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法槌千鈞除黑惡,公正司法護平安。7月29日上午,郾城區人民法院依法公開審理「3·26」涉黑團夥案,首犯呂恩賜數罪併罰獲刑24年,處罰金人民幣107萬元,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該犯罪組織其他成員分別被判處16年至1年6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部分成員並處數額不等的罰金。一個人數眾多、稱霸一方、嚴重危害當地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及社會管理秩序的黑社會性質組織被連根拔起,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李建濤,市政協副主席、郾城區委書記周新民,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陳松林,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陳連東和市掃黑辦領導到法庭慰問參審人員。
這是繼「8·01」涉黑案、「1·26」涉黑案後,我市攻破的又一起重大涉黑犯罪團夥案件。自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市掃黑辦協調各有關部門集中優勢資源,以「破案攻堅」開路,以「打傘破網」斷根,以「打財斷血」絕後,以「問題整改」提質,一個個大案相繼告破、宣判,不僅彰顯了我市掃黑除惡的必勝決心,也是我市對決戰決勝掃黑除惡收官年的重大獻禮,更為社會和諧穩定及長治久安打下了良好基礎。
「黑組織」罪行罄竹難書
自2002年以來,以呂恩賜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以家族、宗親為紐帶,多次採用暴力、威脅、恐嚇、滋擾、糾纏、聚眾圍堵造勢等手段,禍害鄉裡、稱霸一方,逐步形成較穩定的犯罪組織,有明確的組織者、領導者,骨幹成員基本固定,組織內部有一定的紀律要求和分工。
庭審現場
為樹立強勢地位、攫取非法經濟利益,以呂恩賜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通過把持、侵蝕農村基層組織,大肆實施尋釁滋事、敲詐勒索、妨害公務、強迫交易、故意傷害等暴力違法犯罪活動,涉及罪名9個、犯罪事實22起、違法事實7起,嚴重危害當地群眾的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及社會管理秩序。
在指控中,檢察機關這樣描述:「危害一方社會治安穩定的毒瘤。」「代替行使公權力,在舞陽縣北部及周邊縣鄉做大成勢,稱霸一方。」「在組織非法採礦、違法建設中,造成重大責任事故,草草賠償了事,逃避法律追究。」
2018年3月26日,經過縝密偵查,舞陽縣公安局成立代號為「3·26」的專案組,正式對以呂恩賜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立案偵查。為確保案件公正審理和排除幹擾,市人民檢察院、市中級人民法院指定案件在郾城區起訴、審理。
黨政引領 強化保障
有黑必掃 除惡務盡。
對這樣一個罪行累累、嚴重破壞經濟、社會生活秩序的「黑組織」案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委書記蒿慧傑先後多次召開市委常委會聽取案情匯報,多次做出批示、指示,提出明確要求。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既掛帥又出徵,多次主持召開市公安局、市人民檢察院、市中級人民法院、市司法局「四長」會議,統一思想,並經常深入一線調研,推動案件辦理。市掃黑辦先後十餘次組織政法部門召開協調會研判會商,解決存在問題。
郾城區人民法院召開案件研討會
為保證庭審順利進行,市掃黑除惡領導小組專門抽調精幹力量,成立現場指導、審判指導、公訴指導、律師指導、安保維穩、後勤保障6個小組,並組織紀檢、宣傳、民宗、消防、電力、衛生及政法部門等18家單位,全方位做好該案的庭審服務保障工作,確保庭審順利進行。整個庭審過程秩序良好,受到省掃黑辦派員指導庭審工作領導的充分肯定。
非常時期,非常庭審。該案審判階段恰逢疫情防控期間,郾城區人民法院黨組高度重視,制訂周密詳盡的庭審及保障工作方案,採用「線上」加「線下」方式,藉助遠程視頻、多媒體示證等科技設備,助力掃黑戰「疫」,取得了良好效果。
過硬團隊辦理鐵案
「3·26」案件是郾城區人民法院審理的第一起涉黑案件,涉案人數眾多、案情複雜、證據材料量大,僅案卷就有160多本,還不包括音、視頻資料。
郾城區人民法院召開案件新聞發布會回應社會各界期待
為把案件辦理成鐵案,郾城區人民法院在全院選拔、抽調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法官和幹警組成審判團隊,由常務副院長擔任審判長,刑事庭庭長、員額法官擔任審判員,全力攻堅案件審理。該審判團隊包括書記員在內,均為中共黨員,確保了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
因案情重大、複雜,證據體系龐大,梳理事實、歸納證據需要大量精力和時間。為確保案件公正審理和排除幹擾,該院審判團隊全員主動放棄節假日休息,連續加班加點閱卷審理,在連續40多天高強度工作後,確定庭審方案,並制訂了周密的庭審應急處置預案。
2020年7月10日至13日,郾城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呂恩賜等30人涉黑案件。
