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師文靜
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是很多遊客的必遊之地。
近日,該館的參觀人數日益增多,到這座有百年歷史的老建築裡一探原總督官邸的面貌,可謂是一場別樣的文化之旅。
這座始建於1905年7月,落成於1907年7月的四層大型花園式住宅紅頂黃牆,由大蘑菇石砌牆體,非常別具一格。起初,它是德佔時期膠澳總督的住宅,兩任總督在此居住,民間曾呼之為「提督樓」。日本侵佔青島後,總督樓成為日本守備軍司令居所。1922年中國政府收回青島,總督樓又成為膠澳商埠督辦官邸。1949年青島解放後,這裡接待過諸多貴賓。
這座建築大氣恢宏、異國風情,走進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可以看到這座老建築之妙。
該館一樓復原展恢復了該建築在百年前做官邸使用時的各功能區,包括配餐室、鍋爐房、集中供熱室、職員休息室、酒吧、斯諾克撞球室等,而二到四樓的宴會廳、總督夫婦生活區等也恢復到百年前的樣貌。
通過這座建築可以看出百年前建築設計者、施工者的智慧。比如,該建築配餐室設有機械傳動的傳菜通道,有吊籠貫通上下,將餐品傳送到二樓宴會廳和三層居住區;因為牆內設有隱形機關,整座建築上下推拉的窗戶可以隨時停在任何一個位置等。走入這座博物館,猶如穿越歷史。
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館長王建梅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博物館從保護和發展出發,根據遊客需求,不斷的調整展覽,來這裡的參觀者除了看總督府,還能了解更多青島歷史文化,展館會不定期舉辦各類古建築、文物保護、非遺等相關的展覽,比如針對德國人建造的青島下水道的展覽就非常受參觀者歡迎。
而談及老建築的維修和保護,王建梅稱,總督樓已有100多年歷史,建築的壽命比較長了,會陸續出現受酸雨、海風侵蝕的情況,2014年對建築體進行了大修,更換屋頂部分瓦片,外立面保護好以後,內部維修也一直在持續,對金色大廳進行了修繕,現在正在進行一些房間地板的維護工作,爭取做到修舊如舊,重現老建築的風貌。
王建梅說,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首先是以保護為主,每年客流量嚴格控制在50多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