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人力君
作者:飛魚
來源:人力資源管理(ID:renliziyuanguanli)
《奇葩說》出了一個很有趣的辯題:
20歲有個一夜成名的機會,該不該要?寫這篇文章之前,特意把辯題給身邊的同事回答,他說:要啊,為什麼不要?一夜出名,你想想,那誰不要,還告訴我張愛玲的那句名言:
「出名要趁早呀」。「小馬雲」出名了、林妙可出名了、楊沛宜出名了、還有很多星二代等等,小小年紀就已經名揚四海。選擇要或者不要,可能就是幾秒的事兒,或者無需選擇,就已經一夜聞名天下了。無論該不該要,或者被動接受「一夜成名」這件事,都會面臨一個問題:
成名之後,怎麼辦?2015年的端午節,「一夜成名」的機遇正在靠近他。穿著破爛T恤的範小勤被人拍照發在了網上,網友紛紛感嘆:「他跟馬雲長得好像啊。」 連馬雲都沒有想到,竟然有一個小朋友和自己這麼相像:「乍一看到這小子,還以為是家裡人上傳了我小時候的照片,這英武的神態,我真的感覺自己是在照鏡子啊。」後來,「小馬雲」範小勤的各種網絡報導鋪天蓋地,2016年阿里巴巴的雙十一晚會,範小勤還被邀請到了現場參加。自此,網絡上都知道有個8歲的小朋友成為了「阿里太子爺」。
範小勤出生的家庭,本是村裡最窮苦的人家之一。只讀過小學二年級的父親範家發,右腿截肢,母親智力殘疾、右眼失明,家裡兩個孩子和妻子,全靠範家發一個人養。誰曾想,「一夜爆紅」的範小勤成為了閃光燈下的常客,他家的破毛坯房也成為了網友們的打卡點。各種代言、直播甚至是電影的邀約,湧向了範小勤。馬雲也曾發文表示「自己願意承擔小馬雲的上學費用,供到大學畢業;小馬雲願意讀博士的話,他也會進行援助。」2017年,有個叫劉長江的人帶走了範小勤,並承諾要好好培養範小勤。這樣的好事情,用範家發的話來說,「老闆(劉長江)幫我帶小勤上學,我就省一點開支。」是啊,對於這個貧寒脆弱的家庭來說,這無疑是雪中送炭、黑夜之光。範家發決定同意劉長江的提意時,沒有過多的考慮,也想不到那麼長遠,他只知道,範小勤有書讀,有乾淨的衣服穿,不像在家裡只知道到處野,「放學後能有人管」。
《貧窮的本質》裡有句話說:長期處於壓力之下的窮人,他們不太可能會做出理智的決定、長遠的決策。從2017年,9歲的範小勤被「老闆」(劉長江)帶走之後,範家發就很少能見到他了。範家發對兒子的了解比不上視頻平臺的網友。範小勤幾乎一直在各種商業活動中「奔波」,根本沒有時間讀書。就這樣做了4年「小馬雲」後,範小勤回家了。 他被「解約」了。據他的「保姆」王雲輝講,範小勤很早就患有「矮小症」。2017年帶走他的「老闆」劉長江,表示會繼續承擔他的學費。而範小勤又恢復了成為「小馬雲」之前的生活。範家發很早就意識到,知識才能改變命運,他希望範小勤去城裡讀書,但現在他也沒有精力管這些了,他更多的是擔心:如果自己發生了什麼意外,這個家就生存不下去了。這就是一個「一夜成名」的故事,範小勤成名了麼?成名了。與範小勤「一夜爆紅」經歷頗具相似之處的是丁真的走紅方式:讓億萬網友認識一個「素人」,丁真用了7秒,甜美的笑容帶著一絲野性,這樣「真」的照片走紅之後,他被稱為「甜野男孩」。
很多人以為「一夜成名」 是終點,其實恰恰相反,它只是剛剛開始。倘若對未來沒有規劃,籤約公司讓他離開了草原,會不會一臉蒙圈的下山,一無所獲的上山來?白巖松便曾說:在不知不覺中,丁真突然就紅了,就火了!接下來的路可不是剛剛成年的丁真一個人就能把握好的,但願他的家人,當地的政府,能夠替丁真更長遠地考慮,不僅是用好他,更能讓他的笑容一直純真!丁真走紅之後,並沒有崇尚流量,接近流量,而是選擇繼續如其名「真」實下去。政府和文旅局把他納入國企管理,為的是讓丁真免於被網際網路的大浪吞噬。他們推掉了不少綜藝邀約,但他還是會與凌厲的聚光燈迎頭相遇。前段時間,丁真的頭像「被」作為電子菸廣告宣傳時,籤約公司總負責人第一時間搜集證據,一舉將該侵權公司起訴。強大的團隊培養和維護著他,丁真的「一夜爆紅」才有意義,才能走的長遠。《奇葩說》辯手席瑞說:
