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能為孩子帶來方向感,能夠改變孩子一生,孩兒爸爸必看。

2020-11-04 櫻桃菡菡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的母性之愛呈遞減趨勢,父性之愛呈遞增趨勢。

嬰幼兒階段:母愛佔80%,父愛佔20%;離不開母親的愛。

小學低年級:母愛佔70%,父愛佔30%;

小學中年級:母愛佔60%,父愛佔40%;

小學高年級:母愛佔50%,父愛佔50%;

初高中階段:母愛佔40%,父愛佔60%

中學階段是孩子成長的開始;是由母愛為主向父愛為主的過渡期。這一時期,母愛應該適當減少,父愛應該適當增加。

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發布《中美日韓四國高中生價值觀比較研究報告》同時表明,這一現象在中國尤為明顯:

四國高中生認為對自己人生觀影響最大的是父母,把爸爸和媽媽排在第一位合計最高的是中國(75.7%),其次是美國(62.4%)、韓國(49.2%)和日本(39.8%)。

更值得關注的是:中國高中生把爸爸排在第一位(39.3%)的比例最高,是唯一超過媽媽(36.4%)的國家。

爸爸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人生方向需要爸爸幫著做出正確的「導航」,用理性的父愛去幫助孩子,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一、母愛給滿足感,父愛給方向感

父親和兒子之間確實有一種屬於父與子之間的語言。他們在一起可以不分長幼地打鬧、可以不斷觸碰對方的身體……

行為學家表示,父與子在打鬧中所進行的身體之間的接觸是父子之間所進行的一種深層次的溝通。

正是由於這種深層次溝通的存在,男孩知道,他將要成長為像父親那樣的男人。

在父親身上,他們能看到自己的未來,他們會自覺地以父親為榜樣。

每個男孩的成長都需要家長的愛,但父愛與母愛完全不同。母愛細膩、溫柔,在母愛中,男孩能得到滿足感;而父愛博大、粗獷,在父愛中,男孩能找到方向感。

如果一個小男孩長時間接觸不到父親,或者感受不到父愛,他會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進而會迷失方向。

例如,長期接觸不到父親的男孩會產生女性化傾向。

另外,在長期感受不到父愛的情況下,很多小男孩為了使自己有機會與父親進行深層次的溝通,常常會用一些壞行為,如撒謊、偷盜、打架等,來吸引父親的眼球。

當然,還有很多小男孩不惜傷害自己,以贏得父親的關注。

男孩是需要父親的,他們需要從父親身上看到自己的定位,他們需要模仿父親的行為來使自己成長為男子漢。

所以,為了男孩的健康成長,父親千萬不要以「工作忙」為理由而忽視了兒子。

父親的行為、語言以及思想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男孩,但並不是所有的父親都能成功地承擔「兒子榜樣」這一角色。

很多父親就常常在無意識中把錯誤的思想和行為傳達給了兒子。

生活中,如果父親很少幫妻子做家務,那麼當母親要求男孩幫自己做一些家務時,男孩就會理所應當地拒絕。

因為在他們的頭腦中已經產生了這樣的思想:做家務都是女人的事情,男人有權不去幫忙。

二、父親的格局決定孩子能飛多高

孩子對父親往往有一種強烈的崇拜之情,把父親當成智慧和力量的象徵。孩子會下意識的去模仿父親的行為方式。在心智成熟之後,會努力去抵達或者超越父親的高度。

曾國藩之子曾紀澤就是一個例子,曾紀澤以父親為榜樣,為人處世、做官做事都向父親學習。其後入朝為官,在政治事務中表現出不亞於其父親的能力。

曾國藩在處理外交事務——「天津教案」中,處置失當,名聲跌落谷底。

曾紀澤就學習外語,勢要在父親跌倒的地方爬起來。果不其然,曾紀澤在後來的外交事務中發揮出色,在新疆的領土爭端中捍衛了國家利益,成為當時中國最著名的外交家。

而且相對母親而言,父親一般不會溺愛孩子,他們往往給孩子指明一個方向,讓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去抵達。孩子有較大的空間去發揮,也可以鍛鍊自立的能力。

