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典型的症狀是「三多一少」,少就是體重少,但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體型都是消瘦的,反而還有很多人身材肥胖,那麼很多人就會產生疑問,為什麼會有這樣大的反差呢?原因是什麼呢?
醫生告訴你,體重不同的糖尿病患者主要患上的糖尿病種類不同,糖尿病類型主要分兩種: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
一型糖尿病患者身材大都消瘦
一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主要是體內的胰島素分泌過少或者是發生了胰島素抵抗,導致人體無法吸收葡萄糖。沒有了葡萄糖的供應,身體為了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和日常需要,不得不分解身體裡的脂肪和蛋白質。脂肪和蛋白質被過度分解消耗,因此體型就會變得很消瘦。
有些糖尿病患者還有可能會患上甲亢,甲亢患者體內屬於高代謝水平,因此會變得更加消瘦,甚至瘦到了皮包骨的程度。身形顯瘦的原因還有可能就是因為過度控制飲食,機體營養不良導致的。
二型糖尿病患者身材大都肥胖
有一種身材叫「中心肥胖」,就是只胖肚子,這類人會比全身都胖的人更容易患上二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的發病離不開一個字:胖!胖的人體內游離脂肪酸含量多,這種能干擾人體對葡萄糖的代謝,還會對胰腺產生脂毒性,進而影響到胰島素的分泌,人體就產生了胰島素抵抗,那麼二型糖尿病就這樣來了。二型糖尿病患者體內存在一個惡性循環,就是因為多餘的葡萄糖不能被及時代謝,然後就變成了脂肪使人發胖,而胖的人又容易患上二型糖尿病。
過胖過瘦的身材都是不行的,那麼糖尿病人如何健康控制體重呢?
健康飲食
糖尿病人雖然要控制飲食,但是不能過,控制不代表不吃。糖尿病可以多吃優質蛋白質,例如魚肉、雞肉和蝦肉等。還要記住攝入熱量的同時控制好脂肪和糖分的量,例如豬肉只吃精瘦肉,對於含糖量好的食物最好是不要吃了。此外也別忘記蔬菜水果也要補充一些,可以多吃全穀物和粗糧,澱粉含量低。
做好血糖測試
不管是哪種糖尿病每天都要做好血糖值的記錄,若是發現血糖波動較大,應該及時和醫生溝通,是否需要改變藥量或者藥物種類,或者是胰島素劑量,再配合上飲食和運動來維持正常血糖水平。這裡建議沒有糖尿病的人也可以做好血糖記錄。
做好體重記錄
對於體重記錄一周一次就好,若是體重出現明顯變化,那麼也要和醫生積極溝通,調整飲食和藥物,每天最好再安排一段時間的運動,對維持血糖水平能起到很好的幫助。
總而言之,體型不同的主要原因就是糖尿病種類不同,都有各自的治療辦法,同時控制好飲食和適量運動,維持正常血糖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