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經歷過人生的狂風暴雨,就體會不到雨後彩虹有多美;沒經歷過患難,就感受不到幫扶和關懷的溫暖。這是三都縣中和鎮新陽村下合組貧困戶潘志傑當下最真實的心聲。
春節本該是一家人團圓的時候,但這個春節,三都全縣幹部職工早早就奔赴在了疫情防控的一線。上門宣傳,設置卡點,測量體溫等,讓群眾打心眼裡感激這群無私奉獻的可愛的人們。
潘志傑向包保幹部王賢蘭同志送來的感謝信
「我要把這封感謝信送給黨,送給我的包保幹部王賢蘭同志」。2月1日,新陽村村委會門口來了一位「特殊的貧困戶」,手上拿著幾張紅色的信封紙,上面赫然寫著「感謝信」幾個大字,他說他要把對黨的感恩之情寫成一封信,送給駐村工作隊、送給他的包保幹部王賢蘭,感謝駐村工作隊以及王賢蘭同志一年多來的幫扶,讓他在人生低谷又重新燃起了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我特別感謝駐村工作隊,感謝王賢蘭同志,在生活上、孩子教育上給了我們大力的幫扶。特別是在當前疫情防控中,他們毫不猶豫衝在一線,每天都上門宣傳,把自己安危拋於腦後,他們真的為我們老百姓付出太多了,太感謝他們了!」
貧困戶潘志傑家的新春對聯
據了解,潘志傑家裡有7人,但實際勞動力只有潘志傑妻子楊香1人,潘志傑的父母均年過七旬,父親患有高血壓,行動不便,大兒子患有精神殘疾,生活不能自理,另外還有兩個幼子嗷嗷待哺,家裡的生活非常困難。
2014年,經過村級、鎮級等嚴格審核後,潘志傑家納入進了建檔立卡貧困戶系統,在扶貧政策的幫扶下,他定期領到了低保,政府還安排他在村裡公益性崗位工作,同時住院有報銷,孩子讀書有「教育資助」,冬天國家還發棉被、衣服、碳等。潘志傑一家人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解決溫飽都是問題到現在的衣食無憂,從「入不敷出」到現在的「月有收入」,他把自己享受的一切都歸於黨和國家的大力幫扶和支持。
王賢蘭同志入戶向群眾宣傳疫情防控知識
潘志傑很感謝他的包保幹部王賢蘭,「她是一個很好的同志,自包保我家以來,不管是寒冬酷夏,還是現在疫情緊張的時候,她都經常來家中噓寒問暖,宣傳政策,囑咐我安全用火用電,昨天,她還自掏腰包,給我們買來了口罩,我們全家都非常感謝她。」
他的感謝信中寫著這麼一句話:「寒冬因為有了陽光而感到溫暖,黑暗因為有了星星而變得明亮」,對於潘志傑來說,黨和政府就是溫暖他心房的「陽光」、就是照亮他前路的「星星」,從此,他的「冬季」不會再有「寒冬」。也正如他所說,黨和國家沒有拋棄任何人,在脫貧奔小康的道路中,黨和國家不會讓任何一個貧困戶掉隊,在抗擊疫情戰役中,黨和國家正在傾盡全力保護每一個人,不放棄任何人。
王賢蘭同志和戰友在卡點堅守
「所以在疫情面前,我們老百姓更要注重防範,要聽黨話、跟黨走,幹群一起努力,一定會戰勝病魔」他有信心地說道。
楊仁慶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王佩平
編輯 梁曉琳
編審 張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