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家庭,一看就能養出幸福的孩子?

2020-09-07 錢志亮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幸福的孩子,背後的教育也有很多相同之處。

如何養出一個幸福的孩子,關鍵看這5點。


一、是否有父親樂觀的愛和陪伴


近日,敘利亞一名父親上傳一段視頻,家的外面一有炸彈空襲的響聲,3歲的女兒卻在哈哈大笑:

受敘利亞戰事影響,他們家附近經常遭遇炸彈空襲,為了避免給孩子造成心理創傷,這位父親跟女兒約定說外面的轟炸只是一場遊戲,他和女兒約定:

「當炸彈落下時,我們一起大笑。」

女孩笑得開懷,父親笑得無奈,讓人莫名覺得心酸。

雖然生活在戰亂之中,但這個小女孩幸運的是擁有了一位樂觀的父親,父親對女兒的愛和這種周全的保護,會是女孩一生幸福的底氣。

每個孩子的童年都需要父親的介入,一位樂觀有趣的父親帶給孩子滿滿的正能量,有這樣的父親用心地陪伴孩子,孩子童年是很幸福的。

父親和母親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是一樣的,童年有父親用心的陪伴,孩子在今後的生活中都不太容易焦慮。


二、媽媽是否快樂


前段時間看了一篇演員楊迪和母親張加麗的採訪文章,很有感觸。

熒幕裡的楊迪一直以來給大家的印象都是積極歡樂的,這一點受媽媽的影響很大。

在演員楊迪的記憶裡,媽媽似乎永遠都是快樂的。

他在文章中提到:

「我媽就是一個這樣的人,她太希望給我一個非常好的,完美的,其樂融融的世界,不想讓我看到一絲負面情緒。包括她跟我爸,我沒見過他們吵架,我爸有時脾氣怪,說話不中聽,只要我在,我媽也不惱火。」

媽媽對他影響至深,讓他明白了快樂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他也因此收穫了快樂的能力。

快樂的媽媽很容易感染孩子,孩子的世界充滿了明朗陽光,內心充滿了安全感。

相反,一個不快樂的媽媽,很難養出一個幸福的孩子。

在媽媽充滿抱怨的人生裡,孩子就成了最大的犧牲品,他們長期吸收來自媽媽的焦慮、壞脾氣、怨氣和負能量,對媽媽情緒產生的不安更嚴重,焦慮感甚至會大於媽媽。

推特上有一位媽媽所說:「你的孩子不需要一個完美的媽媽,他們更需要一個快樂的媽媽。」

我希望大家能明白這句話的含義,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快樂幸福,請一定要讓自己先快樂起來。

三、父母之間的關係是否融洽


網絡上曾經有個很熱門的話題是:父母很恩愛是種什麼體驗?

很多網友分享了小時候被父母「秀」到了的趣事:

「把他們的婚紗照掛了一幅在我房間裡!」

「結婚20多年,牙刷還要用情侶款。」

「我爸每天回家第一話就是:你媽呢?」

「媽媽挽著爸爸手散步,我跟在後面像條被溜的狗。」

「我跟我媽吵架,我爸爸對我說:給我老婆點面子,別鬧了!」

看似吐槽,其實孩子對於父母之間這種愛的流動是喜聞樂見的,因為他們看到了婚姻最好的狀態。

畢淑敏在《家問》中寫道:「嬰兒降臨世上,家是包裹他的蛹殼。」

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往往也就意味著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

在一個家庭中,父母不和才是對孩子身心最大的傷害,它比離婚帶來的傷害更大,也更隱秘。

在我身邊有一些經歷過父母離婚的單親孩子,但很意外,有的孩子也能過得很幸福、很滿足。

雖然家庭不再那麼完整,但家裡沒有了爭鋒相對的爭吵和攻擊,父母各自重新出發,努力充實自己,讓自己開心快樂,讓孩子在家裡也能感到愉快和安全。

「單親家庭中的孩子一定不幸福」這句話是一個偽命題。

孩子幸福和與家庭是單親還是雙親的狀態無關,與家庭氛圍有關。


四、是否會好好表達


《小王子》中有一句話:「語言是誤解的根源。」

孩子成長過程中,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父母的矛盾逐漸增多,有一些矛盾被放大激化到一發不可收拾,都是輸在了不會好好表達上。

