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法治思想的辯證法

2020-12-11 中國青年報

   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系統闡述了習近平法治思想。我們要全面準確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牢牢把握全面依法治國政治方向、重要地位、工作布局、重點任務、重大關係、重要保障,切實在全面依法治國各項工作中加以貫徹落實。

---------------

習近平法治思想確立具有重要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用「十一個堅持」系統闡述了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思想和戰略部署,深入回答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我們要全面準確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牢牢把握全面依法治國政治方向、重要地位、工作布局、重點任務、重大關係、重要保障,切實在全面依法治國各項工作中加以貫徹落實。

    在「十一個堅持」中,首次將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納入思想體系之中。同時,將堅持處理好全面依法治國的辯證關係融入到整個思想理論體系之中,而不單獨列為一項。全面依法治國必須正確處理政治和法治、改革和法治、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的關係。這充分體現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戰略思維和辯證思維方法論,是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在法治理論中的應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學懂弄通做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掌握貫穿其中的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要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許多矛盾需要有效解決,有許多關係需要正確處理,有許多難題需要積極破解,要做到這些,離不開把辯證法運用於戰略謀劃、戰略抉擇的辯證思維方式。

    在堅持全面依法治國進程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明了若干重大關係,廓清了相關思想困惑,為我們提供了科學的辯證思維方法論指導。深入學習領會這些重大關係,才能深刻吃透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義、明確工作要求,切實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的全過程各方面。

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學內涵

    正確處理政治和法治的關係。政治和法治的關係本質上是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的關係。黨和法治的關係是法治建設的核心問題。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那種認為搞法治是要擺脫黨的領導,司法不受任何政治影響的司法獨立的觀念是錯誤的,黨大還是法大是一個偽命題。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要進一步推進黨的領導入法入規,善於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轉化為法律法規,推進黨的領導制度化、法治化、規範化。憲法明確了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法律法規將黨的領導入法,才能確保依法執政具有明確的法定依據,才能將黨的領導貫徹到國家治理的全過程和各方面。

    正確處理改革和法治的關係。改革與法治似乎是一對矛盾,要改革就得衝破舊的障礙,包括不合時宜的法律制度,而要機械地遵守法律,法律天然的滯後性就成了改革的阻力和障礙。如何解決這一矛盾,習近平總書記早就指出,凡屬重大改革都要於法有據。在整個改革過程中,都要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同時,要發揮法治的引領、規範、保障作用。經過改革,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經驗,應當將其固化下來,上升為法律法規,為改革成果提供法治保障。實踐證明阻礙社會經濟發展和改革的舊有規定,應當及時提請修改廢除;在修改廢除之前,也可以授權地方先行先試,停止執行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在習近平法治思想中,將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成為改革的護航保駕者,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的既定目標。

    正確處理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關係。德治和法治作為一對矛盾,自古就爭論不休。儒家主張德治,孔子提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而法家主張「為政以法」,商鞍就特別強調「聖王者不貴義而貴法,法必明,令必行,則已矣!」,儒家主張「德教昌明」,而法家主張「刑、賞」為主,在治國方略上是對立的。在歷史的長河中,由於各個朝代的統治者好惡,儒家德治和法家法治在歷史上呈現此強彼弱之趨勢。我們今天厲行法治,在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導下,我們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作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總抓手,同時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範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實現法治與德治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法安天下,德潤人心。法律有效實施有賴於道德支持,道德踐行也離不開法律約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離、不可偏廢,國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協同發力。這既是歷史經驗的總結,也是對治國理政規律的深刻把握。

    正確處理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的關係。依規治黨並不是黨員幹部可以凌駕於憲法法律之上,另搞一套行為規範,也不是損害黨員幹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而是基於其先進性,要求黨員幹部既遵守法律法規,又遵守黨內法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將黨內法規納入其中,要發揮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的互補性作用,確保黨既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又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從嚴治黨。依規治黨是依法治國的重要保障,黨內法規對黨員幹部規定更多的義務和責任,模範遵守法律黨規,為全民守法起到模範引領作用;依法治國是依規治黨的重要依託,用法治理念管黨治黨,以法治實施、監督保障體系為參照,建設黨內法規的實施、監督保障體系,形成黨內法治體系。從法律規範體系和黨內法規規範體系建設來說,還要注重憲法法律與黨內法規的銜接和協調,確保二者在制定、實施、監督上相互協同,在黨和國家生活中同向發力、同時發力、形成合力。同時要明晰各自規範界限,避免外溢效應、相互替代。

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堅持習近平法治思想

    習近平法治思想中體現的這些辯證關係,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正是在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我們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中始終能夠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勇往直前,取得了重大進展。制定《監察法》,進行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立法明確堅持中國共產黨對國家監察工作的領導,實現了紀檢監察的有機融合。通過修改《行政處罰法》,賦予街道鄉鎮行政執法權,保障了管理重心下移的基層管理執法體制改革成果。通過編纂《民法典》,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規定在處理民事糾紛中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不得違背公序良俗,家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將道德納入法律之中。

