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峰王瑤
鹽鹼灘地上能長蔬菜?海水也能澆灌蔬菜?在江蘇省大豐港區的鹽土大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示範大棚內,綠油油的海蘆筍、海英菜等十幾種海水蔬菜,不僅給你肯定的回答,而且還讓你驚訝地了解到,這些用鹹苦的海水直接澆灌的蔬菜,不僅有著細膩的口感,更有豐富均衡的營養價值。
鹽土大地蔬菜生產與市場部經理駱江蘭帶著筆者在滿目翠綠的大棚內邊走邊介紹,「這是海英菜,那是綠菊苣。瞧,這就是我們這裡的『當紅明星』海蘆筍,其耐鹽性相當高,畝產可達到2000公斤,純收入2萬元以上,經常食用還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筆者蹲下身仔細觀察,這種長在鹽鹼地上矮矮的「野草」其貌不揚,一塊地能長得非常茂盛,另一塊地卻寸草不生。「這些蔬菜價格怎麼樣?誰會吃這個菜呢?」筆者好奇地問。駱江蘭笑呵呵地說:「普通蔬菜每公斤也就賣個三五塊錢,而我們的海水蔬菜每公斤能賣到10元,還供不應求。就連蔬菜種子也能賣到1元錢1克。」正說著,駱江蘭接到了一個電話,原來是大豐市區一家老客戶向她訂貨了。
「我們這裡海水蔬菜的產量還比較有限,目前主要銷往大豐的高檔飯店,當然也會給上海那邊發貨,主要是做品牌宣傳。」據駱江蘭介紹,適當時機採摘海蘆筍的嫩頭,經過製作能成為可口的菜餚。涼拌、清炒味道都不錯,還可做水餃的餡料。「當然了,因為吸收了土壤中的鹽分,合成了天然的植物鹽,所以做菜的時候就不要放鹽了。」
作為蔬菜家族的新成員,海水蔬菜一投放市場便成為新貴,歸根到底是它的高品質:不用化肥農藥,不佔良田,不爭淡水,專喝海水。「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三者兼備,是目前世界公認的綠色健康食品。」駱江蘭介紹。
昔日的鹽土大地上由於鹹性十足,這裡不長莊稼不種樹,只有一種叫海蘆筍的野草可以存活,那麼這種野草是怎麼被發現並被開發利用的呢?
早在2001年,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員專家在大豐灘涂考察時,意外發現長勢旺盛的野生植物,他便帶回北京檢測,結果顯示這種植物不僅可以食用,而且營養價值相當高。他隨後與大豐有關部門聯合進行培植生產,規模逐步擴大。
目前,在大豐鹽土大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示範大棚內,已進行海蘆筍、海英菜、紅菊苣、番杏、蒲公英、甘藍等海水蔬菜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種植,鹽土農產品以其口味獨特、營養豐富、綠色保健等優勢已逐漸成為餐桌上的新秀。其中番杏、菊苣兩個品種已被國家認定為綠色食品,有效填補了鹽鹼土地種植業的空白。
鹹土能種菜,海水能灌溉。當地農民過去不敢相信的事情已成現實。今年50多歲的劉偉前兩年承包了20畝灘涂種植海水蔬菜,當年實現純收益5萬多元。嘗到甜頭的劉偉指著海水蔬菜田興奮地說:「我真沒想到能在寸草不生的鹽土荒地上種出『寶貝』來。」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