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要來日本留學的同學,都會把目標定在要考上國公立大學,理由也很簡單,國公立大學學費便宜,而且,基本國公立大學也沒有差的。很多中介推薦日本留學的時候也會說出日本留學的傳統優點:
日本可以打工賺生活費,國公立大學學費便宜,比起國內高考競爭來更容易考上好大學,生活舒適治安也好,離中國近。去日本留學2年穩定了只要好好學習考上一個國公立大學就不怎麼花錢了,性價比很高非常適合工薪階層留學哦!
說實話,我不能說中介這番話有多大問題,只能說中國發展太快,內捲化速度一年勝過一年,連中介也未必就對國公立大學的難易度有概念,學生可能會想,全日本那麼多所國公立,我考不上帝大,考一個偏遠地方的國公立也行了,不是說日本大學缺學生麼。
這篇文章就是想給業界人士以及想來日本留學的同學們一個知識,究竟考上一個國公立大學有多難?這個難度有的時候真不是說你能力強就能考進去,日本的國公立大學隨便一個國公立大學的入學倍率都能媲美早慶,想考國公立不但要自身實力強,還要權衡,聖戰日到底考哪所?聖戰日前後的大學地理上能不能來得及等諸多問題。
首先是國立篇。
北海道東北地區
北海道和東北地區共有國立大學14所,其中,旭川醫科大學和宮城教育大學是沒有留學生入試的,北見工業沒有公布報考數據,這三所大學沒有列入表內。但北見工去年5月學部在學留學生49名,所以估計應該每年有15人左右合格,10人左右入學。北見工沒有考試就是書類選考。
這裡還要說明一點的就是聖戰日的概念,2月25日是全日本國公立大學一般入試選拔的日子,很多國公立大學也把留學生的選拔放在了這一天,對學生來說那就需要有取捨了,因為你只能在這天裡考一所,這就對入學人數產生了很大影響:聖戰日考試的大學合格人數基本等於入學人數。就上圖這個表就可以看出來,就算北海道大學和東北大學是帝大,入學者還不到合格人數的一半(放棄入學的學生應該是去更好的大學了),而弘前大學和巖手大學因為是聖戰日考試,基本合格人數和入學人數一致。
北海道東北地區的國立大學合格率中規中矩,考的人也不多,但有一個BUG級別的大學存在:室蘭工業,這個大學可以說國公立大學裡最好進的一個了。16年以前合格率基本為100%,當時我們開玩笑說你EJU日語你只要過200分,有個託福成績就能合格了(室蘭工業沒有考試)。直到17年以後,留學生內捲化現象嚴重,報名人數激增導致室蘭工業大也開始刷人了(據說17年的報名人數把招生老師都嚇一跳),現在合格率已經下降到50%左右了。但依然是全日本最容易進的國立大學。當然,這個大學只有理工科,沒有文科。
弘前大學的醫學部估計是留學生裡最容易考進的了,比起東北大學每年7-8個合格1-2個,東京醫科齒科大學每年20多人去考就1-2個合格,至少弘前大沒啥人去考,競爭最不激烈,雖然也就每年合格1個人,但也就1-2人去考。不過要注意的是弘前大的醫科不看生物,只認物理化學。
總的來說,北海道東北地區的國公立大學人氣度比較低,除了室蘭工業和北見工業適合保底以外,其他大學都不是很有人氣,小樽商科雖然是文科熱門名氣也不錯但合格率太低。除了弘前和巖手聖戰日考的學校以外入學率都不高。
關東甲信越地區
恐怖的關東激戰區,什麼叫神仙打架?(PS:一橋沒有標明入學人數,暫且認為合格者都入學了方便統計)
一個茨城大學的合格倍率都有10倍左右,合格的居然還有一大半放棄。再看看那些合格倍率比較低的:東京外國語,東京工業大,一橋,橫國都是神仙聚集的地方。傳說中東京藝術大,御茶水女子大,東京醫科齒科大都是心情好的年份收一兩個,心情不好的年份一個都不收。
也幸虧關東地區聖戰日考試的大學很多,東大,筑波,琦玉,電氣通信,東醫齒,橫國,群馬都是聖戰日考試分流了很多學生,否則那畫面太美不敢想像(還有後面的大阪大學)。關東地區最容易考進的應該是宇都宮大學,這個大學知名度太低,可能除了餃子以外沒人知道這個地方。而且櫟木縣也不在首都圈,大家會覺得挺遠。但其實有一條宇都宮電車線直通上野車站,一個多小時就能到東京,所以性價比非常好,還不是聖戰日考試。
而千葉大學嘛。。。。今年這個結果刺痛了很多人的心。
甲信越地區
這個地區要說容易考進的就是信州了,這個大學英語要求不高,學校也是相當不錯,在這個地區算是最好的了。長岡技術科技大學純書類,去年雖然無人合格,但今年突然合格了4個,可以說大擴招了,估計明年報名人數會大幅度增加。上越教育大學根本沒有留學生入試,新瀉和信州重合太多,同樣基本是聖戰日,後者位置環境人氣度都更高一些。
這個表裡少了山梨大學,因為山梨大學沒有公布合格數據,但確定是有留學生入試的,而且不在聖戰日考試。所以如果有朋友知道山梨大學的數據請補充一下。
東海北陸近畿地區
和關東比,這個地方可以說天堂了。為啥這麼說呢?
