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託福考試結束四個月,卻好像過去很久了。我是今年2010年4月24號考的託福,為此整整備戰了3個月,但是結果卻沒有達到我的理想目標,reading 29,listening 21, speaking 20, writing 27,total 97。這是一個讓人心痛分數,這更是一個讓人糾結的分數,但總比99分來得讓人寬心。心痛是因為它是一個多麼接近100的數字,就盤旋在100的附近,你說考官當時怎麼就不能在口語上再寬容點,你說我怎麼就不在聽力上多給點力,但這都是後話了;糾結是因為在考第二次與不考之間徘徊,97這分也還說得過去,再說這時候的考位已經被搶的所剩無幾了,要再過數個月考又得重頭再來這種代價也是昂貴的,但是總是心有不甘,不過看看太傻上多如牛毛的99分倒有一絲安慰。
考託福自然是為出國準備的,而出國的念頭是在大二的時候萌生的,那時候大家都為自己畢業後的出路迷茫焦慮,我也不例外,自己其實挺想出國的,但是大一的GPA卻讓人慘不忍睹,於是在考研、保研、出國之間顛來倒去,後來想想反正準備著再說,到時候要用這GRE、IBT分數的時候可就來不及了,於是大二暑假裡就雄心壯志的去了新東方上了GRE接著2個月後又考了GRE,可惜成績也不過馬馬虎虎。接下來就是IBT了……
根據我們班兒一大牛的建議,決定還是在假期上新東方,在學期內上課著實讓我有點兒喘不過氣,於是只好犧牲了大三的寒假,幸好有同寢室的一mm陪著我共同努力。在開班前一天我們倆大包小包地從寢室搬去了浙大寒假「集中營」(浙大在寒假的時候要封寢室,留校的同學只能搬到規定的宿舍內)。2月8號正式開始了我的託福之戰,報班的時候選了浙江圖書館下午和晚上的課,畢竟校區離圖書館還是比較遠的,每天要乘半個小時的公交車。
每天早上8、9點起床,上午背單詞做點兒託福練習,下午晚上去上課,上完了課乘著末班車回學校,想想大過年的每天晚上9、10點就我們倆女生走在無人的、漆黑的、諾大的校園就一陣感觸,我們走在路上經常數著路兩旁亮燈宿舍的數量,然後互嘆人越來越少。我記得很清楚去年春節正好是情人節,隨著春節的臨近,學校的人也越來越少,和我們同住的另外兩個學生也早早地回去了,我們還是機械地重複著同樣的日程表。還好上課的老師都挺有趣,偶爾侃得我們哈哈大笑,偶爾又誠懇的勸我們認真複習。
上託福的並不像上GRE的那麼清一色都是大學生或者研究生,有很多「小朋友」,初中、高中的都有,坐在我右邊的就是一高中生,偶爾不來上課,上課也不完全認真聽,而且已經是第二遍來上這班,只能說還小不諳世事啊。我是坐在第一排的,每天仰著個頭輪流「盯」著四個老師,偶爾也開個小差打個盹。相比較GRE,上託福還是蠻輕鬆的,不僅聽聽考試的技巧,還能夠學學這些厲害老師的經歷,確實學到了不少,說實話學到他們的個人經歷比託福應考知識還多,他們的努力、他們的拼命備課讓我覺得準備個託福也沒什麼。
但是真要準備起來也真不容易,有了聽力和口語比GRE還不省事。
這課是2月27號結束的,離開學也就一兩天,完全沒有喘口氣的機會。我的寒假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開始了2個月的備戰之旅。接下來就是無止盡的閱讀、聽力、口語、作文……