一位讀者曾留言說,她小時候從來沒有被媽媽肯定過。

她的母親特別喜歡挖苦人,而且從來沒有意識到這有什麼不對,按照媽媽的解釋來說,就是為了防止孩子驕傲。

她喜歡唱歌,小時候跟她媽媽說長大想當歌手,媽媽的回答是:

「歌手是要長得好看的,你照照鏡子看看你自己。」

媽媽從未想過,這句無心的話,會讓女兒到現在還生活在對樣貌的自卑當中。

心理研究顯示,對六歲之前的孩子總是打擊諷刺挖苦,會讓他形成消極的負面人格,產生自卑、內向、憂鬱的心理,而且害怕與人相處。

連父母都不認可孩子,那孩子會願意和父母說話嗎?他們會過得快樂嗎?

說話是門很難的藝術。

不管是哪一種人際關係,想要在關係裡收穫幸福,就離不開好好表達。

漫畫家蔡志忠曾說:指導不是去糾錯,而是去表揚對。我希望他往西邊不往東邊,他往東邊我不鼓掌,他稍微偏離東邊我就鼓掌,他往西邊我就鼓的更大,這樣就好了。

與孩子的溝通中鼓勵多於批評;信任多於打擊;耐心多於忽視,他才能感受到豐盈的愛,才有自信和勇氣去追求幸福。


五、家庭是否有煙火氣和儀式感


林語堂說,人生幸福,無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講情話;四是跟孩子做遊戲。

關於幸福感的最貼切的描繪,其實就表現在這些小事上,尤其是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飯。

在很多日劇裡面,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畫面就是吃飯。許多劇情故事不管多麼不幸和悲傷,主人公都會認真地對待吃飯這件事。

熱愛生活的人,生活都會充滿這樣的煙火氣。

黃磊老師曾在《黃小廚的美好日常》裡說:

廚房蘊藏幸福,食物帶來歡欣。每一頓認真吃過的飯菜所帶來的味與道的秘密、愛與情的記憶都成為人生中最美好的痕跡。

對孩子而言,童年對家庭的記憶,大部分都是來自一方餐桌上,媽媽在廚房烹飪家常菜,爸爸在桌前忙著擺放碗筷......柴米油鹽的煙火氣是最接地氣的幸福。

除了煙火氣,儀式感也能增加孩子的幸福感。

各種節假日、家庭紀念日、家人的生日、孩子成長中特別的日子,比如第一次入園、上小學、成人等等......一個簡短擁抱,一句簡單鼓勵都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添加愛意。

