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機構,究竟是靈丹妙藥還是智商稅?

2020-09-05 MOM林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就在某全國連鎖早教機構(金XX)給孩子報了早教課,當時的費用應該是在2萬塊左右,一共120個課時,平均下來160多元一節課。實話說,當時在機構內的試聽體驗還是不錯的,老師們都很和善、硬體也很完備整潔,更重要的是還有很多一起上課的小朋友,比起封閉的家庭環境,尤其是對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來說,顯然給孩子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以及課程的持續,有些問題也浮現出來,讓我不禁思考,早教真的有必要報麼?



1、「早教可以鍛鍊XX能力,培養XX愛好」

在選定早教機構之前,我們也參加了很多試聽課,「能力鍛鍊」、「興趣培養」基本上是每家機構都會「重點」介紹的內容。早教機構介紹過程中一般會使用很多的育兒理念,來增加自身的專業性,同時也會充分抓住家長們「輸在起跑線」上的恐慌心理來進行營銷,很多家長都是在這裡中了招。

但隨著育兒過程中知識、經驗的不斷積累,發現當時聽到的很多育兒理念其實都是很基本的,甚至算不上專業的知識,只不過因為信息的不對稱,讓家長產生了對於其權威性的過度判斷,其實大家提前在網絡上學習一下,基本也能成為半個「專家」,再結合一下自身實際,只要用心,還是能夠應付孩子成長的。



至於學習成果嘛,事實情況是,在孩子才幾個月的時候,一周一次45分鐘的課程,小朋友幾乎是沒有留下太多印象的,甚至可能這周再去的時候,上周的內容已經都忘光了。稍大點後,孩子慢慢有了自己的偏好,比如在音樂課中,小寶最感興趣的反倒是玩具環節,大家唱歌打節拍的時候,小寶總是一副出神的樣子。所以,先不說能力提升的事兒,這個很難驗證,但至少興趣方面感覺早教的影響比較有限,一方面是課程的內容覆蓋面本身就很有限,同時,從影響力上看,至少對於小寶來說,反倒是在家裡爸爸媽媽的行為習慣和日常愛好,似乎更大一些



2、「早教給小朋友提供了一個小小社交圈」

社交這個事兒,挺看家長和孩子意願的。上了很多課,換了很多班,通過觀察發現,絕大多數孩子上課還是各上各的,並沒有太多的交流。個人認為,孩子也有自己的舒適圈,對於性格偏內向的小朋友來說,除非家長主動引導,其實是很難主動去進行交際的。而且,絕大多數家長的狀態也是如此。所以,如果家長本身就沒有特別強的社交欲望,那麼孩子在課程中也很難會有家長所期望的突破。但如果家長本身就熱愛社交,生活中自然也缺不了大大小小的圈子,孩子自然也沒有必要來這裡去專門「蹭」圈子。



3、「早教能給小朋友進幼兒園做好過渡」

早教機構的課程終歸還是在父母陪伴下開展的,而幼兒園需要的則是一定的獨立能力以及必要的生活技能。這些,早教可能並不能很好的解決。雖然機構裡面也有一些幼兒園過渡類的專門課程,但主要也是家長在教室外等候,裡面孩子哭得死去活來,其實跟直接送去幼兒園也沒有太大區別,只不過是個早晚的問題。而且受課程的時間限制,其實家長還是在教室外等候的,而幼兒園一待就是一天,更多的場景是無法模擬的。所以對於是否真的能夠起到順利過渡的作用,我們並沒有太大信心。



那早教真的就一點價值也沒有嗎?接下來我們再說說早教正確的打開方式(也要給自己的投資尋求點心理安慰)。

1、所謂早教,主要教育的是家長

我覺得早教的全稱改為「幼兒早期家長教育」更為合適。早教過程中,老師們在帶孩子方面還是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做法的,比如如何鼓勵孩子、如何跟孩子交流,這些老師可能不會刻意教,但是大家可以在上課過程中留心觀察,學習。同時,對於家長一些不當做法,老師也會適當的糾正,幫助我們更好的跟孩子進行互動。同時,早教課程的設置也會給家長提供一些育兒、陪伴的思路,啟發大家如何更好的與孩子相處。所以,各位已經報名早教的家長,千萬不要以為早教只是孩子在上課,其實你才是學習的主角。



