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聲的最高藝術為合唱,童聲作為合唱的一個重要形式,如何將一群沒有任何聲音基礎的孩子們培養打造成訓練有素的童聲合唱隊員?2017年10月14日周六下午兩點半在湖南省文化館的群星劇場內,由我省著名聲樂嗓音教育家,童聲合唱教育家陳威廉先生主講的《少兒合唱訓練》回答了這個問題。
聲樂大課堂現場
不到兩點半,劇場內已坐滿來自省內各地市的童聲合唱愛好者和對童聲訓練有著濃厚興趣的家長和孩子們。陳老師的講座內容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練聲環節。陳老師十分重視少兒合唱團的基本功訓練,在這部分訓練中,是孩子們的純呼吸以及單聲部、多聲部的練習。
著名聲樂嗓音教育家,童聲合唱教育家陳威廉為學員講座
第二部分為合唱技術訓練。陳老師特別強調聲音訓練的重要性,提出唱出最美妙的歌聲需要充分調動人的潛能,那就是要以經絡,血脈,意念聯動,用氣功的方法歌唱,將人體分為"動力系統","共鳴系統"和"表情系統",這三個系統既可分開又結合來訓練。為了讓孩子們迅速、快捷的掌握髮聲技巧,唱出優美、天籟般的聲音,陳老師自編了許多訓練的口訣,如:「抬頭張口露門牙,喉肩鎖骨松下巴」等。陳老師嚴謹的工作作風還體現在,為使在場的每一位聽眾聽得清楚,聽得明白,他專門把歌唱器官生理解剖圖帶到了現場,用生動的語言詳盡解釋清楚。指出聲音首先要有良好的呼吸,提倡用腹式呼吸法,並結合中醫學、經絡學,仔細介紹了呼吸的位置和關於「海底」的解釋。
講座的第三部分為欣賞環節。陳老師於1974年創建小杜鵑合唱團,為我省少兒童聲合唱培養了大量人才,如東方歌舞團一級歌唱演員黃卓、中國音樂學院聲樂系教授戴濱、中央音樂學院聲歌系教師謝天、湖南師大音樂學院教授吳靜博士等,現為湖南省交響樂團少年合唱團首席指揮。在這部分中,陳老師先後讓在場的觀眾欣賞聆聽了小杜鵑合唱團不同時期演唱的代表作和部分優秀團員的精彩演唱。
第四部分為現場演唱。在這個環節中,陳老師攜湖南省交響樂團附屬少年合唱團的孩子們為在場觀眾們演唱了《送別》《大海啊故鄉》《天空之城》《歌聲與微笑》等曲目。孩子們的演唱聲音純正,表情豐富,很難讓人相信這是一隻從組建到上臺只有短短7個月時間的隊伍。通過陳老師的精心指導,孩子們已較好掌握科學發聲方法,並有相當的表現力,如在同一首曲目《送別》中,運用不同的聲音來演唱和表達作品,展示了陳老師關於童聲合唱訓練的紮實功力。
整個講座只有短短的兩個小時,但不論是上主講的老師,演唱的孩子們和臺下的聽眾,都表示意猶未盡。「假藏萬卷書,真藏一句話」,因為熱愛,因為明白,因為清楚,畢盡一生陳老師致力於湖南省童聲合唱,為廣大青少年的聲音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培養了諸多少兒聲樂人才。讓我們共同祝願陳威廉老師生命之樹長青,為湖南的童聲合唱事業再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