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提琴 | 中提琴青年演奏家

2020-12-14 琴界網曹氏提琴

中提琴是現代提琴中最早面世及被採用的,它的四條弦是C 、G、D、A,較小提琴低五度,較大提琴高八度。除了本身的尺寸不定,直接影響了演奏的技術,音域又夾在大小提琴之間,而最致命的是由十七世紀開始,最重要及最普遍的室內樂合奏,乃是由兩把小提琴配一把大提琴的三重奏鳴曲,中提琴因無用武之地,漸漸的差不多被作曲家們完全遺忘了,偶爾被採用,也不過是陪襯及加重低音部或填補和聲而已。

在悠久的歲月間,中提琴只擔任強化管弦樂低音的任務,演奏內聲部的和聲,直到近代,才開始演奏重要的旋律或過門樂句,而且有時也擔任獨奏樂器,其略具鼻音感的音質,給人一種悲悽沉重的感覺,中提琴雖然缺少小提琴的溫軟音色,卻具有獨特的表情和相當豐富的音質。

本文由琴界·曹氏提琴(中國)直營店安老師提供,歡迎閱讀。

演奏中提琴雖然看起來和小提琴很接近,實際上中提琴和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弓法。由於體積變化,因此演奏中提琴對體能要求更高。(據說小提琴師練習幾個月中提琴後再演奏小提琴會有很大進步。)

中國的青年中提琴演奏家

1、沈子鈺

1998年生,中國河南人,上海音樂學院附屬中等音樂專科學校學生,師從盛利副教授學習中提琴。2013年4月,獲第11屆特蒂斯國際中提琴比賽得第一名,入選2013年上海文化新人榜。

沈子鈺4歲時開始學小提琴,小時候練琴每天五六個小時,沒有動漫、很少上網,因為時間實在不夠用,專業課、練琴、還要自學德語。」

2012年3月,14歲時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第六屆Johansen國際青少年弦樂比賽中榮獲中提琴第一名。

2012年11月,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辦音樂會。

2013年4月,在英國舉行的第11屆特蒂斯國際中提琴比賽中獲得第一名,創造了以最小年齡參賽並摘得這項世界中提琴領域最權威大獎的紀錄。

2、梅第楊

出生於1994年11月,5歲學習小提琴,2005年7月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師從王紹武學習中提琴。2012年6月,梅第楊在第40屆美國國際中提琴學會青年藝術家比賽中獲得第一名,並獲得新作品演奏和最佳音樂兩個單項獎;2012年8月,梅第楊在波蘭PILA音樂節比賽中獲得第一名。

奧地利克拉根福舉辦的第19屆勃拉姆斯國際音樂比賽中,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學生梅第楊以7個滿分贏得了中提琴比賽第一名,成為該項比賽第一個獲此殊榮的中國人。19日晚,載譽歸來的梅第楊在中央音樂學院舉行了匯報音樂會。匯報音樂會曲目包括勃拉姆斯的《F小調中提琴與鋼琴奏鳴曲》《降E大調中提琴與鋼琴奏鳴曲》、潘德列斯基的《中提琴華彩》、威廉·沃爾頓的《D大調中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

3、楊璟

楊璟4歲學習小提琴,啟蒙者為廈門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曾依文,6歲開始登臺演出,隨後就讀於廈門音樂學校,師從郭淑敏教授和林應龍教授。

旅歐小提琴、中提琴家,鼓浪嶼人,福建省第一位中提琴家,26歲成為德國一流樂團最年輕的首席--法蘭克福廣播交響樂團中提琴副首席,後任教於廈門大學3年,專輯有《音樂·時光·鼓浪嶼》,演出遍及30多個國家,獲得多個中提琴國際比賽獎項,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和奧地利國立莫扎特音樂學院,並全部獲得獎學金和最高榮譽獎。

楊璟在中外音樂大賽中連獲大獎,曾多次獲得全國小提琴比賽大獎並攘括福建省和廈門市小提琴比賽的第一名,獲得多個中提琴國際大賽獎項,

如:

英國 Althur Bliss 作品比賽第一名;

英國 Sir Edward Cooper Prize 四重奏比賽第一名;

德國 Bodensee 國際中提琴比賽第二名;

奧地利 Lionel Tertis中提琴比賽第二名;

斯洛維尼亞 Bled 中提琴國際比賽第二名

相關焦點

  • 上海交響樂團把青年演奏家推到臺前 展現中提琴這位「灰姑娘」魅力
    上交駐團指揮張潔敏攜手中提琴首席巴桐帶來欣德米特《天鵝轉子》。前晚,上海交響樂團由駐團指揮家張潔敏執棒,上演欣德米特的中提琴協奏曲《天鵝轉子》。中提琴是弦樂家族中的「灰姑娘」,它不像小提琴那樣輝煌,也不像大提琴那樣渾厚,常常被視作室內樂和交響樂中的伴奏樂器,低調而不露聲色。這一次,上海交響樂團中提琴首席、「85後」巴桐走到臺前,讓觀眾感受到中提琴的獨特魅力。法國作曲家柏遼茲曾說:「中提琴的優良品質被人忽視,為時最久。其實它與小提琴一樣靈便。
  • 不要被「人設」黑了中提琴,它其實很好聽……
    請你繼續往下刷,不僅對中提琴有一個全新的認識而且能把中提琴拉好的都是大神吶!!由於中提琴作品較少,因此中提琴演奏家相對也較少。20世紀的演奏家包括威廉·普利姆羅斯、昂內爾·特帝斯、保爾·欣德米特、拉費爾·西禮爾、米爾頓·卡蒂姆斯、塞西爾·阿洛諾維茨和瓦爾特·特拉普勒。近代著名的中提琴演奏家包括平夏斯·祖克曼、於裡·巴什梅特、金卡·什卡茜安、蕭紅梅等。年輕一代的包括羅蘭·格拉斯爾、卡西·巴斯拉克、蔡佳龍、保羅·克徠帝、詹妮弗·司圖姆等。
  • 中提琴演奏家———呂冬
    沒錯的,中國音樂家協會中提琴學會理事——呂冬。曾5歲學琴,師從許燕明副教授認真學習。水滴石穿,一舉考進了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但他的生涯裡少不了艱苦的求師經歷,他先後師從隋克強教授,曹海副教授和俄羅斯人民演員,功勳藝術家,A.E佛蘭切娃教授去刻苦學習中提琴。求學的途徑一般都是曲折的,但相信呂冬一定通過艱苦的努力,才成就了今天的輝煌。
  • 曹氏提琴 | 小提琴花紋越漂亮質量越高?是密紋好還是疏紋好?
    當然,同一制琴師會選用較好花紋的的底板去做較高檔次的提琴。一把做工精細、聲音悅耳、油漆亮麗的提琴,加上美麗的花紋底板,確實會使樂器顯得更為高貴。本文由廣州琴界弦樂器·曹氏提琴(中國)展廳安老師提供,歡迎閱讀。
  • 中外低音提琴演奏家長沙奏響音樂節
    付敬懿 攝中新網長沙7月15日電 隨著70把低音提琴一同奏響《我和我的祖國》,首屆「振音」國際低音提琴音樂節14日晚在長沙音樂廳開幕,1500餘名中國、美國等地的低音提琴藝術家、師生與音樂愛好者參加,搭建起國際低音提琴相互交流平臺。低音提琴又稱倍大提琴,是提琴家族中體積最大、發音最低的弓弦樂器。
  • 琴界|曹氏提琴 小提琴左手手指抬落的重要性
    本文由廣州琴界弦樂器有限公司曹氏提琴(中國)官方唯一直營店提供,感謝閱讀!為什麼要固定手型樂器中,琵琶,吉他,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等按弦都有一個叫「把位」的專業名詞,把位決定了我們的音高Δ 小提琴演奏家黃濱示範二、左手按弦的動作練習
  • 這位青年中提琴首席,為何被戲稱「住團藝術家」?
