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十年大事記

2020-12-15 中國政府網

    十年前,英國結束一百多年的殖民管治,香港這顆璀璨的東方明珠,終於重回祖國懷抱。十年來,香港雖歷經風雨,但依然絢爛奪目。在回歸十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重溫過去十年的重大事件,在慨嘆歷史滄桑的同時,更使人們對香港的未來充滿信心。

    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深夜十一時三十分,政權交接儀式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中國方面由國家主席江澤民、總理李鵬、首任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等代表。英國方面則由王儲查理斯、首相布萊爾、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等代表。七月一日零時即將來臨之際,英國旗幟及英治香港旗降下,象徵香港的殖民管治歷史正式結束。零時過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及香港特區區旗升起,中國正式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

    政權交接儀式完成後,首任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即舉行宣誓儀式,董建華、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財政司司長曾蔭權、律政司司長梁愛詩等先後宣誓就任。臨時立法會隨即在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會議,通過一些重要法案。與此同時,各式各樣的歡慶活動在香港和中國其他地方廣泛展開,尤其是當晚在香港維多利亞海港舉行的煙花匯演,吸引數以萬計的市民觀賞。當晚,中國人民解放軍亦沿海、陸、空三路正式進駐香港。

    政權順利交接以後,特區政府及其他機構的各項工作有序展開:特首董建華先後展開對美國、日本以及歐洲多國的正式訪問,鼓勵各國加強與香港的經濟合作;七月十一日,特區籌委會舉行第十次全體會議,圓滿完成歷史使命,結束工作;十月一日,特區政府決定今後每年國慶節都將舉行升國旗儀式;十月六日,特區政府發表第一份工作進度報告,向市民匯報包括特區政府成立前的一個年度內,各行政部門的工作進度。

    在特區政府有序而緊張的工作中,香港進入了充滿挑戰的一九九八年。五月二十五日,香港第一屆立法會選舉產生,並在其後選舉範徐麗泰為主席。六月二十二日,董建華發表題為《紓解民困,增強信心》的講話,公布了一系列刺激經濟發展的措施。六月三十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抵港訪問。七月五日晚,運轉了七十三年的香港啟德機場關閉,建於新界大嶼山以北的香港國際機場次日正式啟用。雖然新機場啟用初期曾出現嚴重混亂,但經過九年來的不斷完善和改進,如今香港國際機場已經成為亞洲的客貨運樞紐,多次被權威機構評為「全球最佳機場」。

    香港回歸第二天即開始的亞洲金融風暴愈演愈烈,到一九九八年更見瘋狂。時年八月,國際炒家開始炒賣港元,造成港元急跌,利率大升,港股亦在八月三日跌破七千五百點關口。在此關鍵時刻,港府大幅調高利率,並動用一千二百億港元外匯儲備入市大量購入港股,結果國際炒家在八月二十八日被迫以高價平倉,損失慘重。昔日領銜打擊金融大鱷的財政司司長曾蔭權,正是今日的香港特首,說起當年往事,仍感慨萬千。

    一九九九年的香港,有關居港權的爭拗,最終使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對特區基本法作出解釋。當年一月底,香港終審法院裁決認為,港人在內地所生子女享有在港永久居留權,這將使香港面臨沉重的人口壓力。根據港府請求,六月二十六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基本法作出解釋,指出,只有香港人在內地所生的婚生子女才享有居港權,非婚生子女及出生時父或母仍未成為香港居民的沒有居港權,使有權來香港的人數大幅減少。這一年亦有溫馨的記憶:除由中央政府贈送給香港特區的兩隻大熊貓「安安」、「佳佳」抵達香港外,港府還宣布興建迪斯尼計劃,讓香港小朋友歡呼雀躍。此外時任國家副主席的胡錦濤亦在當年首次訪港。

    儘管人大已經就居港權進行了釋法,但有些不法分子並不甘心,甚至公然對抗法律,終於釀成二〇〇〇年八月的入境事務大樓縱火慘案,事件中高級入境事務主任梁錦光及爭取居港權人士林小星被燒死。另外當年初,中央政府授權在香港的工作機構新華社香港分社,亦更名為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

    二〇〇一年,邪教「法輪功」在內地及香港等地興風作浪。四月二十五日,董建華發表聲明強調,特區政府會密切注視「法輪功」在香港的活動,不會容許「法輪功」利用香港的自由和容忍,影響特區和內地的社會秩序和安寧。五月一日,特區政府首次出現重大人事調整,由曾蔭權接替陳方安生出任政務司司長,梁錦松接替曾蔭權任財政司司長。五月八日,「《財富》全球論壇」在香港隆重開幕,國家主席江澤民親自赴會並發表重要演講。