所以,父親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事無巨細的體貼照顧,而是指引方向的立志教育。

一個好的父親,一定要在格局和立志上為孩子做好榜樣,這在未來將會決定孩子所能抵達的上限。

三、孩子性別不同,父親角色不同

作為男孩的父親,如果你對做男孩的榜樣還沒有足夠的信心,不妨借鑑以下幾種觀點和方法:

面對青春期的男孩,讓他們感覺到道德約束的力量。

大家都說青春期的男孩容易變「壞」,有心理學家表示,青春期的男孩是否會變「壞」,與他們是否與父親在一起有很大的關係。

對男孩來說,父親是強大的象徵,孩子會崇拜父親,對於青春期的男孩來講,父親就像一股道德的力量,他在時刻束縛著兒子的行為。

男孩進入了青春期,母親的管教似乎已經對他們不起作用了。

有時,為了讓母親看清這種局勢,他們甚至常常向母親的權力挑戰。這時候,父親最需要做的是與母親站在一起,兩個人用同樣的態度教育兒子。

對於青春期的女孩,父親的影響比母親要大,除了父親的勇敢、寬厚等特點適應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徵外,女孩還可以從父親身上找到理想化的異性形象,學會如何與異性相處。

一個缺乏父愛的青春期女孩,更容易從家庭之外的男性身上尋找父親般的關愛,特別是當這份關愛又突然失去時,孩子很難面對這種創傷和打擊。

四、孩子99%的成功來自爸爸1%的改變

從小到大,我爸爸一直信奉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爸爸!在我叛逆逃學的時候,他把我從「壞孩子」的邊緣拉了回來。

爸爸是車間配件工人,每天有上千個小配件需要處理,分配、檢查、出貨,早上5點多就要去上班,晚上經常還要加班到很晚。

特別是冬天,我醒來上學的時候,他早就已經走了,我準備睡覺的時候,他才躡手躡腳地進門,一個月幾乎都看不見爸爸幾次,那個時候我開始對爸爸心生不滿!

到了青春期時,身邊的小朋友幾乎個個和家裡做對,稍不順心就離家出走,我當然也要跟上夥伴的步伐。不寫作業、在學校和老師頂嘴、經常請假、甚至逃學……

終於有一天,逃課在網吧玩的時候被爸爸抓到了,他把我帶回家,沒有打我也沒有罵我,只對我說了一句:「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爸爸!我知道問題出在我的身上,從今天開始,我每天接送你上學!

就這樣,爸爸改變了十幾年來早已習慣的作息時間,實現了自己的承諾,這讓我再次感受到了爸爸的溫暖,因為爸爸那幾年無時無刻的陪伴,才讓我最終考上了重點大學。

如果你認為孩子有很多不好的習慣,要記住「想要孩子改變,首先要自己改變」。

孩子叛逆時,首先要自我反省,是不是花了足夠多的時間陪伴孩子,是不是真的花了心思去了解孩子。

孩子犯錯時,要先問清楚原因,然後再去解決,千萬不要不分青紅皂白的就去責罵孩子,要學會給孩子留面子,做一個看似糊塗卻清醒的爸爸!