從7月10日開始,庭審持續了整整4天時間,整個審判團隊每天連續工作10個小時以上,始終不敢有一絲鬆懈。
案件審理過程中,法庭對檢方指控的9項罪名29起違法犯罪事實逐一審理。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記者及被告人近親屬等分區參加旁聽。該案的30名被告人悉數到庭,接受法律的莊嚴審判。庭審過程張弛有度、流暢規範,多名被告人當庭表示認罪認罰。
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記者等旁聽案件審理
法庭是一個講法釋理的地方。庭審中,法庭依法保障了訴訟各方的訴訟權利,法官充分聽取了公訴人、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的意見,確保訴訟證據出示在法庭、案件事實查明在法庭、訴辯意見發表在法庭,確保案件公正裁判。
隨著庭審結束,面對如此多的罪名指控和涉案人員,如何定罪量刑,成為全社會最為關注的焦點。
為嚴格依法判決,郾城區人民法院審判團隊對如何認定犯罪事實反覆討論,嚴格落實證據裁判規則,對控辯雙方向法庭提交的書證、物證、證人證言等證據,逐件梳理,並逐一審查其合法性、真實性、關聯性,為犯罪事實的認定提供了強有力支持。
為確保裁判文書文字表述無誤,郾城區人民法院抽調多名幹警組成工作小組,歷時15天,加班加點,反覆斟酌、校對文書內容,最終形成186頁長達10萬餘字的判決書。
7月29日,該案公開宣判,郾城區人民法院做出一審判決,被告人呂恩賜犯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聚眾鬥毆罪、非法採礦罪、重大責任事故罪、尋釁滋事罪、強迫交易罪、妨害公務罪、敲詐勒索罪、開設賭場罪,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24年,剝奪政治權利4年,並處罰金107萬元,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該犯罪組織其他成員分別被判處16年至1年6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部分成員並處數額不等的罰金。
當日,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李建濤,市政協副主席、郾城區委書記周新民,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陳松林,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陳連東等到法庭慰問參審人員,並在郾城區人民法院執行指揮中心,通過視頻電子大屏幕觀看了庭審同步直播。李建濤對該案高效的審判、庭審的服務保障和審判庭法官駕馭庭審的能力等給予充分肯定。
「高效的審判,來源於高效的配合。」市掃黑辦一名負責人說,為保障庭審順利進行,郾城區人民法院上下堅持「一盤棋」理念,凝心聚力,恪盡職守,用實際行動樹立了「小法院」審理大要案的新標杆。
正義的審判永不缺席
這是一場正義與邪惡的法律仗。
為打好這場戰役,郾城區人民法院全力以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掃黑辦、市人民檢察院、市人民法院的精心指導下,攻堅克難,確保將案件辦成經得起法律和歷史檢驗的鐵案,通過審判彰顯法律權威,用審判成效檢驗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嚴格庭審安檢
打蛇打「七寸」,根治要挖「根」。為摧毀該黑社會性質組織的經濟基礎,該院充分適用資格刑、財產刑,對犯罪組織的銀行存款、房產、車輛等涉案財物依法做出處置,對25名被告人判處沒收財產或罰金處罰,切實達到「打財斷血」目的,降低其再犯可能。同時,把「打傘破網」與「反腐拍蠅」結合起來,對案件偵辦中發現的涉傘線索,已移交紀委監委處置,剷除黑惡勢力滋生蔓延的土壤。
案件的庭審是正義與邪惡的交鋒,案件的裁判是對法官責任與擔當的考驗。郾城區人民法院始終將案件質量作為審判工作的生命線,完善案件定案把關體系,嚴把「3·26」案件質量關,嚴格審查,嚴把案件定性關、程序關、法律適用關、法律文書質量關,嚴格政策界限,妥善處理涉案財物。
一審宣判後,為及時回應群眾關注,郾城區人民法院及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媒體記者和社會公布該案相關內容,並通過市中級人民法院和郾城區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微博公布判決相關內容。判決內容公布後,迅速引起網友熱議,不少受害群眾紛紛稱讚:「掃黑除惡大快人心!」
「正義的審判永不缺席。該案的成功審結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掃黑辦協調各級政法部門鼎力支持、通力協作、強力攻堅的成果。」市掃黑辦負責人表示,今年是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收官之年、決勝之年。在常態化疫情防控的新形勢下,全市各級政法機關將按下乘勝追擊、決戰決勝的「加速鍵」,堅決把黑惡勢力打深打透、剷除殆盡,用實際行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
邀請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記者等通過遠程視頻旁聽案件審理
來源:漯河市中級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