普通重複的生活聽起來多少有點平淡,儀式感則能讓孩子心懷期望,在平凡的日子裡,抓住這些微小的幸福。

作者|錢志亮,北京師範大學名師。86級畢業留校,1994年留學歸國,博士學歷。研究方向為兒童發展問題諮詢、特殊需要兒童教育。


微信公眾號:錢志亮工作室(ID:qzlgzs)周一至周五,每天推送一篇原創文章,致力於為家長提供專業、實用的育兒知識和理念。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家庭,一看就能養出幸福的孩子?「學浪計劃」
    如何養出一個幸福的孩子關鍵看這4點快樂的媽媽很容易感染孩子,孩子的世界充滿了明朗陽光,內心充滿了安全感。相反,一個不快樂的媽媽,很難養出一個幸福的孩子。在媽媽充滿抱怨的人生裡,孩子就成了最大的犧牲品,他們長期吸收來自媽媽的焦慮、壞脾氣、怨氣和負能量,焦慮感甚至會大於媽媽。網上有一位媽媽寫了這麼一句話:「你的孩子不需要一個完美的媽媽,他們更需要一個快樂的媽媽。」
  • 什麼樣的家庭,什麼樣的父母,就能養出幸福的孩子。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幸福的孩子,背後的教育也有很多相同之處。如何養出一個幸福的孩子,關鍵看這4點。快樂的媽媽很容易感染孩子,孩子的世界充滿了明朗陽光,內心充滿了安全感。相反,一個不快樂的媽媽,很難養出一個幸福的孩子。在媽媽充滿抱怨的人生裡,孩子就成了最大的犧牲品,他們長期吸收來自媽媽的焦慮、壞脾氣、怨氣和負能量,焦慮感甚至會大於媽媽。一位媽媽寫了這麼一句話:「你的孩子不需要一個完美的媽媽,他們更需要一個快樂的媽媽。」
  • 什麼樣的家庭,一看就能養出幸福的孩子?|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而幸福的孩子,背後的教育也有很多相同之處。如何養出一個幸福的孩子,關鍵看這5點。,孩子童年是很幸福的。相反,一個不快樂的媽媽,很難養出一個幸福的孩子。孩子幸福和與家庭是單親還是雙親的狀態無關,與家庭氛圍有關。
  • 什麼樣家庭能培養出幸福的孩子?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幸福的孩子,背後的教育也有很多相同之處。如何養出一個幸福的孩子,關鍵看這幾點。相反,一個不快樂的媽媽,很難養出一個幸福的孩子。在媽媽充滿抱怨的人生裡,孩子就成了最大的犧牲品,他們長期吸收來自媽媽的焦慮、壞脾氣、怨氣和負能量,對媽媽情緒產生的不安更嚴重,焦慮感甚至會大於媽媽。推特上有一位媽媽所說:「你的孩子不需要一個完美的媽媽,他們更需要一個快樂的媽媽。」
  • 這樣的家庭更容易養出幸福的孩子,看看你是嗎?
    一般來講,這樣的家庭,這樣的父母,更容易養出幸福的孩子,看看你是嗎?關係融洽的父母經常聽到大家討論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淘媽認為原生家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父母的關係是否融洽。父母恩愛,不爭吵、不打架,孩子就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中。被愛餵飽的孩子,怎麼會不幸福呢?
  • 沒有儀式感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最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些每到過節、過生日,父母都會精心準備生日禮物、帶孩子出去玩的家庭,養出來的孩子總是笑嘻嘻的,看上去快樂無憂。而那些習慣把生日和節日當成普通日子過,很少準備禮物,父母還會時不時忘記孩子生日的家庭,養出來的孩子嘴角習慣耷拉著,眼神裡總是少了些快樂的光彩。
  • 3種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第2種家庭很常見,影響孩子的婚姻觀
    小到孩子的性格,大到孩子的婚姻,甚至是人生,都會有影響。父母作為和孩子朝夕相處的人,如果不能夠給孩子做一個好的示範,孩子也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成為一個和父母一樣,不幸福的人。3種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第2種家庭很常見,影響孩子的婚姻觀
  • 你是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3種家庭很難養出優秀的孩子
    日本教育家福澤諭吉說過:「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家庭教育中無小事,每件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擴展為孩子的一個好習慣或壞毛病。你是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3種家庭很難養出優秀的孩子!1、事事包辦的家庭父母包辦一切,喪失了鍛鍊時機。
  • 這4種家庭,累死也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一直以來都有不少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內向,沉默寡言,整天見不到笑臉。但是這些家長從沒有想過,孩子的所有表現與父母的教育密不可分。下面將例舉出幾類「不合格」的家長類型,這幾類家長會很難養出幸福的孩子,尤其是第三種,趕緊改!