五、給青春期孩子父親的10個建議

當一個好爸爸從來不是輕鬆的事,你會需要更多責任感、鼓勵、溝通,以及家人、朋友、同事的幫助和諒解。

更重要的是加強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下面十個建議適合家裡有青少年的家庭。

  • 1、務必要儘可能發送簡訊、微信或電子郵件給他們

內容簡短而且重心放在他們和他們的生活上(考試結果如何?你跟XXX最近如何?新的老師教得如何?功課上有我可以幫忙的地方嗎?)。

他們剛開始可能不會有太大反應,但你只要持續做下去,他們會很重視的,儘管嘴裡可能不說。

  • 2、加入社交網(微信、微博、QQ等)並且把青少年子女「加為好友」

如果他們沒有立刻把你加入好友的話,不要在意,因為這種事情通常需要一些時間。

還有,儘量不要批評,因為社交網絡內容有時可能會有點不靠譜(大部分孩子不會去控制其他「朋友們」回復的東西)。

記住最重要的是,在千裡之外建立與加強你們的親子關係。

  • 3、了解他們喜歡的遊戲

這年頭大部分網路遊戲可以與世界各地的人對戰。如果你家青少年喜歡玩網路遊戲,那麼你可以和他們一起玩,甚至還可以和其他父子一起比賽。

  • 4、寫一本簡短的書《給親愛的兒子(或女兒)的人生課》

每星期寫一些你從人生中學到的最重要的課程。別忘了寫下你如何學到這些教訓,這會使他們看起來倍感有趣,可以幫他們更了解你。

每寫完一章,就給他們看。務必讓內容個人化,並且適合孩子的閱讀年齡。你的子女需要從你的智慧中學習,而這是一個和他們分享的好方法。

  • 5、支持他們的活動

假如青春期子女即將面臨一些大活動(例如畢業典禮、大型比賽或畢業晚會),不妨給他經濟支持,讓他能用非常特別的方式慶祝一番。

務必附帶一封信,說明你有多麼以他為榮,以及在這種大活動裡舉止得體有多麼重要。

  • 6、儘量給孩子精心準備飯菜

一位爸爸從女兒上初二開始給她做早餐,一路堅持,直到高三了。

油條、稀飯、包子,一開始,他的目標是讓女兒「吃飽」。到後來,怎麼讓女兒「吃好」,成了他的「課題」。

每天,被幸福的味道叫醒,女兒說:「總是充滿期待。」5年來,女兒的性格越來越像他:樂觀、開朗、幽默,個子長到一米七多,早餐功不可沒。

  • 7、每周有個愉快的交流時間

大到世界局勢、智能時代、工作困惑、學習瓶頸,小到喜歡的女孩,瑣碎的日常,每周空出一個小時的時間,破除父子的身份阻礙,像哥們也一樣來一場交心的談話吧,相信兩個人都能從中受益良多。

  • 8、一起計劃下一次家庭旅行

想想在一起時要做什麼,同時也讓青春期子女參與計劃。一起做這些事情感覺會更好。

  • 9、建立儀式感

在當地報紙或高中校刊上登一則廣告,傳達一個特殊的『我愛你』信息給子女。

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建立一個儀式感,傳遞出你想表達的信息。

  • 10、務必讓生日特殊一點

這點適用於所有年齡的孩子(妻子也一樣)。儘管有時候青少年會表現出一副生日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樣子,特別是爸爸或媽媽不在身邊幫他們過生日時。

