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這天,寧鄉一農民第180次獻血
費必武堅持獻血19年,獻血量相當於12個成年人全身血液總和,帶動身邊百餘人獻血
獻血19年,費必武獲得的獻血證。
費必武在生日當天,第180次獻血。
長沙市血液中心供圖
給自己送一份生日禮物,你會選擇什麼?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還是一個心儀已久的包包?寧鄉市夏鐸鋪鎮六庵村農民費必武給出了一個「特別」的答案。7月13日,是費必武55歲的生日,他來到長沙市血液中心,捐獻血小板,作為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這,也是他第180次獻血。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田甜
無償獻血19年,帶動身邊人一起獻血
7月13日上午9時許,費必武來到了長沙市血液中心。他是這裡的「老熟人」,熟絡地與工作人員打完招呼,他笑著告訴三湘都市報記者,「這裡的每一位工作人員幾乎都抽過我的血。」
「第一次獻血是2001年,到現在19年了。」回憶起自己第一次的獻血經歷,費必武告訴記者,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書上看見了關於無償獻血的文章,「我想起上工時路過的無償獻血車,很少看見有人上車獻血。」了解到獻血不會損害身體健康,還能幫助有需要的人,熱心腸的費必武第一次登上了無償獻血車。
2004年,費必武來到長沙血液中心獻血。護士告訴他,一年只能獻兩次全血,而機採血小板的獻血間隔只需兩周,能夠幫助更多人。於是,他決定改獻血小板。機採血小板只能來長沙市,費必武每次都是騎摩託車到金洲大道搭公交車,坐到汽車西站再轉車到長沙血液中心,往返路途就要3個多小時。加上採集時間1個小時,一次捐獻就要耗掉半天時間。但這些並未阻礙費必武堅持獻血的決心,「家裡從小就貧困,父母身體不好,靠政府、社會的幫助才有今天。我能為社會做的貢獻卻不多。」
費必武的堅持與熱情影響了身邊的人。他驕傲地告訴記者,儘管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卻用掌握到的獻血知識轉變了親朋好友對獻血的印象,「從一開始的牴觸,到現在全村1200人有100餘人參與獻血,妻子更是在我的影響下獻血近60次。」
獻血量相當於12個成年人全身血液總和
今天是費必武55歲的生日,也是他第180次獻血。長沙血液中心工作人員為他準備了鮮花和生日蛋糕,費必武抱著大束鮮花,笑容燦爛。長沙市獻血最多的個人劉海沙、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獲得者任志明也趕到長沙血液中心,為費必武慶祝生日。
「別的不敢保證,幹體力活兒,身體健康是肯定的。經常獻血,身體越來越好,感冒都很少得。」費必武說,今年的生日願望就是一直保持身體健康,爭取獻血到60歲,完成獻血240次的人生目標。
「費大哥捐獻的血液和機採血小板加起來,一共是56300毫升,相當於12個成年人全身血液的總和。」長沙市血液中心機採科主任董恩介紹,捐獻機採血小板會根據獻血者的身高、體重、包括血細胞分析的結構、血小板基礎來綜合判定能捐獻多少血小板。獻完血之後,保證血小板還在正常範圍之內。對於費必武獻血到60歲的生日願望,董恩表示,「按照規定,獻血年紀是18歲到55歲,但是像費必武這樣身體健康有過獻血經歷的,可以延長到60歲。」
【來源:華聲在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