    二〇〇二年二月二十八日,香港第二屆行政長官選舉提名期結束,董建華是唯一提名有效的候選人,因此自動當選,開始他領導香港的第二個五年。有了前五年的經驗積累,在新一屆任期的開始,董建華即大力度進行改革,其中以「高官問責制」最為外界熟悉。其主要內容包括將所有司局長職級由公務員職位改為由行政長官任命,並須為過失負政治責任;將局的數目由十六個合併至十一個,統稱為決策局等。這一制度實施後成效顯著,有數位高級官員其後因過錯或疏忽而辭職。

    六月三十日,國家主席江澤民和副總理錢其琛抵達香港,出席多項活動,慶祝香港特區成立五周年,並參加第二屆特區政府就職儀式。當年十一月,國務院總理朱鎔基亦抵達香港訪問三天,並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會計師大會開幕禮上發表專題演說。十一月十三日,港府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公布一套清晰全面的房屋政策及一系列配套措施,協助房地產市場妥善運作,重建市民對市場的信心。

    在成功抵禦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後,二〇〇三年香港又迎來一場罕見的疫病肆虐。這種名為非典型肺炎(SARS)的疫病,一度讓全世界陷入恐慌,而香港尚未從金融風暴陰影中走出的經濟,更受到嚴重打擊。疫病源頭是一名曾入住酒店並在威爾斯親王醫院治療的病人,他導致酒店內多名住客及醫院內病人和員工感染SARS。其後疫病在社區廣泛擴散,三月三十一日,有大量人員感染的牛頭角淘大花園E座更被暫時封閉。四月二日,世界衛生組織對香港發出旅遊警告,旅遊業及相關行業遭受重創。四月十二日,董建華在深圳與國家主席胡錦濤會面,匯報香港抗擊SARS的措施。

    面對疫病威脅,港府公布一連串緊急措施,包括訂立相關法例、撥出專款幫助市民渡過難關、學校暫時停課、組建政務司司長為主席的「全城清潔策劃小組」等等,董建華形容這是香港五十年來最嚴重的傳染病爆發事件。截止二〇〇三年五月二十八日,SARS共在香港造成一千七百五十人感染,其中二百九十九人死亡。經過各方共同努力,疫情得到遏制,五月二十三日,世界衛生組織撤銷對香港的旅遊警告;六月二十三日,世界衛生組織把香港從SARS疫區除名。

    SARS疫病為不少香港家庭帶來無法忘懷的創傷,亦使香港經濟社會面臨巨大困難。六月二十九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蒞臨香港訪問,期間他深入淘大花園等疫情發生社區為港人鼓舞打氣,並主持儀式籤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這既為遭受疫情重創的香港經濟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亦對此後的香港經濟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溫家寶強調,中央政府對香港既定的方針政策不會改變。他還深情告白,「我愛香港,我祝福香港,我想念香港」。

    除了CEPA外,中央政府還推出一系列促進香港經濟發展的措施:七月二十八日起,內地數個城市居民可赴港「自由行」,這一計劃在隨後幾年陸續擴大,如今內地遊客已經成為拉動香港旅遊相關產業的最關鍵因素;十一月十八日,董建華宣布國務院批准香港銀行試辦個人人民幣業務,為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再添動力。為了共渡時艱,港府還展開公務員減薪計劃、斥資紓緩失業問題、擱置《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集中力量發展經濟等。另外港府高層人事也進行了部分調整,包括由唐英年接替梁錦松任財政司司長、李少光接替葉劉淑儀任保安局局長等。七月一日,數十萬人上街遊行。二〇〇三年是艱難的一年,但十月底航天英雄楊利偉訪港,亦讓港人歡欣鼓舞,共享偉大祖國榮光。

    進入二〇〇四年,內地一系列惠港措施陸續實行。CEPA一月一日起正式實施,輸往內地的數百種香港產品獲零關稅優惠,十八種服務行業可優先進入內地市場。當年八月,內地與香港又達成協議,進一步擴大貨物及服務貿易的開放措施。二月二十五日起香港銀行開始提供個人人民幣銀行服務。特首董建華一月七日在年度《施政報告》中指出,香港的經濟前景樂觀。統計顯示當年香港經濟大幅增長百分之八點六,失業率也亦從高位回落,股票市場更打破一九九七年的紀錄,全年成交額達三萬九千七百億港元,新股集資額亦躍居世界第三。