    法治不是孤立的現象,不能就法治談法治,我們必須在習近平法治思想辯證思維的方法論指導下,在實現2035年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的遠景目標的徵程中,才能不走彎路,如期實現偉大目標。

金國坤(北京市委黨校教授、北京市政府法治研究中心主任)

【責任編輯:聶北茵,張彥武,梅瀟予】

相關焦點

  • 國防大學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理論座談會
    會議旨在學深悟透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精髓要義,研討探析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中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實踐路徑,力爭形成一批具有學術性、思想性和指導性的重要理論研究成果,為持續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
  • 深刻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內涵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繼習近平經濟思想、強軍思想、外交思想、生態文明思想之後的又一個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體系完備、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 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法治中國建設
    這次會議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首次提出習近平法治思想。  這是繼習近平強軍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外交思想之後,在全國性會議上全面闡述、明確宣示的又一重要思想。
  • 人民日報評論員:堅持習近平法治思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全面依法治國,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在這一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了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內涵豐富、科學系統的思想體系,為建設法治中國指明了前進方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程中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
  • 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鮮明理論特質
    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具有鮮明的理論特質。一方面,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的繼承、豐富和創造性發展,科學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 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法治社會建設
    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內容。12月7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下稱《綱要》),對2025年形成符合國情、體現時代特徵、人民群眾滿意的法治社會建設生動局面作出了宏觀部署,提供了根本遵循。
  • 邱水平: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鮮明理論特質
    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具有鮮明的理論特質。一方面,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的繼承、豐富和創造性發展,科學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 深刻認識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義
    核心閱讀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實踐取得重大進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在推動更高水平良法善治的時代進程中彰顯實踐品格、展現實踐偉力。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用習近平法治思想...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最重大的成果,就是確立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 評論|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 開創法治河北建設新局面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認真總結法治河北建設各項工作,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作出部署。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明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指導地位,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程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大事。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擺在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群眾面前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就是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義、明確工作要求,不折不扣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全面依法治省各方面和全過程。
  • 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
    偉大的思想源於偉大的實踐  習近平法治思想形成於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的良性互動,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法治實踐經驗的結晶和理論升華。  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法治理念,強調人民主體地位,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國為了誰和依靠誰的根本性問題;習近平法治思想明確了中國共產黨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地位,明確黨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堅強領導力量;習近平法治思想指明了法治建設路徑,在中國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習近平法治思想闡釋了全面依法治國的首要任務是依憲治國、依憲執政,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黨在憲法法律範圍內活動
  • 人民日報評論員:堅持習近平法治思想——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視野宏闊、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體現了深遠的戰略思維、鮮明的政治導向、強烈的歷史擔當、真摯的為民情懷,是指導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綱領性文獻。這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主題重大,意義重大,最重要的是明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中的指導地位。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程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大事。
  • 閻天: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 攜手共建法治中國
    這是我國政治和法律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國法律思想史上的一座裡程碑。習近平法治思想將多年來的法治思考和探索加以總結和升華,對多年來的困惑和爭鳴加以解答和廓清,使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登上新的境界、獲得新的起點。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法治工作發生歷史性巨變的產物,它昭示著法治事業的宏偉理想、堅定決心、光輝道路與遠大前途。
  • 山東政法學院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會議統一了全校各級黨組織和師生的思想認識,為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新徵程上作出新的山政貢獻奠定了良好思想政治基礎。第一、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課堂教學,培養法治人才。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法治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學校承擔著輸送法治人才的重任,整個教育教學尤其是法治教育教學要水漲船高,與時俱進,適應新時代,適應新要求,強化改革,提升效能。
  • 華東政法大學成立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
    央廣網上海12月20日消息(記者吳善陽)華東政法大學「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今天成立,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理論研討會同時舉行。此次會議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不斷推進和提升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華政基地建設,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研究。
  • 歷史唯物論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理論基礎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首次提出並系統闡述了習近平法治思想,明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中的指導地位,這在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程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 深刻認識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義(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
    核心閱讀 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實踐取得重大進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在推動更高水平良法善治的時代進程中彰顯實踐品格、展現實踐偉力。
  • 「習近平法治思想與法治人才培養」座談會在西安召開-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西安訊(記者陸航 實習記者 陳坤正)12月6日,「習近平法治思想與法治人才培養」座談會在西安召開。來自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吉林大學、廈門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寧夏大學和西北政法大學等國內十餘所高校的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圍繞法學教育進行交流,深入學習研究習近平法治思想,探討法治人才培養體系的完善與健全,致力於推進中國法學院校創新發展。
  • 華東政法大學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成立
    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揭牌。華東政法大學供圖中新網上海12月21日電 (記者 陳靜)華東政法大學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20日成立。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理論研討會同期舉行。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司長鄧傳淮表示,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最新成果,是對黨領導法治建設豐富實踐和寶貴經驗的科學總結,是引領法治中國建設在新時代實現更大發展的根本遵循;要學深悟透其中蘊含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從中得出規律性的認識,以更好地指導工作。
  • 檢察日報評論員文章:高舉習近平法治思想偉大旗幟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引領法治中國建設在新時代實現更大發展的思想旗幟。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擔負著特殊職責,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