每一個人,即使青少年也一樣,都喜歡有人幫他過生日。一年只有一次,而且那一天永遠不會再回來,所以好好慶祝吧。

父愛真的很重要,父親一定要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美好時光。

相關焦點

  • 育兒經 | 孩子99%成功來自爸爸1%的改變,先轉給孩兒他爸再說
    孩子是父親的影子,希望每個閱讀完全文的父親,都能成為一個好父親。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媽媽能與自己的另一半分享。◆◆NO. 1◆◆爸爸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爸爸的素質有多高,孩子就能飛多高用理性的父愛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提高自身素質是教育孩子的關鍵正確「導航」是爸爸的第一要責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每個問題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問題爸爸
  • 父愛如山!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愛不缺席,能給孩子帶來多大安全感
    其實,孩子們多和父親相處,是能學到很多從媽媽身上學習不到的東西的!比如以下這幾點1、 變得更加的堅毅勇敢,敢於挑戰困難爸爸這個角色有著男性的陽剛和果敢,對於很多事物的看法是和溫柔的媽媽不同的!媽媽們害怕孩子摔倒或者受傷,一般會給孩子過度的保護。
  • 「我沒陪孩子,還不是為賺錢嗎?」這並不是讓孩子缺失父愛的理由
    在生活中因為各種原因,父親陪伴孩子的時間會相對較少,孩子父愛的缺失將會成為孩子童年的缺失,對孩子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去遊樂園玩,能與孩子相配合進行一定的溝通,讓孩子在充分享受快樂童年的同時能夠與父親共同度過歡樂時光。
  • 一生E本分享|孩子99%的成功,來自爸爸1%的改變
    1爸爸是孩子的好老師爸爸的素質有多高,孩子就能飛多高。用理性的父愛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提高自身素質是教育孩子的關鍵。正確「導航」,是爸爸的第一要責,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每個問題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問題爸爸。爸爸也別忘培養孩子的合群意識,給孩子種下一粒「理想」的種子。2孩子99%的成功,來自爸爸1%的改變改變孩子,從改變爸爸開始。
  • 爸爸必讀!父愛的缺失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巨大
    父愛缺失造成孩子性別角色的混亂父親的角色是男孩一生中出現的第一個同性榜樣。在和父親的相處中,男孩感受到了男性所特有的剛毅、果斷、寬大的性格品質。但現今社會中出現的許多男孩女性化的現象,跟父親的缺失有很大關係。
  • 母愛給男孩滿足感 父愛給男孩方向感
    01母愛給男孩滿足感 父愛給男孩方向感正是由於這種深層次溝通的存在,男孩知道,他將要成長為像父親那樣的男人。在父親身上,他們能看到自己的未來,他們會自覺地以父親為榜樣。每個男孩的成長都需要家長的愛,但父愛與母愛完全不同。母愛細膩、溫柔,在母愛中,男孩能得到滿足感;而父愛博大、粗獷,在父愛中,男孩能找到方向感。
  • 孩子99%的成功,來自爸爸1%的改變
    用理性的父愛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提高自身素質是教育孩子的關鍵。正確「導航」,是爸爸的第一要責,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每個問題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問題爸爸。爸爸也別忘培養孩子的合群意識,給孩子種下一粒「理想」的種子。
  • 爸爸的教育與孩子成長密不可分,足夠的父愛,才能讓娃人生完整
    父親對於孩子的人生來說具有很大的影響力,有些孩子從小缺乏父愛,因此長大之後就會患有"父愛饑渴症",而這樣的人最明顯的就是長大之後越來越沒有男子氣概。對於女孩來說,父愛能夠讓他們有安全感,能夠讓他們在生活中更有底氣,甚至在步入婚姻中也能找到自己的依靠。但是如果女孩子活在沒有父親的家庭中,那麼她們就會很明顯地出現缺失父愛,從而在未來選擇伴侶的時候不能客觀選擇,僅僅憑藉對方的好從而選擇了他。這樣的女孩子在生活中是很容易遇到渣男的,尤其她們對異性的判別能力是非常弱的。
  • 張晉給孩子餵奶:如何避免「父愛缺失」,讓爸爸成為育兒局內人?