在經濟逐漸復甦的大環境下,有關香港政制發展的爭拗再次浮出水面。一些罔顧現實的反對派人士打著「民主」的旗號,要求在二〇〇七和二〇〇八年的特首及立法會選舉中實行「普選」。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當年四月二十六日通過決定,二〇〇七年特首選舉及二〇〇八年立法會選舉均不採用普選辦法。特首和立法會的具體產生辦法,可按照《基本法》的有關規定,作出符合循序漸進原則的適當修改。

    二〇〇五年三月,在帶領香港走過最艱難時刻之後,第一任特首董建華向中央政府提出辭職並獲批准。根據《基本法》,由政務司司長曾蔭權暫時代理行政長官職務。四月二十六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就新的行政長官任期問題對《基本法》進行了解釋,明確新的行政長官任期為原行政長官餘下任期。六月十六日,曾蔭權自動當選為新的行政長官,他並在其後對政府人事進行調整,委任許仕仁為政務司司長,黃仁龍為律政司司長。曾蔭權在當年十月他的首份《施政報告》中承諾,將實踐「以民為本」的施政理念,致力提升管治能力,創建和諧社會,並全面發展經濟。

    香港經濟繼續在二〇〇五年保持強勁發展勢頭,一月十二日董建華在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了一系列鞏固和加強經濟復甦的計劃,並公布全面的扶貧新策略。當年香港經濟增長百分之七點五,連續第二年實現高增長,失業率亦較上年再降低一點二個百分點。九月十二日,國家副主席曾慶紅訪問香港,並在大嶼山主持香港迪士尼樂園的開幕典禮。而全球關注的世貿部長級會議首次在香港舉行,期間發生外國示威者遊行演變為騷亂事件,警方成功平息騷亂。在政制發展方面,由於反對派的抵制,港府提出的二〇〇七和二〇〇八年選舉安排的建議方案雖然獲得過半數立法會議員支持,但卻未能符合《基本法》規定必須有三分之二議員支持的要求,行政長官曾蔭權對此表示遺憾。

    踏入二〇〇六年,香港迎來回歸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雖然當年經濟增長放緩至百分之六點八,但已是連續第三年保持「高增長、低通脹」的良好運行態勢。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香港股市在二〇〇六年實現跳躍式發展,並創下多項歷史新紀錄:恒生指數十二月二十八日創下二萬零一點的收市新高;國企指數十二月二十七日首次突破一萬點;港股市值急速增加至十三點三四萬億港元,港交所在全球交易所的排名亦由第八躍升至第六;大量超大型內地國企陸續赴港上市,特別是十月二十七日中國工商銀行在滬港兩地同步上市,二百一十九億美元的集資總額,至今仍穩居全球第一;港交所全年三千三百三十一億港元的首次公開募股集資額,首次超越紐約,僅次於倫敦。

    二〇〇六年發生的重大事件還包括:三月十七日尖沙咀發生槍擊案,兩名巡邏警員與現役警員徐步高槍戰,造成徐步高及一名警員死亡,另一警員重傷,徐步高使用的手槍正是五年前槍殺警員梁成恩的警槍,這樁離奇案件至今仍有謎團未解;五月二十日,斥資五億港元建造的香港溼地公園開幕,為港人及遊客再添新去處;六月二十七日,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抵港訪問三日;七月一日起,香港公務員分階段實行五天工作制;十月二十八日,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在北京病逝;另外香港空氣品質變差亦引起港府及市民廣泛關注;最值得一提的是前任香港衛生署署長陳馮富珍,十一月八日以高票當選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成為第一位執掌國際主要機構的中國人;十二月三日,世界電信展在香港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出席並發表演講。

    在二〇〇七年,除了舉行連串活動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以外,最重要的事件當屬第三任特首選舉。三月二十五日,現任特首曾蔭權以高提名、高得票率及高民意支持度的「三高」姿態,輕鬆當選。與以往幾次選舉相比,這次選舉有一些不同特點,比如兩位候選人同臺辯論,回答選舉委員會委員或者市民提問;候選人深入社區,與市民展開互動等。曾蔭權在當選後表示,將平衡各方利益,推動香港經濟發展,帶領香港成為區內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將由下而上地制定政策,努力解決貧富懸殊問題;會以務實進取的態度,解決政治分歧,為未來普選努力。曾蔭權重申他的競選宣言,「會做好這一份工」。

