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會有很多的排洩物,會在不同的部位表現出來,比如眼屎,鼻屎,耳屎等。耳屎也會因為人體的一些差異表現出不同的樣子,比如有些人的耳屎都是碎碎的粉末狀,但是有些人的耳屎卻是黏在一塊的。這就是幹耳朵和油耳朵。
有些人的耳朵會因為油脂分泌比較旺盛,耳屎會因為和油脂結合,變成一團,被稱為油耳朵。對於這些人群,還有這樣的一種說法,油耳朵的人還會兼帶狐臭。這是真的嗎?
有一些人會在分泌汗液後釋放出比較難聞的味道,特別是一些白種人基因中影響他們的體味比較重。
但是汗腺分泌比較旺盛,容易產生異味的狐臭人群實際上並不一定都是油耳朵的人。也不是所有的油耳朵的人群都會因為身體的油脂分泌旺盛就兼帶狐臭。這兩種人群實際上並不一定具有關聯性。所以如果身邊有油耳朵的人也不要過於偏見。這都是基因影響的。
此外,正確的認識油耳朵也是很重要的,關鍵就是油耳朵和幹耳朵的區別。幹耳朵自不必說,大多數人都是幹耳朵,在人們說話,吃飯的過程中,都會因為下頜骨活動影響耳屎自己脫落,會表現出碎屑的樣子。這種分泌的油脂並不是很旺盛,所以叫做幹耳朵。
油耳朵很多都是因為身體內的油脂分泌太多,大量的油脂分泌會黏著耳屎,形成一個團,摸上去油油的,看上去也是黃黃的,覺得很噁心。油耳朵的人群可以定期的清理自己的耳朵,避免耳屎不能被及時的清除,混合油脂在耳道口,被人看見也是比較尷尬的場面。
如果油耳朵的人也可以輕一些有經驗的人幫助自己掏耳朵,如果自己掏不好,還很容易讓耳道受到損傷。在平時洗臉或者洗澡時,可以用棉籤蘸取溫水清理一下耳朵和耳道,能更好地保持乾淨衛生,也不會讓人覺得很邋遢。
掏耳朵也不應該選擇比較堅硬的掏耳勺,如果過度用力還可能會損傷耳朵內部的黏膜,影響耳朵環境的內部平衡。也不要和別人混用同一個掏耳勺,很容易因為耳朵內的細菌影響造成交叉感染。
其實油耳朵並不是一件壞事,也有一些比較好的地方。第一個是掏耳朵更方便,油耳朵分泌的油脂雖然會讓耳屎結成塊,但是因為油脂比較多,耳屎團也是比較柔軟的,很容易掏乾淨耳朵。能夠避免因為耳屎在耳朵裡卻掏不出來,影響耳朵的衛生。
第二點就是油耳朵分泌的油脂會讓更多的雜質附著在上面,空氣中的細菌,粉塵,飛蟲等很容易被油脂粘住,就不容易隨著進入耳道,引發感染,更好地保護了耳朵的內部環境。
其實介紹了這麼多,相信很多人都已經了解了油耳朵和幹耳朵的區別,也能夠正確地認識到油耳朵並不一定會兼帶狐臭。平時合理的掏耳朵,清理耳朵也能幫助更好的護理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