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廣東、重慶、湖北、湖南、河北、遼寧、福建、江蘇八省市將正式落地實施「新高考」。選科將成為考生面臨的「頭等難題」!
改革省份
第一批:上海、浙江;
第二批:北京、天津、山東、海南;
第三批: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
怎麼選、如何選?物理到底要不要選?針對以上8省市「3+1+2」模式下的選科科目要求,小編為考生統一進行了整理!
「3+1+2」模式中,3指語數外,1指考生從物理和歷史兩門科目中任選一門,2指考生從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任選兩門,如此,考生共有12種選科方式供自主選擇。
8省市首選科目要求
僅物理的專業佔比情況
選科與選專業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從各省市公布的高校2021年選科要求文件來看,在首選科目中,要求「物理或歷史均可」的專業數量超達到52.40%;要求必須選考物理的專業佔45.04%;要求必須選考歷史的專業數量最少,為2.56%。也就是說,在考生選科的過程中,如果考生首選科目為「物理」,那麼將來的專業選擇自由度會更大!
新高考「3+1+2」模式下,八省市中各高校要求首選科目為「僅物理」的佔比情況如下:
在八省市中,高校要求首選科目為「僅物理」佔比最多的省市是重慶市,為48.80%;遼寧省佔比最低,為32.43%;其它六省市基本持平。
從各省市公布的選科要求文件來看,理工類專業對考生的首選科目要求最高,大都要求「僅物理」,這與大學開設的理工類專業密不可分,如果物理基礎不紮實,很多專業課程都無法學好,相關實驗更是難以進行。
那麼,新高考下,有哪些專業考生必須選考物理才能報考呢?
不選物理
這些專業考生都不能報考
「3+1+2」模式和「3+3」模式相比,提升了物理的地位。在新高考下,對很多專業來說,物理是最重要的選考科目。
在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印發《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3+1+2)模式》的通知中規定下面這些專業,要求考生首選科目為「僅物理」,再選科目各高校各專業均不相同。
綜合以上可以看到,理學、工學、農學、醫學大部分首選科目必選物理,再選科目根據高校要求來選擇即可。
對考生來說,選擇理學或者工學,首選物理是最明智的舉動,因為選擇物理的專業覆蓋率非常高。部分工學專業對再選科目化學的要求有硬性規定,如果物理、化學沒學好,工學專業基本讀不下來。所以考生想選擇工學專業,那最起碼要選擇「物理+化學+其它科目」,這樣選擇最保險。
例如,工學下的材料類專業,不僅有材料科學與工程,還有材料物理、材料化學等,如果考生只選化學不選物理,這個專業就很難學好學透,最好選擇「物理+化學」。
選科有三招
這樣選擇風險最小
新高考選科是個較為複雜的過程,雖然沒有絕對正確的方法,但是考生和家長還是需要儘量科學地進行選科。高一、高二考生和家長應該怎麼做?
首先,參考各大學在本省的選考科目要求。雖然每年各高校可能會對選考科目有細微調整,但調整範圍的幅度一般都非常小,所以高一、高二的同學,可以根據本省考試院公布的本科專業選考科目範圍作為選擇的參考。
其次,可根據「職業—專業—選科」這條主線選擇科目。首先考生要大致確定自己未來想從事的職業是什麼,進行相關的職業測評,確定與其相對應的專業,最後去了解各大學同一專業對選考科目的要求,進行綜合對比進行選科。
最後,排除不擅長的科目,選擇優勢科目。高考改革之後,最終成績是按等級賦分來確定,所以選擇考生比較擅長的科目,對最終成績會更有優勢。在學科成績相差不大的前提下,至少保證物理、化學二選一。否則選擇專業的餘地會非常小。
新高考改革後,考生在高中階段的選科對以後的專業選擇及職業定位關係重大,家長及考生切不可盲目選擇,在選擇科目時一定要基於興趣選擇自己的優勢科目,提前做好相關準備!