「你以為的一夜成名很多時候都是厚積薄發,成名從來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像小馬雲、丁真那樣的運氣可遇不可求,與年少爆紅不同的「一夜成名」,應該更接近多數努力的人的生活:2000年,賈玲高考落榜,未能進入北京電影學院,不甘心放棄決定再考一次,第二年如願進入中央戲劇學院。好不容易畢業了,但是事業毫無發展。正在猶豫是否要回老家找個工作的時候,她的老師馮鞏給姐姐賈丹說:沒有地兒住呢,我給她找地兒住,沒有錢吃飯,我管她幾頓飯還是管的起的。就這樣,在老師馮鞏的幫助下,不斷的努力著。終於,2009年賈玲和白凱南表演的《大話捧逗》被姜昆看到,並決定推薦到春晚,才有了2010年春晚上的表演,賈玲也因此有了名氣。張小斐的經歷,和賈玲有些相似(果然兩人的悲喜是相通的)。黃渤曾經說過一句話:
你強大了, 世界都對你和顏悅色。張小斐的成名更加深刻這句話。現在連所謂的「張小斐後援會」都出來說「你需要什麼配合」。熟悉娛樂圈的人都知道,所謂的後援會只不過是看熱度,想要收割一波韭菜罷了,這是屬於流量藝人的「成熟」操作。而張小斐及經紀人非常清醒,如此難的時候都一步一步走出來了,現在絕不會讓自己成為曇花一現的流量藝人,這就是一夜成名之後的人間清醒。「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佳琦OMG」,儼然成為了李佳琦的代名詞。但在這之前,他一年要直播389場。幾乎沒有休息,幾乎沒有出去玩,沒有朋友社交,只有工作,只剩工作!熱搜上李佳琦停止直播的消息,讓人感慨。因為身體原因,他不得不停下來,也終於扛不下去了。薇婭也是如此,雖然一夜成名,甚至有人說薇婭一隻腳已經邁入了娛樂圈,但她還是不敢停下,依然保持著高強度工作作息。因為,她清楚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應該如何「保護」自己名氣,而不是滿足於現狀。無論哪種方式走紅,一夜成名,那些能一直走下去的,全都是人間清醒,懂得經營,懂得愛惜羽毛。辯手肖曉說:
如何與名聲相處,是未來我們每一個現代人的基本素養。羅曼·羅蘭說:
「重要的不是顯得偉大,而是成為偉大」。不要爭一時之名,而要看一世之路。願所有努力的人,都能不忘初心!
參考資料:
做了四年「小馬雲」後範小勤回家了:對「錢」的數額沒有概念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390967
「消失」的小馬雲: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156179
作者簡介:飛魚,一隻有7秒記憶的快樂小魚,分享各種成長故事。本文首發於人力資源管理(ID:renliziyuanguanli),一個齊聚HR、職場、管理、招聘、獵頭等大咖於一體的優質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喜歡,點個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