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庭審麥當勞託盤墊紙是否有毒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11日 11:30 來源:
來源:鄭州晚報
核心提示:不少家長愛帶孩子到麥當勞吃薯條,可鄭州市民張女士狀告麥當勞,質疑其服務缺陷致使大多消費者把番茄醬擠到託盤墊紙上。,因為張女士認為墊紙存在有毒的隱患。昨日,二七區人民法院正式開庭審理此案。爭論焦點為該案件是否有毒和麥當勞的服務是否應改善。
狀告起因:市民認為麥當勞彩色託盤墊紙會汙染食物
鄭州市民張巖女士是位律師,經常帶孩子去麥當勞消費,就餐時餐廳服務員總是在盛食物的託盤上,鋪一張新的彩色墊紙,並將薯條袋直接放倒在彩色墊紙上,使露在外面的薯條直接和彩色墊紙接觸。張巖說,服務員的這一工作行為,讓她和大多數消費者均誤認為,該彩色墊紙可以和食品接觸。她還說麥當勞從未主動向消費者提供用以盛裝番茄醬的餐具,消費者用薯條蘸醬很不方便,不得不直接將番茄醬擠在該彩色襯紙上。
2006年10月19日,她從報紙上得知,彩印託盤墊紙是有「毒」的紙張。
因此,張巖一紙訴狀把河南麥當勞告上法庭,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侵權,在託盤紙上註明警示性語言或標誌,去年11月1日二七區人民法院正式立案。
庭審辯論焦點:彩色墊紙是否有毒
昨日上午9時,正式開庭。審判長首先詢問是否接受調解,原告張巖同意調解,麥當勞代理律師黃琨拒絕調解。
辯論一:吃薯條到底怎麼吃?
原告張巖在法庭上指出,到麥當勞消費,時間都在半個小時以上,吃薯條必須一手拿醬包一手拿薯條,而這期間不可能始終拿著番茄醬不放?也不可能先把薯條吃完以後,再吃漢堡或者別的東西。原告方的杜律師也表示,如果放下開口的番茄醬,番茄醬必將沾到託盤墊紙上,引起汙染。
被告代理律師黃琨則認為,擠出的番茄醬未必只能擠到託盤墊紙上,還有紙盒、餐巾紙、瓶蓋等變通材料,可以用自己的,也可以向服務員索要(均是免費的)。另外,託盤紙雖然是印刷品,但是麥當勞嚴格按食品包裝用原紙的標準生產並且符合此標準,七份送檢報告證明這一點。因此,即使薯條倒在託盤紙上,也完全安全。
辯論二:媒體一則新聞能不能證明有毒
原告張巖在法庭上出示一份證據,是去年10月19日省會某媒體轉發的新民晚報一則消息,標題為《專家稱彩印託盤紙有毒,直接蘸醬吃薯條不安全》。該報導中說,在一些洋快餐店或酒吧、咖啡館內,託盤紙看上去印刷得還比較精緻,而不少顧客習慣直接將薯條、漢堡、炸雞、爆米花等倒在託盤紙上,一些人還將番茄醬擠在託盤紙上蘸著吃。上海市食品監督部門的專家肯定了託盤紙的「毒」性,建議消費者改變此類消費習慣。
被告律師認為,「一些洋快餐」本身並未指全部,更未直接指麥當勞,而且「專家」是誰,無法確定其公信力,同時專家的觀點的事實依據是什麼,是個人理解,還是由檢測報告結論確定?
辯論三:改善服務是否需要法院要求?
被告指出,麥當勞如存在生產經營或使用不符合衛生標準和衛生管理辦法規定的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等問題,應由食品衛生或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處理。雖然《消法》等中規定消費者在消費時享有知情權,消費者可以監督。但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可通過向產品質量監督部門、食品衛生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檢舉,來要求其改正。
此案昨日沒有當庭宣判。
原告:有快餐店改正是我的勝利
休庭後,記者採訪了原告張巖。她告訴記者:「我們已經讓更多的消費者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我們做公益訴訟,就是想喚起更多的消費者或者民眾,關注自己的權益,主動維權。」
同時她表示,省會另外一個快餐店已經悄然在自己的託盤墊紙上標上了警示語言。「我感到很欣慰,雖然我的訴訟請求不一定能在麥當勞實現,但快餐行業注意到這個問題了。」
被告:從「有毒」到服務瑕疵是我們的勝利
在採訪麥當勞代理律師黃琨時,他表示近年來很多人借洋快餐炒作。前期的某些媒體報導的標題、行文中,都以「墊紙有毒」做了報導的重點。今日的庭審,雙方爭議的焦點轉移到了麥當勞的服務是否有瑕疵上,有沒有毒不是重點,這是麥當勞最大勝利。同時他認為:「服務需要改善,消費者可以向麥當勞提建議,法院不能判定改變服務方式。」
庭外調查:12%的消費者把醬擠到託盤紙上
昨日下午,記者分別在商業大廈附近的麥當勞和肯德基作了調查。12%的消費者將番茄醬擠到託盤紙上蘸著吃。
記者採訪了幾位麥當勞的消費者。劉先生表示自己已經看到過相關的報導,所以自己改變了食用習慣。另外幾位消費者都表示並不知道該事件,但均表示麥當勞應該提醒或者警示顧客。而一位帶著孩子的陳女士則向記者表示,自己也是一位律師,她認為:「社會需要這樣的炒作,只有這樣跨國公司才會更關注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中國消費者也會逐漸改變自己的一些不良習慣。」(鄭州晚報記者 辛曉青 實習記者 張競? 實習生 王永琴/文)
責編:多國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