  • 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只有父母相愛的家庭,才能帶給孩子幸福的感受,並且,孩子也能隨時地把這種感受表達出來。而用心經營夫妻關係,給孩子提供充足的愛跟有安全感、幸福感的家庭氛圍,是黃磊夫婦一直都在努力做的。黃磊說:夫妻倆從相識到現在已有20多年,現在家庭很和睦,出生在這樣家庭的孩子又怎會不優秀呢,父母用愛對待彼此,對待家庭,對待孩子,孩子也就學會了用愛對待別人,用愛對待世界。從父母身上學會愛與被愛,並在愛的環境中被滋養的孩子,誰能說她是不幸福的呢。
  • 什麼樣家庭能培養出幸福的孩子?|情話|畢淑敏|單親孩子|林語堂...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幸福的孩子,背後的教育也有很多相同之處。如何養出一個幸福的孩子,關鍵看這幾點。  媽媽是否快樂  快樂的媽媽很容易感染孩子,孩子的世界充滿了明朗陽光,內心充滿了安全感。相反,一個不快樂的媽媽,很難養出一個幸福的孩子。在媽媽充滿抱怨的人生裡,孩子就成了最大的犧牲品,他們長期吸收來自媽媽的焦慮、壞脾氣、怨氣和負能量,對媽媽情緒產生的不安更嚴重,焦慮感甚至會大於媽媽。
  • 一個家庭最大的幸福,是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父母最大的幸福是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習慣了索取的孩子,不知道心疼父母的付出,更不知道感恩。是啊,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是辛辛苦苦卻養出不懂感恩的孩子。 家長總是想著自己很苦了,不能再讓孩子吃苦了,所以都會儘量滿足孩子。苦自己、溺愛孩子的悲劇是養出了「白眼狼」。 兩年前有個名校碩士啃老的新聞曾顛覆人們三觀。
  • 白茶清歡:沒有儀式感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養出的孩子總是笑嘻嘻的,看上去快樂無憂,習慣把生日當成普通日子過很少準備禮物,父母呢時不時忘記孩子生日的家庭,養出來的孩子,嘴角習慣耷拉著眼神裡總是少了些快樂的光彩。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兒,在孩子們的眼裡,生日是一年僅有一次的難得日子,這一天的儀式感非常重要,某種程度上孩子的幸福感也絕大部分來自家庭的儀式感,生活充滿儀式感,孩子更幸福。
  • 什麼是富養孩子?最好的富養就是「家庭幸福,父母恩愛」
    給孩子蘋果三件套算富養,給孩子選擇最好的學校算富養,給孩子每年幾次出國遊夏令營算富養,或者是要星星不敢給月亮算是富養……關於富養的物質標準太多太多了,可是這些被富養的孩子們更需要的是什麼?怎樣才能讓富養提升孩子的幸福感。
  • 窮樣富養不如教養:什麼樣的家庭,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無論時代怎麼變化,經濟社會如何發展,家庭對於文明養成的重要作用都不可替代。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一個家庭不可能永遠沒有矛盾,沒有爭吵,但是出現這些問題要怎麼辦?我們要做的是要與家人做到有效的溝通,互相理解,只有自己做到寬容、包容與愛,你的孩子才會充滿愛!第二、更多的讚美與表揚。孩子花了很長時間畫出的「巨作」(其實根本看不懂畫了什麼),滿心歡喜的跑過來「媽媽,你看,我畫的。」
  • 什麼樣的父母和家庭,能養出「領導力」的孩子?附上成功者的經驗
    孩子的領導能力是通過孩子的觀察能力,細節捕捉能力,領導人傾向能力,理想和執行能力,堅持原則能力進行衡量的。如果孩子擁有了以上幾種能力,就說明孩子是有領導能力的。領導能力並不能意味著孩子長大以後就能當領導,只是當孩子擁有這些能力,在生活和學習上容易吃得開,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 兒女雙全就能幸福了?幸福家庭所必備的條件,真沒那麼簡單
    文|秘籍君在有些人的觀念裡,有兒有女的的家庭才是最幸福的組合,人生得以圓滿,很滿足。但是真的要說起來幸福家庭的定義,可不是僅僅靠「兒女雙全」這個條件就能完全決定了。婆婆的一個好姐妹,家有兩個孩子,老大是兒子,已經結過婚生過孩子;老二是女兒,還沒有結婚。
  • 賈玲自黑方式被贊,這樣3種家庭,一看就能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這樣的家庭能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情商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後天培養,尤其是在孩子0-9歲期間。 那麼,要想養出高情商的孩子,家庭會是怎麼樣的呢? (一)夫妻恩愛的家庭 親戚家的小蘿蔔,七歲,情商特高。
  • 養出感恩的孩子遠比養出成功的孩子幸福!(轉)
    父母最大的幸福,是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01不懂感恩的孩子,都是父母慣出來的。表姐從小生活在農村,憑著自己的努力在城裡安了家。她自己平時省吃儉用,但對孩子從不吝嗇,幾百塊錢的鞋子說買就買,上萬塊的補習班說上就上。
  • 如何養出高情商孩子,一般家庭都做不到
    孩子的情商,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後天的培養,其中父母給予的日常生活環境至關重要!情商簡單來講就是理解自己的情緒,然後能夠和自己的各種情緒好好相處的能力。那麼,什麼樣的家庭,一看就能養出高情商的孩子呢?懂得包容孩子情緒的家庭「怎麼這麼笨!」「你什麼都不行!」「你沒有自己想得那麼好!」父母的這些低情商的話,能撒氣,但也能讓孩子放棄!高情商的人知道什麼時候該發脾氣,該如何正確的發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