    從一月一日起,香港《吸菸(公眾衛生)條例》正式生效,戶內大部份地方禁止吸菸。一月十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擴大人民幣在港業務範圍,以加強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二月四日,曾創出連勝十七場紀錄的香港馬王「精英大師」,完成其生平中的最後一場競賽,將返回出生地澳洲頤養天年,不少馬迷深覺傷感。二月二十八日,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公布年度財政預算案,推出一系列措施回饋市民,並促進香港的經濟發展。四月二十六日,內地贈送到香港的一對大熊貓抵達香港海洋公園,並分別把熊貓命名為「樂樂」及「盈盈」,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希望大熊貓在香港生活愉快,並祝願早日開枝散葉,連生貴子。

相關焦點

  • 香港回歸大事記
    李翔1997年7月1日,繁盛的灣仔區西部,香港會展中心見證了香港的主權回歸。時至今日,普通話、簡體字、人民幣、大陸客在這個七百萬人生活的城市不再陌生。融入內地,意味著向過去話別,也意味著未來之路。回望香港回歸17年,編輯盤點了這些年的大事記。 1997年
  • [圖步香港]十年回歸路 情濃九龍城
    [圖步香港]十年回歸路 情濃九龍城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27日 08:25 來源:CCTV.com 專題:新聞訪談-CCTV.com新聞 專題:香港回歸十周年?
  • 香港回歸大事記(2002年)
    1月22日晚,香港立法會通過在香港推廣普通話的動議,促請港府解決中小學普通話教師短缺問題,並要求政府多舉辦推廣普通話的活動。3月23日,香港機場管理局行政總監彭定中宣布,由於該局在「九一一」後加強了航空保安服務,為收回成本,由本年五月一日起,經香港國際機場離港的旅客須繳付十三港元的機場保安附加費。
  • 2011—2020是怎樣的十年?知乎「十年大事記」視頻給你答案
    12月14日,知乎發布「十年大事記」視頻,通過盤點知乎上時事、科技、航天、體育、文娛等不同領域的年度熱門討論,多元化呈現過去十年間中國乃至世界的變化、用戶情緒地圖和價值觀變遷。「2011—2020是怎樣的十年?」,知乎給出了「向上」的答案。
  • 知乎發布「十年大事記」視頻:向上的答案
    中新網12月14日電 今日,知乎發布「十年大事記」視頻,通過盤點知乎上時事、科技、航天、體育、文娛等不同領域的年度熱門討論,多元化呈現過去十年間中國乃至世界的變化、用戶情緒地圖和價值觀變遷。「2011—2020是怎樣的十年?」,知乎給出了「向上」的答案。
  • 香港回歸十年來日益親密的隴港文化交流
    佛教在線甘肅訊 2007年5月底,香港作家聯會訪問團來到甘肅。一行14人是第一次踏上隴原大地,在甘肅停留的一周時間裡,香港作家團參觀了甘肅省博物館,去了敦煌莫高窟。「我雖然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但是對甘肅深厚的文化底蘊並不陌生,在上小學和中學的時候,甘肅文化就『飛』進了我的心裡。」作家團成員、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主任盧瑋鑾深情地說道。
  • 【香港這十年】香港的成長與煩惱
    回歸十年,不確定的年代   反思香港的問題,筆者想提出三點看法,作為回歸十年反思的切入點:  一、今日香港內部的好與壞,大部分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種下的果,只有一小部分是在回歸後生成的。故此,要處理目前的問題,香港得好好重新總結七八十年代的經驗。
  • 大事記| 香港回歸祖國前,有一次談話被「誤解」,卻在家庭酒會上...
    1840年,英國對中國發動鴉片戰爭,迫使戰敗的滿清政府籤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條約第一條就是「割讓香港」。1898年,英國又強租九龍半島北部大片土地和附近200多個島嶼,租期99年。為了讓香港回歸祖國,中國仁人志士奮鬥不息。1981年8月26日,鄧小平首次公開提出解決香港問題的「一國兩制」構想。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兩國政府籤訂《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
  • 香港搖滾樂隊Mr.出道十年回歸本心,唱響生和堂之夜!
    香港搖滾樂隊MR.登陸廣州,唱響生和堂之夜2019年2月14日情人節當天,當所有情侶都在撒花,單身狗都在忙著吃狗糧的時候,生和堂攜手香港著名搖滾樂隊MR.說到香港搖滾樂隊,可能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Beyond」,而在「Beyond時代」之後Mr.樂隊被網友評價為「是beyond的接班人,是香港樂隊的未來」。
  • 香港五大支柱產業「明星」見證香江十年繁榮(圖)
