅花鹿,好看又賺錢!
    「大山鹿」系列養生產品是梅花鹿養殖的深加工產品,是該鎮「無中生有」的產業,也是一個「鳳還巢」的產業,源於常年在外打拼的村民趙偉返鄉創業打造梅花鹿全產業鏈。2017年3月,趙偉首批運來50頭種鹿,在先後解決了梅花鹿來綏的「水土不服」和4公裡多的產業路等病症後。
  • 綏陽:梅花鹿養殖業帶動群眾致富
    貴州省綏陽縣青槓塘鎮野茶村村民趙偉2014年5月返鄉創辦梅花鹿養殖場,潛心梅花鹿的養殖、經營。目前,已建成標準化梅花鹿養殖場及梅花鹿系列產品深加工廠,養殖場存鹿1200餘頭,村民養鹿300頭,人工種草760畝、中藥材種植1300餘畝。
  • 梅花鹿成致富鹿
    一排排標準的養殖舍映入眼帘,這就是呼和浩特市託克託縣新營子鎮鹼溝子村鹿途生態養殖基地。鹿舍裡圈養的梅花鹿或盡情地撒著歡,或悠閒地吃著發酵的草料。   「別看現在鹿還小,但渾身是寶。不僅養殖鹿掙錢,後期我們基地還能加工生產銷售鹿產品,提高經濟效益,僅鹿茸一項,每年收入就不少。」在基地打工的貧困戶焦二明說。
  • 想靠養殖致富,選擇梅花鹿養殖,50隻能賺上百萬
    賺錢的養殖項目已佔了不少數,不賺錢的養殖項目也佔了不少。如果想靠養殖致富,我覺得選擇特種養殖項目,現在就有很多的農村朋友在傳統的養殖項目上想另闢蹊徑,為了賺錢搞一些不一樣的特色養殖。那麼,什麼特種養殖項目比較賺錢呢?今天為大家推一下,一起看看吧。其實特種養殖項目,梅花鹿是最佳的選擇。想快速致富,養殖梅花鹿來錢豐厚,不過需要辦理養殖證才能養殖。
  • 清水:精準施策助脫貧 產業拓寬致富路
    清水:精準施策助脫貧 產業拓寬致富路 2021-01-05 12: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鄉村振興|種花椒養蘆花雞 特色產業拓寬致富路
    濟寧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汝濤 何慶哲)汶上縣楊店鎮立足區位優勢,因地制宜做大做強特色產業,推動產業提質增效,助推農民致富、集體增收。眼下,汶上楊店鎮彩山村二百多畝花椒迎來收穫季。「種的是大紅袍和獅子頭,今年才開始採摘,後年就進入盛果期了。」村民張豔紅對記者介紹。
  • 養殖梅花鹿一年賺十萬
    沿著彎彎曲曲的盤山小路,我們來到甘肅寧縣太昌鎮任家村的董家山深處,樹林下一排排標準化養殖捨出現在眼前,進入新太養殖合作社的梅花鹿養殖場,以前在電視上、動物園中見到的梅花鹿,三五成群地在林下養殖場內悠然地奔跑、嬉戲,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
  • 加快推進中國梅花鹿特色產業小鎮的建設
    鹿鄉鎮,素有「中國梅花鹿第一鄉」的美譽,是全國重點鎮、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鎮、全國美麗宜居小鎮、吉林省十強鎮、吉林省特色產業小鎮,2018年榮獲中國鄉村振興先鋒十大榜樣稱號。
  • 達成村百姓致富有「鹿」|蘇寶豐|梅花鹿|鹿場|西豐縣|脫貧攻堅
    達成村百姓致富有「鹿」在西豐縣和隆鄉達成鹿場,成群的梅花鹿在悠閒地散著步,幾隻剛出生不久的小鹿在母鹿身邊吮吸著奶水。連日來,西豐縣和隆鄉達成鹿場已經陸續產下了30多頭仔鹿。進入5月份母鹿開始產仔,鹿場負責人達成村黨支部書記蘇寶豐每天晚上都得熬到後半夜。
  • 梅花鹿成了康寧村村民「致富鹿」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梅花鹿成了康寧村村民「致富鹿」近日,在西豐縣陶然鎮康寧村貴新種鹿養殖基地,記者看見三五成群的梅花鹿正在悠然地吃著飼料,幾頭剛出生不久的小鹿在母鹿身邊吮吸著奶水。看著圈舍裡毛色鮮亮、活蹦亂跳的梅花鹿,基地負責人李貴新樂得合不攏嘴。近年來,貴新種鹿養殖基地通過不斷探索,逐漸擴大飼養規模,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李貴新從2005年開始飼養梅花鹿,多年來不斷擴大養殖規模,已由最初的30頭發展到現在的140多頭鹿。「這兩年鹿茸價格走勢極好,二槓茸每公斤能達到2400元,三槓茸每公斤能達到1400元,我這鹿場裡的梅花鹿身體健碩,鹿茸產量與質量都有保障。」
  • 毛石鎮:「林+禽」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
    去年,毛石鎮黨委政府經過考察分析,認為大梨村當溝組具有山高樹多、草木茂盛、遠離汙染源等優勢,適合發展林下養殖。於是決定把大梨村當溝組作為試點,養殖林下綠殼雞。「接到任務後,我就著手開始準備,不懂的就學、就問,總之要把綠殼雞的養殖技術學到位。」王傑介紹,起步階段,為了有更多時間學習技術,他就近在養殖場旁邊租用農戶的房子當作臨時居所。今年3月份,毛石鎮大梨綠殼蛋雞養殖基地正式建成,共有6個雞棚。
  • 得力其爾鄉白鵝養殖拓寬群眾致富路
    近日,阿榮旗得力其爾鄉全順白鵝養殖合作社育雛室內,一排排育雛架整齊地擺放,架上的小鵝雛在自己的小房間內不停地走來走去,喳喳的叫聲不絕於耳,工作人員正緊張有序地看管著室內的溫度、溼度以及鵝雛的餵食和飲水。
  • 魯山縣團城鄉梅花鹿養殖基地:扶貧不走尋常「鹿」
    他說的學軍兄弟就是魯山縣團城鄉清水河農林牧有限公司梅花鹿養殖基地負責人李學軍。李學軍曾是名軍人,雖然退伍了,但在他身上仍秉承著軍人的本色。在企業管理上他堅持誠實守信,質量為本,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如今他經營的梅花鹿養殖基地在社會上的口碑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