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已經一個多月了,隨著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陸續到來,很多同學終於收到了寒窗苦讀數十載夢寐以求的大學通知書,然而也很多同學因為分數不夠,被調劑到其他專業,雖然也是自己選的,但也算不上是自己最喜歡的專業,令人不慎煩惱。
有的同學會問,被不喜歡的專業錄取大學可以申請轉專業啊,幹嘛要煩惱呢?其實有這樣想法的同學很多,但實際情況真是這樣嗎?
一、大學轉專業難嗎?
其實,不同的大學轉專業要求是不一樣的,大部分的學校在大一下學期有一次轉專業的機會,但都很困難,成功率非常低。一般來說,越好的大學轉專業越困難。
大體上,大學轉專業可以分為:1.零門檻型,即除了控制熱門專業人數,其他專業只要申請基本上都可以,但大學轉專業還不是為了轉一個熱門專業;2.低門檻型,即要大一成績達到一定標準,既可以申請轉專業,但熱門專業人數還是會限制的,轉的人多還會考試;3.高門檻型,即成績要求更高一點,人數限制更少一點,只要是學霸還是有希望的,但高中的學霸可大多被喜歡的專業錄取了;4.原則上不能轉的,但有一定背景實力還是有可能轉的。
由此可見,大學被一個不喜歡的專業錄取真的是一件很麻煩的事,也許大部分人會默默接受,就比如小編高考報的都是自動化、土木等工科專業,最後調劑成文科專業,最後還是默默讀完了。
二、「學霸」的抉擇
當然,也有這樣一群「學霸」,因為對自己有著充分的自信,讀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可不行,大不了從頭再來!
下面這個小哥最近可是很火,去年被清華錄取果斷放棄,今年終於順利考上喜歡的專業。
除了這個小哥,每年因為被不喜歡的專業錄取也選擇復讀的同學很多,甚至有很多都讀了一兩年大學也從頭再來的同學:如新洲一中家境貧寒的鄒英傑2013年考上清華精密儀器和技術專業,大三時選擇退學,最後以新洲狀元的身份在次考入清華;王琛琪2015年考入北大醫學部,上學一個月因不喜歡專業,選擇退學,今年再次被北大錄取。
三、高校改革之「大類招生」
很多同學又不是被第一志願專業錄取,而大學轉專業又很難,大部分的同學不可能像學霸一樣重新在讀大學,他們的「事跡」對我們普通人來說還是不切實際。正因為此,目前很多高校開始進行大類招生。
所謂「大類招生」即同一個院系中相同相似的專業合併招生,學生入校後統一培養1-2年,在根據學生的興趣進行雙向選擇來做專業分流,屬於通識教育的一種,如復旦大學、北京理工、上海大學等新生第一年會進行不分專業的學習和培養。
而對於大類招生,優點分明顯,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專業學習意願,還提升了學校的教學和人才培育效率,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大類招生滿足了一小部分人的意願,但還是會得罪大部分人的,因為「優秀的」學生只有少數,大部分人還是不能按照自己意願再選專業,等於多了一次高考。
對於轉專業難的問題,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