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莞家」數字文化館啟用當天還安排了十餘項互動體驗項目,不少家長帶著小朋友前來體驗 市文化館供圖
小朋友們在進行數位化學習體驗
小朋友在體驗VR眼鏡
昨日恰逢六一,十餘項數位化互動體驗讓孩子過高大上兒童節
手機就可玩轉市文化館
東莞時間網訊 6月1日,東莞市文化館正式啟用數字文化館「文化莞家」,網上平臺正式上線,線下互動體驗空間開始對外開放。數字文化裝備展也向市民開放參觀。廣東省文化廳副巡視員王莉,東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曉棠等領導出席了「文化莞家」啟用儀式。
活動當天,市文化館成了孩子們歡樂的海洋,兩千多名兒童和家長參觀數字文化館,參與繪畫等互動體驗,觀看東莞原創非遺兒童音樂劇《聚寶盆》等,十餘項數位化互動體驗讓小朋友們度過了一個內容豐富、趣味十足、充滿科幻味道的高大上兒童節。
市民文化的智能「小管家」
「文化莞家」啟用儀式上,市文化館館長黃曉麗介紹了數字文化館有關情況。她表示,作為全國首批數字文化館建設試點單位,東莞市文化館提出「文化莞家,服務大家」的口號,希望數字文化館能像智能的「小管家」一樣,給市民的文化生活帶來更多精彩,滿足不同群體的多元化文化需求。
市文廣新局局長陸世強在致辭中表示,市文化館要通過數位化平臺加快推進文化館總分館體系建設,有效整合基層文化資源,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裡」,努力把文化莞家打造成為「文化共享之家」;要加強文化科技融合,加快建立數字資源庫、數字體驗空間、中央網絡課堂等線上線下互聯互通的數位化服務新模式,努力把文化莞家打造成為「文化創新之家」;要不斷豐富文化服務內容,有效對接群眾文化需求,著力開展全民藝術普及,提升市民藝術修養和城市文化品位,努力把文化莞家打造成為「文化滋養之家」。
儀式上,主辦方還為「文化莞家」吉祥物形象、名稱徵集活動的獲獎者,及「數字文化·小達人」推廣大使進行頒獎,為第一批數位化試點分館授牌。
市文化館服務觸手可及
東莞市數字文化館的正式啟用,在文化館的服務效能和市民參與活動的便利度上都有裡程碑意義,市民通過手機便可輕鬆了解和獲取多種服務。比如,該館今年的走進藝術公益培訓班招生中實行網絡報名, 1705個公益學位兩三個小時就可以錄滿,有的班甚至一分鐘就錄滿。
據悉,去年以來,東莞市文化館官微「文化莞家」的關注量和互動指數節節攀升,入選東莞首批「南方號·東莞矩陣」政務新媒體。「文化莞家」網站平臺試運行至今不到三個月,已有2萬多名市民註冊,瀏覽量近100萬次。此外,市文化館還整理了地方特色文化資源,打造東莞文化網絡電視,讓市民通過不同終端觀看到數字資源、參與直播互動,領略東莞文化的魅力,參與全民藝術普及。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數位化服務更加貼近基層,貼近群眾,第一批文化館數位化試點分館也同步建設。東城、長安、清溪、常平、茶山和橫瀝等六個鎮街的群眾,在當地就可以享受到數字文化館分館的服務。期間,市文化館與這六個試點分館共在線上推廣活動100多場,推出活動票數6500多張,培訓課程119個,網絡報名學位達4300多個。活動當天,總館還與六個分館同時連線,通過中央大課堂進行遠程實時互動教學。未來兩年,試點分館還逐步鋪開,直至實現全市全覆蓋。
「東莞數字文化館的建成是東莞市在公共文化服務的又一項創新探索,將為全省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數位化發展提供經驗,為全國數字文化館試點建設提供借鑑。」省文化廳副巡視員王莉對東莞市文化館的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她希望東莞不斷完善數字文化館的服務功能,繼續推進數字文化館總分館建設,確保年內順利通過文化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的試點驗收。
數位化互動體驗充滿高科技
為了讓市民尤其是孩子們親身感受科技與文化的融合,市文化館精心策劃,將數字裝備、藝術普及和互動體驗巧妙結合,活動當天安排了十餘項互動體驗項目,市民除了體驗數字文化館的設備之外,還參與到高科技含量的趣味互動中。
其中重頭戲自然是數字文化館。比如主要分布在二樓的「藝塾雲」,活動多多,其中在鋼琴鍵道上,小朋友們在虛擬鍵盤上蹦蹦跳跳,體驗了用腳彈鋼琴的樂趣;在「數字迷你主題展」區,不少市民掃掃二維碼,上傳手機的照片,展示個人攝影作品;在「時光記憶」,通過互動觸摸一體機進行互動攝影體驗,感受普及型的藝術學習課程在通過觸碰屏幕就可以自主完成的驚奇;在「墨香書揚」,體驗在電子顯幕上練習書法;在「四方當代」,感受了當代藝術作品的魅力……
一樓的悠雲空間則以夢幻全息科技體驗空間和浪漫幻影燈光秀作為軸線,充分融合了東莞本土特色文化、互動全息科技、幻影藝術的科技創意空間。市民在此體驗光電結合的奇幻效果,欣賞東莞八景,體驗魔幻手勢感應、全息屏VR等技術。而數字文化裝備展則呈現當下最新技術:通過展出無息投影技術、3D裸眼技術等12臺高科技數字設備,向市民們展示數字文化產業最新創新成果,其中許多設備都是首次公開展出。
因為是六一兒童節,當天文化館還有很多高科技的親子主題活動,其中啟用儀式上的「畫魚上屏」互動環節讓小朋友們手舞足蹈,他們個個化身「神筆馬良」,通過掃碼筆下的彩魚竟「活」了,還遊到大堂的Led大屏幕上。另有5場兒童繪畫的AR互動體驗活動也充滿驚奇,小朋友的「大作」在AR技術的幫助下,立馬轉換成3D動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