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黛小姐 | 圖文原創非首發
我好像一無所有
再有10天,我就29周歲了。
我喜歡用周歲,是因為我不敢承認自己年過30,年過30和年過半百,對我的恐慌是一樣的。
更為恐慌的是,年過30的我,在別人擁有一切塵世幸福時,我一無所有。
沒有令父母引以為傲的體面的體制內的工作,沒有令我做我自己的美好愛情,沒有可以居住的房子,沒有可以自由奔跑的車子,沒有容許我慢慢成長的年月。
你看,我一無所有得很徹底。空有一張碩士文憑,讓我更加覺得自己活成了笑話。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一無所有的我,在明天,要裸辭。
我在工作中受了很大委屈嗎?
沒有,沒有嗜血的老闆,沒有撕逼的同事,沒有無休止的加班,憑良心說,這是一份我做著很舒心的工作,溫吞!
但越是舒適,越容易讓我忘記自我。人容易在自己的舒適區中迷失自我。就像我曾經說的,要想知道自己是誰,就要跳出自己所處的世界。
北京天橋所攝
我為什麼離職
裸辭,是因為我不想在人生必須有所抉擇的時候還站在原地,裝作視而不見。
在沒有人生規劃之前,於我而言,每一種舒適都是混吃等死。
裸辭,是因為我要逼自己一把,學會捨得。
2018年的3月6日,入職公司,圖書編輯,生活波瀾不驚,甚至呈現出越來越安穩,落地生根的表象。但是,我知道這種安穩都是假象,沒有在北京紮根的能力,只有漂浮的身軀,在任何外力的影響下,易折。
更為緊要的是,捫心自問,30歲了,我能一生漂泊嗎?
我並非不渴望工作和生活安穩,只是不是現在。
因此,每天早上6點50去上班的路上,看著高速路上的茫茫車流,看著地鐵裡的芸芸人群,我都無法遏制地思考一個問題:
我是否要庸庸碌碌地過完這一生?我是否要這樣度過一生?這樣的人生有何意義?
如果這樣的問題太裝,你不妨問問自己:
我要擠一輩子地鐵嗎?和年輕人比我有什麼優勢?我要每天重複著上班、吃飯、玩手機和睡覺的生活嗎?我能持續多久呢?40歲的時候,我是不是還在這趟地鐵上?
我對這樣的生活感到恐懼!
於是,我決定辭職考博,追求我最初的想法。那個曾經讓我來北京闖蕩的,初心。
我也很恐慌
聽到我要辭職的消息,多半人覺得我瘋了。覺得我瘋了,更多的是因為我在這個三十而立的年紀,非但無所立,還要一無所有。
本來,走到如今,所有無幾,如今工作也辭了,當真是一無所有了。
他們告訴我,30歲以後的人生應該以穩妥為主,工作是我們生存的依傍,任性地裸辭,通常只會迎來噩耗。他們更願意相信,20歲的年紀,你可以豪言壯語立志在租來的地下室裡奮鬥出一套房;而30歲的年紀,再不肯向生活妥協就不再是勇敢,而是毀滅。
誰又能預料呢?
父母呢,雖然口頭上不反對,但再也沒有當初考研時的支持,再也不會說:別怕,我們是你堅強的後盾;
姐姐呢,明顯表示反對,覺得辭職考博的成本太大,追求安穩似乎更有勝算。
同事呢,以一種我明天即將赴刑場的充滿同情的眼神看著我,覺得考博無異於地獄中求生存。
朋友呢,都在說追求自己的夢想很值得鼓勵,但我知道,追求夢想從來都是別人的事兒,我們只需要看著就好。於是,我被很多人看著。
走到當下,早就看清楚了,人生中,別人都是觀望者,沒有人會給你的人生指出出路,更沒有告訴你對錯。甚至,告訴了對錯,我也是不會聽的。
做決定的是我,我裝作輕鬆的樣子,我假裝一切還可以從頭再來,索性大膽走一遭。
可我知道,我很恐慌。
人們常常以為,做了一個選擇,就可以心無旁騖地走下去。而真相是,你會一遍遍不斷懷疑自己的選擇,在間歇性的失去信心和重拾信心的輪迴反覆裡,你的心也會脆弱得沒有彈性,但就在內心的撕扯中,你會發現自己已經走出去了好遠。
我甚至能夠預見自己的困境:自由——忽然沒有了工作,沒有了領導和同事,沒有了打卡,沒有人告訴你每天該做些什麼。
你唯一可以憑藉的,就是自己去設定目標,自己執行,自己監督,自己去賦予意義。
所以,所有的不焦慮,都是用來自欺欺人的。
人生中的突圍
辭職考博的決定,並不唐突,因為早已有之。但是,每每都覺得無法面對辭職考博的壓力,因此,並沒有說走就走的絕然。
走到三十歲的人生邊上,生活已經過了絕然的階段。每到這個時候,不得不感慨:年輕真好!只是,年輕的時候,我們不自知罷了。
時間是翻雲覆雨手,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也曾叫囂過,叛逆過,旁若無人一心向前過,只是經歷了現實的殘酷,受到的教訓多了,我們便學會了妥協,學會了權衡,學會了把自己從鮮活的少年活成了如今姿態麻木面目模糊的成年人模樣。
作為成年人,工作了幾年的我們,即使做著不喜歡的事,也沒有了調整人生的勇氣,也失去了提高人生的「容錯率」的力氣。
我們習慣了以恐懼和直覺去給一件事下定義,畢竟這要比用行動去判斷實在容易太多了,不是嗎?
於是,我們堅定地相信,成年人的任性只是風險,未必有收益,但一定虧損見骨。我們把大把大把的時光來裝扮在別人面前成熟成功的自己,卻不願意留點時間去安慰那一部分失敗的自己。
可是,可是我都還沒有任性過,還沒有犯錯過,還沒有被現實虐待過,又怎麼可以透徹到認識到人間不值得?
29歲裸辭,只不過是為了不辜負自己!
我知道,「三十而立」像只小皮鞭一樣抽打著我,人生已經進入到必須承擔責任的階段,而這個階段選擇辭職考博重新開始,無疑意味著,未來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註定沒有生活。
但我更不希望,三十之後,回望人生,空有遺憾。
離職考博並不意味著幸福的開始,但是起碼可以換一種活法。
人生中做的每個「突圍」決定,都意味著種種艱辛和風險,誰都不知道自己會成為「範本」還是「笑話」。
我是阿黛,歡迎關注,我們一起聊聊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