1,學校多,好學校也不少(名大,阪大,京都,神戶等)。
2,聖戰日考試的少(富山和阪大,濱松醫科大考不考也無所謂)。
所以這個地區除了部分名校以外競爭並不激烈,大阪教育大學和和歌山大學去年甚至合格率接近50%。但也因為重合比較少,所以考上不去的人很多。
京都工藝纖維大學是考試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用去年和前期的EJU就考試了(考慮到2020年上半年的EJU取消,估計21年度的考生會更少)。大阪教育大的合格率僅次於室蘭工業,國立大學文科裡估計是第一,看速報今年應該是83人報名。
這個表裡缺的大學比較多:京大,神戶大,京都教育大,兵庫教育大,三重大,滋賀醫科大。其中京都教育大,兵庫教育大,滋賀醫科大都沒有留學生入試。京大神戶三重大都沒有公布具體的數據。但從在校數據和入學數據來看,三重大總共在校學部生就只有38個人,一年入學應該也就10人以內甚至更少。京都大學連續兩年入學學部留學生53人,但這個有包括各種項目生,加上京大取消了藥學部的招生,個人估計留學生入試考入的應該20人以內。神戶每個學部各自招生,公布的數據也不全,估計一年合格人數15人左右,入學應該10人以內:
要是有數據的朋友希望補充一下。
中國四國地區
國立保底校激戰區之一,除了鳥取這個連疫情都散布不開的窮鄉僻壤以外(而且還是聖戰日考試,合格率還低),其他大學基本全部報考人數穩定增加中。島根和山口都是書類選考,而且島根還是罕見的不需要英語的國立大學,所以島根雖然也很窮,但因為這些優點居然讓島根成為是這個地區報考人數最多的國立大學。德島大學雖然留學生入試很難,但海外留學生入試卻很容易進(估計海外申請的學生也不太想去這個學校,而且只有理工科),香川大學2021年度合格發表已經出來了,22人報考7人合格。高知只有2020年入學的數據。
這個地區因為只有一所廣島大學還算有名,其他的都是知名度很低的地方國立。但因為入試方式很簡單,對於人都不在日本的同學或者是只要是個國立就行的學生來說很合適,所以反而成為了激戰區。
鳴門教育大學因為沒有留學生入試,沒有列入表中。
九州衝繩地區
全日本留學生報考最多的國立大學是哪所?就是九州大學。九州衝繩地區是國立大學保底激戰區之二,原因就是因為這裡有九州大學,鹿兒島大學,琉球大學三所很適合保底的國立大學。
九州大學雖然是帝大末流,但好歹也是帝大呀!而且還不是聖戰日考試,招人也多。這些條件導致九州大學每年光日本本土的留學生就有300多人去考,加上海外英語入試總共每年有超過400多人報考。而且海外入試合格率還高,合格數據裡一半是海外入試進的。鹿兒島大學環境優美學校規模也不小,也不是聖戰日考試。琉球大學四面環海四季如夏的好地方,比東北地區那些地方好多了。所以這三所大學構成了想考好一點國立大學學生的激戰區。
佐賀大學沒有公布數據未列入表中。但總共學部生在籍只有28人,估計一年也就入學5人左右了。
總結:日本有學部的國立大學統計基本都在這裡了。大概數據,每年有6000多人次參加國立大學的考試,合格大概1500人次,真正入學的應該不到1000人。
參加國立大學考試的學生,應該EJU日語成績普遍在300分以上(部分理科的學生可能差一些但也肯定是日語好的人居多數),幾乎各個都有託福或英語成績。理科生佔壓倒性的多數。
如果再仔細看國立大學的科目設置就會發現,國立大學有商科類專業的極少,文科類的也是教育和法學為主,部分綜合大學有經濟類。考慮到來日本留學的文科生是大部分,在考國公立大學的時候是非常吃虧的,所以文科生比理科生更難考入國公立大學,個人估計這入學國公立大學的1000人裡,文科生應該在300人左右。
說完了國立大學,有的同學可能會問,那公立大學的情況呢?我只能說,公立大學比國立大學還難考,不過那就是下一篇文章要說的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