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是初中物理所學習的基本物理量之一。
對密度概念的理解、密度公式的應用和密度的測定,歷來都是中考物理必考內容。
一、密度的概念
密度是物質的固有特性,不同物質一般密度不同。
在國際單位制中,密度的單位是:kg/m^3。
由於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可以用密度來鑑別物質(相傳有關故事就說阿基米德用密度鑑定了皇冠的 真假)。
二、密度的公式
ρ=m/v 是密度的定義公式。
對於這個公式的理解,要明確這個公式並不反映物質的密度ρ與質量m成正比,與物體體積v成反比的數學關係。它是測定物質密度的數學公式。
也就是說:當我們知道了一個物體的質量m和這個物體的體積v,我們可以用這個公式來測量這個物體的密度。
當然,如果我們知道一個龐大物體的體積和密度,也可以通過它來計算質量。m=ρv
也可以來計算不規則物體的體積。v=m/ρ
利用密度公式,我們還可以判讀物體是實心還是空心。
三、密度的測定
1、定義式法測定密度
密度的測定,通過密度的定義式很容易理解。
只要我們用質量的量具(比如天平)測量出物體的質量,
(1)規則物體我們只要知道它的幾何長度,就可以計算出體積;
(2)不規則物體我們可以通過排水法來間接地得到物體的體積;
(3)對液體我們可以通過量筒來測量得到液體的體積。
得到體積,用密度的定義公式就可以測定得到物體的密度。
2、漂浮條件測定密度
密度計就是根據阿基米德原理來設計和工作的。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它所排開的同體積液體的重力就是它所受到的浮力。
也就是說,利用上面的比例關係,既可以測定液體的密度,也可以測定物體的密度。
基於上面三點,中考物理試題往往都是圍繞這三點來進行考題的設計。
@物理帥老師 歸納總結了五種類型的考題,
(1)密度與形狀規則物體
(2)測量不規則物體的密度
(3)密度公式與槓桿平衡條件
(4)密度與物體的沉浮、力的平衡
(5)密度公式與圖像
關注我
轉發、評論
並回復私信
「必考1」
即可得到詳細的文案
謝謝你!
#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