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全球有23種新冠疫苗正在進行臨床試驗。此前牛津大學傳來樂觀消息,說當前正在研製的疫苗安全有效。但美國貝勒醫學院熱帶醫學教授、院長彼得-霍茨博士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採訪時表示,疫苗試驗需要一年來積累數據,目前很難從牛津大學周一公布的疫苗數據中得出很多結論。而且,「第一批疫苗可能不是我們最好的疫苗。」
根據他的預測,要到明年年中才能發現疫苗是否真的有效。
據霍茲說,「從阿斯利康-牛津疫苗的數據來看,單劑疫苗似乎沒有那麼大的作用。病毒中和抗體的水平並不是很高,許多人認為這是疫苗能否發揮作用的良好指標。兩劑似乎更好,但只有10名患者接受了兩劑注射。」
他說:「因此,很難從這個問題上得出結論。」
霍特茲說,研究結果表明需要進行更大規模的試驗。
他說,「所有全球正在研發的疫苗將在未來一年的不同時間開始進入3期臨床試驗,然後需要一年的時間來積累所有數據,顯示疫苗確實安全有效。但請記住,第一批疫苗可能不是我們最好的疫苗。」
他警告說,「這些疫苗中的許多可能只是部分保護性的,有可能防止人們生病,但不會中斷傳播。所以,即使如此,我們仍然要持續實施公共衛生控制。」
同一天,多家生物製藥公司的負責人在美國國會眾議院作證,說今年年底有望生產出新冠疫苗,但仍得取決於數據。
阿斯利康生物製藥研發執行副總裁梅內·潘加洛斯表示,要提供一個確切時間表是 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但他補充說,他的公司對一期和二期的試驗研究結果「非常鼓舞」。
潘加洛斯指出,發表在《柳葉刀》上的兩項受到密切關注的試驗結果表明,他的公司與牛津大學共同開發的新冠疫苗是安全的,能夠引發免疫應答。然而,研究人員強調,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才能知道這種疫苗是否能保護人們。
潘加洛斯說,如果能拿到疫苗功效數據,從「 9月開始」疫苗隨時都可能問世。
莫德納生物技術公司主席史蒂芬·霍格告訴美國眾議員們,他們對疫苗的下一步行動持「謹慎樂觀」態度,並對進展感到相當「鼓舞」。上周,莫德納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合作開發了一種疫苗,發現在一期研究中,所有接受疫苗接種的志願者都會產生免疫應答。
現在他們的疫苗正在進一步研發,計劃在本月晚些時候進行三期試驗。
霍格說,如果他們能夠在三期研究中迅速積累病例,可能在秋季或今年年底,他們就將有數據提交給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讓他們決定是否批准該疫苗。霍格說,屆時他們希望有數百萬劑量的疫苗可以部署。
輝瑞的首席業務官約翰·楊也表示,對其公司一期研究數據顯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感到鼓舞。
約翰·楊說,他們希望在這個月完成這項研究,並將數據提交給食藥監接受他們的批准。他說,大規模的三期研究將是驗證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關鍵。
楊說,他們已經有了「遠景目標和明確的臨床路徑」,希望能夠在2020年提供高達1億劑的商業疫苗產品,並在2021年提供高達13億劑的疫苗。楊表示,儘管早期出現了令人鼓舞的跡象,但 "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昨天,輝瑞和德國生物技術公司BioNTech宣布,在一項早期的1 /2期研究中,他們的新冠候選疫苗被證明能夠引發「強大的」抗體和T細胞免疫反應。
然而,和美國專家同樣悲觀的是英國疫苗工作組的負責人賓漢姆。她認為,在2021年之前很難實現疫苗的廣泛使用,並提醒說,疫苗能否在聖誕節前完成開發還不確定。
這位負責人說,「我認為在明年之前不會有任何疫苗。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可能會在今年年底出現一些疫苗。但我們無法保證這一點。」
賓漢姆在接受CNN採訪時表示,9月份推出疫苗的目標,目前看「只是可能性」。
#新冠疫苗# #最快9月問世# #專家警告第一批未必最好#
譯者:吳十六
責編:吳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