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烏賊和大王酸漿魷誰更大?它們真的能吃抹香鯨嗎?

2020-12-17 科學獵奇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大王酸漿魷和大王烏賊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一個人一頓吃不完,開個玩笑哈。大王酸漿魷和大王烏賊是深海中的兩種「巨無霸」,而且它們由於體型比較接近,形態有些相似,被許多人認為是同一種動物。那麼這兩種動物究竟哪一種最大呢?它們吃抹香鯨的傳聞究竟是真的嗎?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

大王酸漿魷和大王烏賊是同一種動物嗎?

在許多的資料中,都將大王烏賊描述成了大王酸漿魷的別稱,其實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哈。因為大王酸漿魷屬於頭足綱槍形目酸漿魷科大王酸漿魷屬,而大王烏賊則屬於頭足綱槍形目大王烏賊科大王烏賊屬,也就是說它們是同目不同科的兩種動物,這就有點像熊和老虎一樣,都是食肉目,但一個是熊科,一個是貓科,可見其差別之大。

除了生物學分類不同外,兩種動物的觸手也有很大的不同。大王酸漿魷的有兩長八短一共10隻觸手,其觸手上沒有吸盤,但是上面布滿了可以360°旋轉的倒鉤,倒鉤非常的堅硬且鋒利,長度平均在5公分左右。在捕獵時,大王酸漿魷正是靠著觸手上的倒鉤將獵物的皮膚劃破,最終導致獵物失血過多而死。而大王烏賊則不同,雖然它也有10隻觸手,但是它的觸手上布滿了吸盤,在吸盤的內部布滿了鋒利的環鋸齒(角質化的),在捕獵時,它會將自己的觸手牢牢的固定住對方,然後用吸盤內的環鋸齒給獵物造成傷害。

除了以上兩點之外,大王酸漿魷與大王烏賊的分布也不一樣。大王酸漿魷主要分布在南極的深海之中,它們通常在2000米的深海活動,而大王烏賊則是一種世界性分布的海洋生物,它們主要棲息在600-1000米的深海中。

因此,無論是從生物學分類上看,還是從動物的捕獵方式以及習性上看,大王烏賊和大王酸漿魷都有很大的差別。

▲上圖為大王酸漿魷
▲上圖為擱淺的大王烏賊

大王烏賊和大王酸漿魷誰更大?

雖然大王烏賊與大王酸漿魷有很多不同之處,但是在大海中如果看到這種生物的話還是比較難區分的,因為它們的體型大小比較接近,而且它的體色都以紅褐色為主。那麼,如果非要從體型上分出個高低來的話,誰更大一些呢?我們簡單的來分析一下。

首先,大王酸漿魷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準確的體型區間數值,這是因為到目前為止,世界範圍內僅發現了一隻大王酸漿魷的活體,但是這隻大王酸漿魷屬於亞成年狀態下的,體長僅有4.2米,體重495公斤,其他被發現的大王酸漿魷均為死亡個體,最大的體長為11米,因此科學家將大王酸漿魷的體長暫定為10米左右。

而相對大王酸漿魷來說,大王烏賊就常見的多了,這是因為它的分布較廣,而且棲息地水深相對較淺。從已發現的大王烏賊來看,最大的一隻是捕獲於紐西蘭海域中,它的體長為18米左右,體重在1000公斤左右,其他的樣本體長大都在6-12米之間。

從上面的數據看,已發現的大王烏賊比大王酸漿魷確實要大一些,當然這也與大王酸漿魷被發現的個體較少有一定的關係。

兩種動物誰與抹香鯨有「恩怨」?