    中新網7月2日電 2007年7月1日,香港回歸十年。回歸十年,受益於內地的鼎力支持,香港經濟才得以走出低谷,再創輝煌。香港《商報》選取香港金融、貿易、航運、旅遊及房地產五大支柱產業中的五大傑出人物,以期從其經歷透析香港過去十年的繁榮。
  • 1989——1998年全國政協大事記
    6月26日,全國政協迎接香港回歸座談會在全國政協禮堂舉行。副主席葉選平在總結髮言中說,人民政協是中國人民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長期以來,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實現香港回歸祖國,做了大量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 香港:十詞話十年
    十年來,越來越多的香港高校到內地招生。【作者】本報特約撰稿 閭丘露薇 發自香港【編者按】十年樹木。對於一個城市來說,十年也往往意味著太多的改變。從1997到2007,每一年都是一個不同的香港。而每個人眼中的香港,又都有著不同的模樣。因此,當越來越多的同行爭相去「探訪」香港時,我們選擇了十組詞語,希望可以從中勾勒出十年來香港走過的風雨變遷。
  • 回歸為香港貿易轉型注強心劑 貿易中介地位突顯
    回歸十年:香港貿易轉型新篇章  ■本報記者 王坤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香港回歸十年給香港貿易轉型蛻變注入了強心劑,更使得往來於香港內地的中小企業擁有了新的活力。  「回歸十年,香港國際化貿易中心的地位得到了鞏固和加強。
  • 《香港志》首冊出版 準確記錄史實
    陳智思(右四)及李焯芬(左五)主持《香港志》首冊出版記者會暨上架儀式《香港志》首冊《總述 大事記》昨日出版上架,明年一月四日起在聯合出版集團轄下書店公開發售。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地方志中心理事會主席董建華強調,深入認識香港的前世今生,配合「一國兩制」給予香港的優良條件,一定能夠啟發港人同舟共濟,為香港未來譜寫更輝煌的新篇章。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相信,《香港志》可以讓香港市民,特別是年輕一代,更加了解香港與國家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香港地方志中心透露,擬在香港回歸30周年之際,完成涉及十個部類共計42冊、逾2500萬字的《香港志》修編工作。
  • 浸會大學校長吳清輝:香港學術水平飛躍的十年
    新華網香港5月29日電(記者 張雅詩 張勇)談及香港高等教育十年來的變遷,香港浸會大學校長吳清輝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香港整體學術水平提升不少,而內地學者來港交流對此貢獻很大。     談到未來發展,吳清輝認為,香港的大學將改為四年制,這對學生是有利的;而香港要發展成為亞洲地區教育樞紐,則需要多方面的協調和配合。
  • 澳門回歸近十年 成就令人矚目
    當前位置: > 專題 > 新聞大陸 > 澳門回歸祖國10周年 > 10年成就澳門回歸近十年 成就令人矚目 2009-11-26 14:33:31        華夏經緯網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
  • 在突尼西亞慶祝香港回歸
    我是在遠離北京的北非國家突尼西亞度過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的,香港回歸慶典活動的全過程,我通過電視屏幕看得一清二楚,現在還歷歷在目。當時我在中國駐突尼西亞大使館任陸海空三軍武官。突尼西亞當地時間比北京晚七個小時,使館組織館員收看中央電視臺的特別節目之後,正積極準備當晚由本館舉辦的慶祝香港回歸的大型外交招待會。
  • 澳門回歸網站
    ,為99澳門回歸專題網站。   網站內容包括:「回歸新聞」、「回歸進程」、「基本法問答」、「特首專頁」、「澳門歷史」、「澳門政治」、「澳門經濟」、「組織機構」、「澳門大事記」、「文教宗教」、「澳門人物」等欄目。
  • 中國官媒播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
    中新社北京9月27日電 中國官方媒體27日播發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簡稱《大事記》)。根據《大事記》,一九四九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 香港一中學舉行慶祝香港回歸升旗儀式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舉行慶祝香港回歸升旗儀式。(圖片由主辦方提供)人民網香港7月2日電 (沈婧婕、實習生鍾歷)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1日上午在學校禮堂舉辦「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3周年升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