    上半場欣德米特的中提琴協奏曲《天鵝轉子》中,擔綱獨奏的是上海交響中提琴首席、「85後」青年巴桐,下半場貝多芬《降B大調第四交響曲》則由「95後」柳鳴出任樂隊首席。 上海交響中提琴首席巴桐 《天鵝轉子》是德國中提琴家、作曲家、教育家欣德米特的作品。巴桐向記者介紹:「這部作品旋律非常美,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 巴桐:一曲《天鵝轉子》,聽見中提琴的逆襲
    11月22日晚,上海交響樂團由駐團指揮家張潔敏執棒,上演了欣德米特的中提琴協奏曲《天鵝轉子》,讓觀眾感受到中提琴的獨特魅力。擔任中提琴獨奏的,是上海交響樂團中提琴首席、「85後」巴桐。
  • 提琴製作師伊穎的傳奇經歷:一把提琴就是一個「女兒」
    意外得到義大利大師入門券  克裡蒙納素有「小提琴故鄉」之稱,是歐洲的提琴製作重鎮。伊穎在當地一邊打工、一邊學習語言,於次年跳級考入義大利克雷莫納「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裡」國際提琴製作學校,跟隨喬爾喬·切大師開始了系統的提琴製作學習。
  • 施託爾將在廈奏響倍大提琴 提琴中的「姚明」
    它叫低音提琴,又名倍大提琴,身高180至220釐米,是西洋弦樂器中體積最龐大的一種弦樂器。要演奏它的是首度造訪廈門的世界著名低音提琴演奏家克勞斯·施託爾和他的夫人。昨天,克勞斯·施託爾攜夫人接受媒體採訪,講述低音「大個子」的獨特魅力。低音提琴到底有多大?「太大了,運輸不方便,也不安全,所以他來了,琴還在德國的家裡。」
  • 第四屆唐韻嘉華國際低音提琴藝術節 成功舉辦
    我們要種下更多的種子,要讓中國低音提琴藝術的根深埋土壤、不斷蔓延、枝葉向著陽光不斷生長,直到枝繁葉茂、碩果纍纍,讓全世界都要抬頭仰望。我們堅信,即使我輩不能實現,中國的青年一代低音提琴音樂人,終將使之夢想成真!」  開幕式專家音樂會上來自各國的青年低音提琴演奏家為大家帶來了一場激動人心的精彩演出,讓選手們看到了自身努力的方向,對所學習的專業有了更加直觀的感受和認識。
  • 瑪蒂尼:歐洲手工提琴傳承者
    「沒想到中國還有這麼大、這麼好的小提琴製作工廠」這句讚嘆之語來自中外提琴演奏家和製作專家每每到訪中國,參觀了為數不多大的提琴企業後的由衷感慨。近幾十年來中國提琴製作業承襲了國外技藝,在各大國際提琴製作比賽中屢獲佳績,從而帶動了中國制琴整體水平的提高。可國內目前手工提琴作坊企業很多,但卻一直缺少優秀的、有知名度的品牌。
  • 低音提琴高峰論壇舉行 探討青少年低音提琴教育
    7月15日,長沙首屆「振音」國際低音提琴音樂節低音提琴高峰論壇在長沙市第十一中學舉行。大師現場授課。紅網時刻7月16日訊(記者 李慧)7月15日,長沙首屆「振音」國際低音提琴音樂節低音提琴高峰論壇在長沙市第十一中學舉行。美國低音提琴大師傑夫·布拉德蒂奇、卡塔琳·羅塔魯,以及來自國內各音樂院校的低音提琴教授學者等齊聚一堂就低音提琴的青少年教育展開討論。
  • 曹氏提琴 | 奇美博物館收藏的1700—1900年北義大利經典提琴作品
    卡爾卡格尼製作的提琴中,採用史特拉底瓦裡(Stradivari)及瓜奈裡(Guarneri)模子,背板常為單片背板,也有作品是以瓜達尼尼於帕瑪(Parma)時期的作品為模型。卡爾卡格尼的琴展現出精良的手工技術,受到廣泛歡迎,是同時期中最好的制琴家。
  • 中國愛樂青少年交響樂團中提琴導師毛新光|音樂王國中的隱士