抹香鯨是現存最大的齒鯨,它有著大大的腦袋、小小的尾巴,平均體長在15米左右,體重平均在35噸左右。從分布上看,抹香鯨也是一種世界性分布的動物,但是它們主要棲息在熱帶和溫帶的海域中,雖然兩極海域中也有發現,但是它們很少會去到那裡。所以,相對來說,抹香鯨與大王烏賊相遇的機會要遠大於大王酸漿魷。

而事實上,在抹香鯨的胃中也沒有發現大王酸漿魷的殘骸,反而大王烏賊的殘骸非常的常見,這證明抹香鯨的食物中,頭足類的大王烏賊是主要的獵物之一。而且科學家曾經不止一次地看到抹香鯨的身上有著大王烏賊吸盤留下的傷口。比如20世紀的80年代,在山東膠南就發現了一具擱淺的雄性抹香鯨,它的頭部就布滿了吸盤狀的傷口,而且傷口的直徑大都在2-4公分之間,這符合大王烏賊吸盤的尺寸。

大王烏賊吃抹香鯨?

由於抹香鯨身上吸盤狀傷口,而且還是擱淺的抹香鯨,所以許多人說大王烏賊能吃抹香鯨。但是這是一個錯誤的解讀。

首先,大王烏賊雖然體長很長,但是它的獵物卻都以小型的海洋生物為主,比如比自己小很多的頭足類以及小型的魚類。

其次,大王烏賊雖然很長,但是與抹香鯨比起來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了,而且抹香鯨還是一種齒鯨,有很強的攻擊性。所以,大王烏賊如果以抹香鯨為食的話,純屬找死。

那抹香鯨身上的傷口是怎麼回事呢?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搏鬥。作為抹香鯨的食物之一,大王烏賊也不是好惹的,它的觸手上布滿了帶有鋒利的環鋸齒的吸盤,在抹香鯨捕殺大王烏賊時,它會用自己的觸手包裹住抹香鯨的頭部,而這也是為什麼抹香鯨吸盤狀的傷口大都集中在頭部的主要原因。

當觸手貼在抹香鯨身上時,這些環鋸齒就會對抹香鯨的皮肉進行切割,到最後,雖然大王烏賊被抹香鯨吞入腹中,但大王烏賊也給抹香鯨的身上留下了大小不一的吸盤狀傷口,而且這些傷口大都是深可見肉的。

總結

大王烏賊與大王酸漿魷雖然都是大型的頭足類動物,但是它們的觸手結構不同,生物學分類也不同,所以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動物。由於分布的緣故,與抹香鯨廝殺的是大王烏賊而不是大王酸漿魷,但是說是廝殺,不如說是單方面的屠殺,因為大王烏賊只是能夠給抹香鯨造成少量的傷害而已。