2、扔下手機,好好陪伴

「相處」和「陪伴」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在日復一日照顧孩子的「時間」裡,我們最容易忽視的就是「質量」。因此,對於自律性較差的家長(尤其是爸爸們)或者已經有些麻木的家長(主要是媽媽們),早教課程反倒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在45分鐘內,心無旁騖的跟孩子一起玩耍,全身心的投入。我們不妨仔細想想,未來你能陪孩子一起上課的次數又能有多少,是不是忽然覺得這個機會還是挺寶貴的。



3、調整心態,沒有什麼事情必然導致成功

早教一方面給了家長暫時的心理安慰,但也埋下了對於未來的期待。個人建議,大家千萬不要期望過高。早教的內容並不神秘,也沒有太高的技術含量,基本社區裡的「小朋友」圈就能幫你解決,甚至可能更「社會」一些。這也是很多家長覺得早教沒有什麼用處的原因之一。因此,對於那些將「起跑線論」、「成功論」奉為信條的家長,早教可能並不能成為一根救命的稻草,反倒是那些抱著「體驗生活」、「聊勝於無」心態的家長,在家庭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倒是可以嘗試一下。


所以綜上所述,早教終歸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需品,沒有必要過分誇大或過分貶低。大家還是根據自身實際,量體裁衣,只是希望上面的分析能夠給你的決策提供一點小小的幫助。

我是,一個希望跟你一起分享育兒心得的普通媽媽,期待你的關注,也更希望能夠得到你好的建議!