    然而,中提琴神秘且獨特的魅力,在樂團中卻是不可或缺的。近幾年,國內更是湧現出一大批人才,在國際上影響頗大。讓我們走進真實的中提琴,走進職業中提琴演奏家的日常。這一期,讓我們跟隨中國愛樂樂團中提琴演奏家毛新光老師的步伐,共同揭開這層神秘的面紗。
  • 陳響、珀斯特等四大國際提琴家今日做客全球最大的萬靈提琴博物館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今天,萬靈提琴博物館將迎來全球頂級提琴製作大師Andreas Post(安德烈亞斯珀斯特),全球頂級提琴演奏家Stefan Milenkovich1979年,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指揮家和作曲家梅紐因第一次來到北京,陳文薰克服了很多困難,讓9歲的陳響在梅紐因面前演奏了一曲。梅紐因很吃驚地讚美道:「他演奏得非常完美,讓我大為感動!」隨後,梅紐因將小陳響帶回到英國的梅紐因音樂學校學習。陳響這一生最感謝的人就是梅紐因,他認為:「如果沒有他給我機會,我就不會有今天。」
  • 線上一對一大師課系列---德國漢堡音樂與戲劇學院-中提琴教授
    德國漢堡音樂與戲劇學院鮑裡斯·福斯特(Boris Faust)教授德國著名中提琴演奏家、漢堡音樂與戲劇學院教授 鮑裡斯·福斯特(Boris Faust)1970年出生於德國埃斯林根(Esslingen),在科隆師從馬蒂亞斯·布霍爾茨(Matthias Buchholz)教授,在弗萊堡師從金·卡什卡尚(Kim Kashkashian)教授,學習中提琴
  • 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之間有什麼不同?
    小提琴很多人都知道,名氣在所有琴中都是最為出名的一批。那麼,很多人都知道小提琴了對吧,那麼中提琴跟大提琴呢?這兩個我相信知道的人會稍微少一點。那麼,知道小提琴、中提琴跟大提琴之間的區別的有多少呢?很多人都清楚小提琴是什麼,但是很少人知道其他兩樣提前,乍看好像是中提琴跟大提琴是小提琴的放大版,事實上也差不多,畢竟樣子都很像。但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不是的。小提琴的體型最小,所以一般用樂譜中的高音譜號,音色明亮,其中最為出名的演奏家就是帕格尼尼等人。
  • 你知道提琴家族中的中提琴嗎?原來它才是提琴家族的老大
    想必很多學樂器的朋友都沒有注意到,在小提琴和大提琴的中間還有個中提琴,而小提琴更被稱為樂器之後,卻很少有人知道中提琴,那這個中提琴是怎麼來的呢?在很久以前,它們其實是一家人,這還要從古老的歐洲中世紀說起,其實維奧拉(Viola)這個詞大約出現於16世紀,但這時候的Viola只是作為提琴樂器名的字根,被稱為比較大的中提琴(Viola da gamba),以及比較小的中提琴(Viola da braccio),當然其實它們直接翻譯過來並不是這個意思。
  • 邂逅中提琴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提琴獨奏《艾涅斯庫隨想曲》。&nbsp&nbsp&nbsp&nbsp文/圖:鄭友晴&nbsp&nbsp&nbsp&nbsp因音色介於小提琴的高亢明亮與大提琴的低沉渾厚之間,中提琴在樂隊中常被當作銜接高低音聲部的一座橋梁。隨著交響樂的普及,中提琴也從擔任伴奏的配角逐漸成為能獨當一面的中音弦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