相關焦點

  • 大王酸漿魷和大王烏賊誰更大?它們真的敢攻擊抹香鯨嗎?
    這次小編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大型海洋生物的代表其二--大王酸漿魷和大王烏賊。 首先是大王酸漿魷。大王酸漿魷又名巨槍烏賊,是同科動物裡面最大的一種,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無脊椎動物。巨槍烏賊主要圍繞南極大陸的海域分布,它們生活在2千米的深海。大王酸漿魷不同品種,其體重亦不盡相同,但普遍體長約5-15米,重50-400公斤不等。
  • 大王酸漿魷和大王烏賊相比,誰的體積更大?
    而現在,陸地上最大的動物就變成了大象,那你知道海洋裡最大的動物是什麼嗎?有人會說肯定是鯨魚呀!但是,我們今天不說鯨類,而是大王酸漿魷和大王烏賊,這兩個水中大王pk究竟誰的體積更勝一籌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首先,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大王酸漿魷,又稱巨小頭魷,英文直譯為巨槍烏賊,被稱為典型的深海巨魷,是同科動物裡最大的一種,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無脊椎動物。
  • 極為龐大的海洋生物,大王酸漿魷長達15米,但這隻烏賊比它更大
    引言:地球的海洋裡生存著許多龐然大物,它們通常都在深海區域活動,因此人類很少在海上看到它們的蹤影。除了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藍鯨之外,烏賊類生物也有許多龐然大物,例如大王烏賊和大王酸漿烏賊。它們都是海洋裡的「巨無霸」,那麼誰更大一些呢?
  • 兩大烏賊的pk賽,大王酸漿魷和大王烏賊,誰更加強大?
    我們或許會想到鯨魚鯊魚這一類海洋生物,不過不對,烏賊的體型也是大到驚人。有這麼兩種頭足類生物體型較龐大,一種是大王酸漿魷,另外一種是大王烏賊。大王烏賊還被描述為北歐傳說中的怪物克萊根。這兩個生物日常中確實沒有聽過,它們到底是何方聖神呢?大王酸漿魷又叫做巨槍烏賊,是世界上最大的無脊椎動物。它主要存在於南極,位於海底2000米以下。
  • 海洋猛獸大比拼:抹香鯨與大王酸漿魷誰才是最強王者?
    說起來,鯨魚無疑是一種體型龐大的海洋生物,雖然一般的鯨魚都是以小魚小蝦為主要食物,而在鯨魚家族中卻有一種以海洋巨型生物為食的鯨魚,那就是抹香鯨。它的食物同樣是大海中體型最大的一種烏賊——大王酸漿魷,兩者相遇必然是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而且並不是每一次深海抹香鯨就會獲勝,抹香鯨和大王酸漿魷還是各有勝負的。
  • 深海巨魷~世界上最大的魷魚——大王酸漿魷
    " 深海巨魷~世界上最大的魷魚——大王酸漿魷大王酸漿魷:又名巨槍烏賊;這可不是我們平常吃的幾釐米長的美味魷魚,它們可是海底巨獸,酸漿魷科中的「扛把子」,世界上最大的魷魚。它們生長速度極快,短短12個月,大王酸漿魷就可以達到最大個體,體長達到12米左右,體重在800斤上下,完全是個巨無霸,雖說它們生長速度快,但大王酸漿魷的生命也很短暫,15個月就是它們的大限。生命雖短,但也無法遮蔽大王酸漿魷的深海一霸的光芒。
  • 大王酸漿魷體長超過10米,為什麼人類不吃?
    從生物學分類上看,大王酸漿魷屬於管魷目魷魚亞目酸漿魷科。有許多小夥伴把大王酸漿魷與大王烏賊混為一談,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因為大王烏賊雖然同樣體型巨大而且體色也與大王酸漿魷一樣為紅褐色,但是它屬於槍形目大王烏賊科,與大王酸漿魷屬於完全不同的兩種動物。
  • 大王烏賊,可不是烏賊的大王