相關焦點

  • 誰來為早教的「智商稅」買單?
    抱著去看看態度,沒想的是到了周末,人山人海,密密麻麻聚集了不少孩子和家長,早教中心的營銷手段是真的厲害,悄無聲息的就招攬來了這麼多交「智商稅」的家長,他們不敢張揚,也不能張揚,目的是為了能讓更多的人知道,但是又不能讓太多的人知道,這顯然是矛盾的,一個班裡15個小朋友,一節課60分鐘,我想問下在坐的各位能在小板凳上老老實實坐60分鐘的小朋友能有多少,很明顯班裡的還不到十分鐘就亂成了一鍋粥,但是在課程結束之後
  • 早教是奢侈品?智商稅?七年早教老司機帶你了解早教中心的那些事
    我是Lindsey老師,在早教行業工作了七年,期間換了兩家機構,都是國際品牌,在裡面目睹了上千個家庭是怎麼帶養孩子的,什麼樣的行為造就了什麼樣的孩子。有的孩子上早教越上越好,有的孩子越上越「差」,總的來說一句話:早教中心起的是引導作用,最終結果還是看父母。
  • 偽早教是交智商稅?父母必知早教十大誤區,西瓜視頻為你深度解析
    只是早教的功效,真有那麼神奇嗎?昨天在西瓜視頻刷到了「偽早教」這個詞,把這段內容反覆看了十幾遍。 我家也有孩子,西瓜視頻「多多爸育兒」的觀點像劑醒腦針一樣,讓我撥雲見日。如果幾萬塊的早教費是交了智商稅,你還會不辨真偽一往無前嗎?
  • 寶寶油是真的好還是智商稅?
    寶寶油究竟是真的好,還是單純智商稅呢?其實按藍藍的理解,寶寶油確實是真真的智商稅。當然了,按道理講我們每天都在交智商稅,也不差這一點,最起碼媽媽買了寶寶油換一個心裡舒坦,心安理得。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我們今就來認真的分析一下,寶寶油這種調料。
  • 多家量子波動速讀培訓機構已被關
    01可能有一些家長還不清楚所謂的「量子波動速讀」和「全腦培訓」是什麼,但是確實已經有很多有教育焦慮的家長在這個上面交了太多智商稅。一些校外培訓機構宣稱參加他們的訓練比如用手觸摸就能夠讀出文字,就能夠透視書本,最後甚至可以有預感和心靈感應的能力。
  • 知識付費的時代|你交的錢到底是學費還是智商稅
    家長們為孩子報培訓班,懂的家長會通過多方諮詢,貨比三家,研究課程,教材還有老師,最後小心翼翼地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給孩子交錢報名;不懂的家長,相信品牌的力量,盲目相信機構所謂的「前臺老師」或者」課程顧問「的建議,給孩子報班,最後往往因為不放過優惠打折,一報就報個兩三年的課程。接下來,可能出現的情況,小的是孩子會面臨不停換老師,嚴重的則是機構關門,老闆攜款跑路。。。
  • 除蟎皂究竟有效還是我們交了智商稅?
    最近小紅書颳起了一陣除蟎風~好多小紅書都在種草各式各樣的除蟎皂,這類新興的除蟎產品究竟是真的能除掉蟎蟲,還是我們交了智商稅呢?據調查表明:約有99%的成年人臉上都是有蟎蟲的,只是感染的程度不一樣,無明顯現象其實不需要除蟎。
  • 這種智商稅還是少交為妙
    現在很多人對於一些短視頻平臺抱有很大的成見,尤其是一些擁有千萬粉絲的大網紅頻頻出事,也讓大眾開始擔憂平臺的審核能力:到底是「水至清則無魚」,還是寧願放棄傳播正能量的初衷也要留住這些可以帶來巨大收益的「大咖」?
  • 這些「養娃智商稅」,你交過嗎
    媽媽總想給孩子更好的,所以有時候可能會花錢買到一些並沒有什麼用的東西,也可以稱之為「養娃智商稅」。所謂的智商稅就是無論在物質還是精神上缺乏判斷能力,而花了這種稅,不是強制性的,而是自願的,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昂貴」的稅! 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盤點一下那些年交過的智商稅。
  • 你花高價買來的燕窩,究竟是不是智商稅?
    近日,職業打假人王海稱網紅主播辛巴所售燕窩是糖水一事引發熱議,相關話題頻頻登上微博熱搜,作為傳統滋補品的燕窩一時間也成為眾矢之的:消費者花高價買來的燕窩究竟是不是智商稅?一、辛巴直播間賣「糖水燕窩」?三、燕窩究竟是不是智商稅?值得一提的是,市場上對於燕窩的功效頗具爭議。有人認為吃燕窩對皮膚好,長期服用可以起到美容的效果;也有人稱燕窩是安慰劑、智商稅。
  • 3500元的戴森新款直發器,是「智商稅」嗎?
    因而此次的直發器,還未正式開賣,就已被部分人貼上「智商稅」標籤,認為該產品品質與價格不相匹配。戴森是來收智商稅的嗎?想要判斷戴森直發器是黑科技產品,還是智商稅單品,我們首先就需要了解一下,究竟什麼是「智商稅」。智商稅是近些年才流行起來的網絡用語,指人們在購物時缺乏基本判斷力,花了冤枉錢。這些花出去的冤枉錢,就被認為是交了智商稅。