雖然原來就練習過了GRE的閱讀,但是託福閱讀也不是那麼讓人省心的。每天一睜開眼就想著一大早我要連做4篇閱讀,有時候還要加試。連看那麼多篇閱讀頭都大了,還好這閱讀一般都在原文中就能找到答案,也沒有那麼多生詞,想在短期內提高靠題海戰術完全是有可能的。每天固定做幾篇閱讀保持水平,並在穩定中慢慢提高閱讀速度。託福的閱讀應該先略讀一遍,大概就是看一下每段主題句,然後再看題目,最後再根據題目閱讀原文、做題。一般在做模擬題時,錯得都不多,Barron的閱讀偏簡單,作為上手可能比較好,但是作為提高可能沒那麼適合。
考試那天,進場後第一部分就是閱讀,由於剛進考場,周圍人員走動比較多,可能會被他人影響,所以在平時練習的時候最好注意練習自己的集中注意能力。真正考試的閱讀比平時練習的閱讀要稍難,加試也並不是平常說的那幾篇。我做完的時候也沒有多少時間剩餘了。閱讀還有一個界面的問題,我是不太適應在電腦上閱讀的,看著紙質閱讀比對著電腦要高效多,所以在考試前經常在模擬界面上做練習,不致於在考試的時候對著電腦發揮失常。
聽力和口語是我最薄弱的兩塊,口語好也首先要建立在聽力好的基礎上,不然會造成答非所問。由於自初中開始考試就取消了聽力部分,所以初中高中都沒有練習聽力,雖然說說是學了十多年的英語,可是基本上沒怎麼聽英語,聽得也是中國人說的蹩腳英語。
無奈只好開始猛聽,我放在聽力上的時間比例也是最大的。一開始先做些題測測自己的現有水平,conversation部分還過得去,但是lecture部分像是聽天書了。於是採取老師說的聽寫戰術,每天有空就開始聽寫,先聽原文後做題,之後再將原文聽寫下來一句一句的放,一句一句的寫,聽不清就在再聽一遍,聽三遍後還寫不出來就空著。等到聽寫完後對照原文改正補全,再聽。當然一直這樣練習只能提高到一定水平,因為聽寫會造成對重聽的依賴,而且每次只將注意力放在一句話或者一小段上,而在考試時需要將注意力放在一大段上,在一個月後的聽寫就開始聽速度較快的聽力、做題。最好多聽託福的考試真題,在4月份的考試中居然有一篇聽力是北美題的原題,很多同學都已經做過了,我就吃虧了,剛好沒有練到這一篇,這一篇聽力幾乎全錯,導致我的聽力拉了很大的後腿。
此外,結合聽力的技巧也非常重要。在做多了聽力題後,就會發現聽力的考點是哪些,之後就可以根據這些考點來記筆記。記筆記也是有門道的,多用符號、簡寫等等的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在聽力過關的基礎上,口語就只能靠每天說了。我先利用零散的時間將口語描述題和偏好題的提綱寫好,有些人喜歡將每題要說的都寫出來然後背下來,我認為這樣並不好,這樣會降低靈活口語的能力。口語中掌握好美式口音非常重要,讓考官聽起來說得像美國人自然有一定加分。最好能找個美國人經常說說,可惜我人脈不廣,當時在寢室一逮著沒人的時候就在那兒一個人猛說,想起來還有點偷偷摸摸。
寫作只在考試前一個禮拜練了練,之前GRE作文有一定的基礎。對於沒有基礎的同學,打字是基礎關,打字不快連完整的文章都寫不完,這是致命的。寫作的邏輯思路很重要,根據老師教我們的那些邏輯方法先將題庫中所有題的提綱寫好,在這之上練出好詞好句。另外,文章不能太短,考官要看那麼多份考卷其實沒有時間細看,主題句是很重要滴,文章滿能留下一定好印象。
除了練習,每天上一下太傻論壇是比做功課,論壇上有很多資源、經驗,這些帖子能給自己省不少力。所以每天在太傻潛潛水有助「身體健康」啊,許多人的經驗、練習方法、失敗都能夠給自己添不少力。
等到上陣的那天,放好心態、集中注意是最最必要的兩件事,考試之間補充能量也是必不可少的,畢竟4個多小時的考試。考好考壞大部分還是託自己的福,想要得高分畢竟還得靠自己努力,技巧、老師都是助推器。
(責任編輯:何佩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