    中文中也有這樣的現象,比如我們經常說的「大王烏賊」(Architeuthis dux),其實跟墨魚沒半毛錢關係。應該被叫作「大王魷」,它們根本就是一隻大魷魚!(大王烏賊,體內氨超標,不能吃)雖然能長到12米長,主要是觸手的「功勞」,這也很大程度上折扣了大王魷的戰鬥力,所以,它們其實不可能在戰鬥中反殺抹香鯨,只能乖乖地成為對方的食物(《真正的深淵之王,卻為何"汙"名遠揚?》)。而且,體型比抹香鯨小很多的領航鯨也可以捕食大王魷。
  • 為什麼人類不吃大王酸漿魷魚?能吃嗎?
    根據食物鏈積累理論,如果動物吃了有毒的東西,人類再吃就會中毒,那鯨魚可以吃大王酸漿魷魚,人類可以吃鯨魚,理論上大王酸漿魷魚是無毒的,如果是大的話鯨魚也很大,口感的話大王酸漿魷魚也是魷魚吧?根據從抹香鯨胃中發現的魷魚嘴的大小,科學家們估計大王酸漿魷魚可以長到14米長,體重超過900斤,是世界上最大的無脊椎動物,也擁有所有動物中最大的眼睛,它們不僅比大王烏賊長,而且也更重。
  • 尼斯湖水怪存在嗎?挪威海怪的真面目已經被揭開,抹香鯨是其天敵
    一些影視作品為我們展示了體長超20米的大王烏賊,對我們來說,它就是海洋中的怪物。不知道大家對尼斯湖水怪了解多少,大約從1500多年前,尼斯湖周邊的人們就開始流傳起了水怪的故事。他們說尼斯湖水怪會出來吞食人類和家畜,看不清它的模樣,只能感覺到是個嚇人的生物。
  • 大王魷:說我引發深海恐懼症?那是無知人類的汙名化!
    在世界各民族和文明的神話傳說中,都充斥著形形色色,身材碩大無比的海中怪物形象。作為海洋中頗為活躍的生物類群,頭足動物一定早就為人熟知。早期的漁民已經能清楚地分辨烏賊、魷魚和章魚的不同並將其作為食用海洋生物。不過,當這個龐大族群中的某些物種被偶爾衝上海灘後,這些動輒十幾米長的屍體一定給沿岸居民帶來巨大的震撼。
  • 巨齒鯊vs大王烏賊誰更厲害 電影中弱化了前者的戰鬥力
    很多網友都很好奇巨齒鯊vs大王烏賊誰更厲害,隨著影片《巨齒鯊》的上映,讓大家更加清晰的了解到了巨齒鯊這種生物,那麼大王烏賊難道比巨齒鯊還厲害嗎?這當然還要是從兩者的體型和戰鬥力作對比了!   最大的大王烏賊能有多大?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人們曾測量一隻身長17.07米大王烏賊,其觸手上的吸盤直徑為9.5釐米。
  • 挪威海怪存在已被證實,除了抹香鯨,它在海裡幾乎無敵
    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在北歐神話當中,海洋中生存著一種身長150米的巨型怪物,它們居住在挪威和格陵蘭島海岸附近,因此又被稱為「挪威海怪」。
  • 海盜傳說:真的有海怪、美人魚嗎?-海盜,海怪,傳說 ——快科技(驅動...
    (圖片來源: www.medievalists.net)既然克拉肯擁有善於纏繞的眾多觸手,不難想像它們的原型就是特大號的章魚或烏賊。然而,有資格競爭克拉肯稱號的巨型烏賊竟然有兩種。它們分別是多見於北半球的大王烏賊,以及活躍在南半球的大王酸漿魷。大王烏賊是地球上第二大的軟體動物,主要棲身於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深海。
  • 章魚,魷魚,烏賊,怎樣區分?
    哪只是烏賊?相信不少人都傻了眼!啥??這三個不是一種生物嗎?NO!下面就由我來為大家解析:海洋三大「軟妹子」的區分方式!首先,我們先講講三者的由來。它們都屬於軟體動物——頭足綱!這頭足綱是什麼意思呢?快速識別:只有8條長短相同的足,體內完全沒有內貝殼,大部分都沒有鰭特殊技能:潛行常見吃法:生吃,煮熟直接吃,煮熟拌蔥絲吃,燒烤,章魚小丸子,海鮮粥相比於烏賊和魷魚,八帶的退化十分完全
  • 動物界的潛水冠軍是誰,能潛到海底一萬米嗎?
    說起動物世界的潛水冠軍,很多人都說是抹香鯨,這是真的嗎?海生動物的深潛紀錄是多少?有沒有鯨類能下潛到一萬米深的海底?本文解決這些問題。最廣為人知的潛水鯨類當屬抹香鯨,它的深潛記錄是2250米,可連續憋氣一個多小時。抹香鯨抹香鯨是最大的齒鯨,體長可超過20米,但它日常卻是以小小的烏賊、章魚為主食的,它深潛也是為了獲取這些數量豐富的頭足類。這些深海烏賊運動能力嚴重退化,幾乎就是靜止不動的,抹香鯨可以一口一個吃到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