    媽媽們要大膽放手,讓父親更多的參與到育兒中,陪伴孩子成長。父愛的滋養會帶給更多的改變與成長。演員馬伊琍一直是人們心目中獨立和自信、有氣場的女性代表。她經濟獨立、事業獨立、人格獨立,而這種性格與個性的養成,離不開父親對她的影響。在《朗讀者》節目中,馬伊琍講述了一個和父親之間的故事。
  • 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是孩子一生的隱痛
    被採訪的路人是一位年長的男子,結了婚並有了孩子,採訪他的問題都是跟孩子有關的,鏡頭裡採訪者問道:你孩子的生日是什麼時候?今年多大了?孩子學校的班主任叫什麼名字你知道嗎?可是這些關於孩子最基本的問題爸爸卻很少答對。爸爸身為家庭的一員,連自己孩子的生日、學校、班主任叫什麼這些都不知道,這是很明顯的缺位和失職。
  • 7歲女兒盼爸爸陪伴,爸爸:再等12年,缺失父愛的孩子輸在起跑線
    7歲的美彤是一名一年級的小學生,她和媽媽生活在長沙,爸爸在北京工作,一個月才能見一次爸爸,她很想念爸爸,期盼爸爸能夠回長沙工作和她們一起生活。但其實,國外有一句名言:「一個父親勝過100個校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親優質的陪伴和教育會給孩子帶來更多的競爭優勢,贏在起跑線。
  • 「笨爸爸」戶外陪伴孩子,「父愛盒子」打開快樂
    ,然而,一個孩子健全獨立人格的形成,離不開爸爸的教育與陪伴。因此,「笨爸爸」父愛空間聯合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青創公益發展空間,帶著「父愛盒子」走進橘香四溢的團結村,以線上線下互動的方式,邀請了12對父子來到「笨爸爸」課堂,為孩子和爸爸們提供三小時的高質量陪伴課堂。
  • 爸爸帶孩子外出遇下雨天,為孩子遮風擋雨的模樣,感動眾人
    爸爸立即停車,拿了一張紙給孩子擋雨,同時也彎著腰,試圖用身子為孩子遮風擋雨。 小小的紙怎麼能擋住風雨的入侵,所以爸爸到處尋找可以為孩子遮風擋雨的道具。
  • 中考前,爸爸給孩子的一封信,深沉的父愛讓你淚目!
    學習能夠讓我們形成屬於我們自己的可以持續更新和升級完善的人生系統;學習能夠讓我們明白人生的意義;學習能夠讓我們的人生少一些低級的娛樂,多一些雅致的追求;學習能夠讓我們的人生多一些沉澱型幸福,獲得持久綿長的愉悅感、滿足感和獲得感。」這是師大附中一位初三的孩子的爸爸在考前寫給孩子的一份信裡的一段話。
  • 「爸爸,我該怎麼做」,那些缺乏父愛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願為別人撐傘。就是這種不緊不慢,自然而然的實際操作,讓很多人感受到了父愛的溫暖。研究證實,那些得到父愛滋養的孩子,會成長為一個有責任心、情緒穩定、人格獨立的人。那父愛缺失的孩子呢?他們大多容易產生情感障礙,焦慮、自尊心低下、自制力弱、生活習慣不好。
  • 你能發現這些孩子「缺失父愛」的表現嗎?爸爸對於孩子要多給予
    我閨蜜曾經問我這樣一個問題:「孩子爸爸每天只是吃飯跟孩子說幾句話,就等於給予父愛了嗎?」面對孩子爸爸的冷漠和孩子對爸爸的期待,我閨蜜曾經和她丈夫吵了又吵,只是希望他能多出一點時間陪陪孩子。可孩子父親每天下班吃完飯就是躺在沙發上玩手機,對孩子置之不理。
  • 萌娃幼兒園門口認不出爸爸,別讓孩子的教育缺失父愛
    孩子萌萌的反應和爸爸的無奈把我們都逗樂了,但是在開心之餘不禁好奇這位爸爸,請問,您到底做了什麼?自己兒子要懵圈一會才能認出來到底是不是自己的爸爸?為什麼孩子認不出爸爸?在中國有這樣普遍的現象,大多家庭養育模式是這樣的:媽媽基本承擔了孩子教育上的所有任務,小到回家教孩子寫作業,大到為孩子規劃人生,除了開不完的家長會,每天還要操心家裡的柴米油鹽,可謂是「超能」了。
  • 父愛的深度,決定了孩子的高度?缺少父愛的女孩成長影響很大
    厚重如山的父愛,是孩子們成長最堅實的後盾,缺少父愛,會對很多孩子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尤其是那些有女兒的家庭。呼和浩特這位爸爸感動網友:原來父愛可以如此偉大最近,一位來自內蒙古呼和浩特的鄭爸爸衝上了微博熱搜,關鍵詞就是"父愛"。
  • 爸爸帶孩子的好處,你想不到!
    爸爸可謂孩子的第一任體育老師,很多孩子運動的理念、習慣都是從爸爸那裡傳承來的。父親是孩子第一個認同的榜樣無論男孩還是女孩,他們第一個認同的榜樣就是父親。在父親的身上,孩子能觀察到很多東西:什麼是男人,什麼是父親,什麼是丈夫。這些從小建立起的認知,對孩子影響都是終身性的。孩子最擅長的事情就是模仿。
  • 爸爸有多愛自己的孩子?一組催人淚下的真實父愛照片,溫暖又心酸
    01爸爸有多愛自己的孩子?一組催人淚下的真實父愛照片,溫暖又心酸那麼當爸爸的,有多愛自己的孩子?在網上,有一組催人淚下的真實父愛照片走紅,看了讓人淚目。一位年輕的爸爸正佝僂著背,背上正背著他生病的女兒。女兒沉沉地睡著,但爸爸稍稍直立起身子時,女兒便又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