  • 臍帶血究竟有沒有必要存儲?是交「智商稅」還是「生命保險」?
    使用自身臍帶血治療疾病的,復發率和治療失敗的概率,還是很高的。臍帶血能夠治療的疾病並沒有廣告宣傳的那麼誇張,衛生部規定了臍帶血造血幹細胞能夠治療的疾病包括先天遺傳的骨髓衰竭、重症免疫缺陷症等,以及後天獲得的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等疾病。
  • 究竟是不是智商稅?花高價買的燕窩可能是「糖水」?
    就上黑貓】作者 閆淑鑫你花高價買來的燕窩,可能只是「糖水」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25日電 近日,職業打假人王海稱網紅主播辛巴所售燕窩是糖水一事引發熱議,相關話題頻頻登上微博熱搜,作為傳統滋補品的燕窩一時間也成為眾矢之的:消費者花高價買來的燕窩究竟是不是智商稅
  • 保存臍帶血,是在交「智商稅」還是上「生命保險」?不知道吃大虧
    所以,表姐回來後,就向親朋好友打聽,保存臍帶血,是在交「智商稅」還是上「生命保險」?家長不要著急,你保存孩子的臍帶血留著讓孩子用,或許只是在交「智商稅」。所以,父母花錢保存的臍帶血,還是交了智商稅。③ 臍帶血不能永久保存,裡面的幹細胞會逐漸失效想保存臍帶血,必須要專業人士的採集,事後還需要花高價送到相關機構保存。這中間產生的費用並不便宜。有人算過臍帶血從採集到保存,短短20年,就需要數萬元的費用。但關鍵是,你保存的臍帶血,裡面的幹細胞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失效。
  • 30天嬰兒遊泳窒息身亡,媽媽就在一旁,嬰兒遊泳是智商稅?
    無論是在月子中心、母嬰店、早教場所,還是在各大商場、婦幼醫院,都有嬰兒遊泳機構。但是,也有爸媽覺得「嬰兒遊泳」就是智商稅1號智商稅——「嬰兒遊泳」2號智商稅——「嬰兒睡眠訓練」還是有人送孩子去讀。
  • 究竟是性價比還是智商稅?
    而現在,大部分家庭都用上了無線電動拖把,無線電動拖把究竟能不能取代傳統拖把的位置?買它是性價比還是智商稅?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 無線電動拖把是根據布條拖把演變而成的,說實話,它的出現確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以前,我們用傳統拖把最大的缺點就是需要手動清潔,脫水,操作費勁。
  • 這輩子交過最高的稅,是智商稅
    今天這篇,節選自廣州站嘉賓崔勇的分享,他做過戰略諮詢顧問、上市公司戰略負責人、VC機構合伙人。 文章主題是「智商稅」,自認為智商過硬的我,聽分享的時候發現,這個稅我自己也經常交,或者看家人交,比如知乎上面熱議的2塊錢和98塊錢的維生素C,毫無作用的保健品,不靠譜的金融產品等等。
  • 你花高價買來的燕窩,究竟是不是智商稅?-虎嗅網
    近日,職業打假人王海稱網紅主播辛巴所售燕窩是糖水一事引發熱議,相關話題頻頻登上微博熱搜,作為傳統滋補品的燕窩一時間也成為眾矢之的:消費者花高價買來的燕窩究竟是不是智商稅?一、辛巴直播間賣「糖水燕窩」?三、燕窩究竟是不是智商稅?值得一提的是,市場上對於燕窩的功效頗具爭議。有人認為吃燕窩對皮膚好,長期服用可以起到美容的效果;也有人稱燕窩是安慰劑、智商稅。
  • 花一萬多報的早教班,被嘲交「智商稅」,到底用不用給寶寶早教?
    在女兒剛出生不久的時候,我也曾經想過要送女兒去上早教課,不過打聽了一下早教班的價格和同學女兒上早教班的情況就果斷放棄了,大學同學嫁的比較好,是濟南當地做生意的,家裡挺有錢的,加上她公婆很重視孩子教育,從孫女不滿一歲就花了一萬多給孩子報了早教班,不過據我同學說除了在那玩的開心,其它的能力好像也沒學到,感覺這一萬多好像是交了「智商稅
  • 究竟是神器還是智商稅
    就目前來看,衝牙器一直頗具爭議,有人極力推薦,有人說是智商稅。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這一件頗具爭議的電器。03 總結衝牙器對我們的口腔清潔確實有挺大的幫助,特別是對於那些有牙周炎或是在進行牙齒矯正的人來說,衝牙器還是很有必要的,可能醫生都會推薦你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